舒化魯老師簡介

博客訪問:149575
管理學家 企業規范化管理權威專家 1956年生于屈原故里,中南財經大學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曾經擔任過公務員、廠長經理、大學教授。從事企業規范化管理研究20多年,先后到10多個國家對發展穩定、基業長青的企業進行調研、考察,其中包括二十多個世界500強企業。他把西方企業管理理論與中國傳統..
舒化魯最新博文
- 企業創新的四項內容 ..
- 舒化魯:力拔山河的項羽,卻敗給了..
- 如何提升渠道競爭力 ..
- 機遇從何而來?
- 培訓市場為什么會萎縮 ..
- 看不見的戰線--企業文化競爭 ..
- 何為規范化管理
- 人事管理決策制定的標準要求 ..
- 企業渠道管理的六大失誤 ..
- 成本管理的6個基本內容 ..
舒化魯主講課程
企業創新管理的八大誤區
時間:2011-11-24 作者:舒化魯
文/舒化魯 中國企業規范化管理網首席專家 (1) 盲目行事,沒有統一規劃。 這就是對于企業創新目標、創新項目、創新組織,沒有統一的規劃和安排。員工創新各行其是,散兵作戰,不能整合創新力量以服務于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這種創新不能把創新與企業組織運行過程中瓶頸問題的解決對應起來,這種創新是難以取得應有效益的。 (2)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的,創新也有創新的規律。因而任何形式的創新也都不能違背創新規律。要實現創新發展,走前人沒有走的路,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創新過程中有眾多艱難險阻要克服,急功近利,對創新項目或創新投入強制性地限定效益回報時間,這相反只會扼殺創新,降低創新競爭力。 (3) 重重點撫持,輕氛圍造。 這就是不重視激勵創新機制的創造,而把創新的責任集中交由少數高學歷員工承擔,把企業用于創新的資源也僅僅投給少數高學歷員工。在創新上沒有從組織內部營造一種相互競爭的外在壓力,使被重點扶持的創新項目承擔者,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過著悠哉悠哉的閑適生活。因而直接導致企業創新投入不少,效益貢獻不大的結果,進而也使企業降低了創新投入的積極性。 (4) 貪大求全,輕視小改小革積累。 相對于企業而言,并不是要作出驚天動地的發明創造才是創新。這種驚天動地的發明創造能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要保證這種創新的成功,其資源投入可也是一般企業無法承受的。因此。企業必須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于需求更迫切,并且又能形成預期效果的創新上。積涓涓細流而成溪,通過一點一滴的小改小革,也能有效地提升企業創新競爭力。 (5) 創新栽樹的人少,摘桃分果實的人多。 創新要取得成果,必須有人付出艱辛。但創新有了成果,付出艱辛,作出努力和貢獻的人,卻得不到應有的肯定和獎勵。成果申報,掛名人一大串,美其名曰是主管領導的功績,實際上是摘取創新實施者的果實。這樣,創新實施者的積極性就不免受到打擊。愿意為創新付出艱辛的人,也就會越來越少,企業創新競爭力也就會越來越低。 (6) 孤立無援,得不到必須有的支持。 創新成功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條件:一是有人敢于創新,勇于創新,愿為創新不斷付出努力;二是有相應資源提供支持,保障創新所必須的物質條件和環境條件。但員工有了創新項目思路后,往往得不到必須有的資源支持。要人,沒有人,要設備,沒有設備,要經費,更是免談。上司主管對創新的鼓勵僅僅停留在漂亮的空話上。有創新熱情和思路的人,孤立無援,最后不得不心灰意冷地放棄創新。 (7) 任人所好,缺少激勵機制推動。 人人都喜新厭舊。但僅有這種喜新厭舊的心理,遠不足以保證創新的實施。沒有一定的激勵機制,激發人們創新,誘導人們創新,必然缺乏創新動力。愿意創新的,被視為他個人的偏好,不反對,任由他個人折騰。這也就無法在企業內部形成創新的氛圍,更不可能按照企業發展戰略實施的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創新。 (8) 輕視責任分解,無人勇擔風險。 創新是與風險聯系在一起的,要經費、要設備,可沒有人愿為這種投入承擔回報責任。從而使一些很有希望的創新項目,也只能存在于一種紙上談兵的想法論證上。沒有創新的最終成果出來,也就無法起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企業也就仍然是沒有創新競爭力。 本文著作權歸舒化魯教授所有,轉載須署名,違者必究! |
上一篇 : 從申五的故事看品牌管理
下一篇 : 設備管理的十大瓶頸 ------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