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進生產管理技術之:生產意識大改革
- 深化國企改革下的國有企業集團人力資源
- 深化國企改革下的國有企業集團管控轉型
- 深化國企改革下的國有或混合所有制企業
- 物流與電子商務發展及改革趨勢實訓
- 收入分配改革難點
- 激蕩三十年-中國改革回顧與反思
- 最新稅制改革動態分析暨房地產建筑業經
- 稅制改革中的房地產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與
- 舉辦建筑業改革背景下工程造價全過程精
- 課程說明
- 講師介紹
- 選擇同類課
企業負責人、政府部門主管、相關領域人員
【培訓收益】
▲ 正確認知供給側改革作為國家戰略的內在涵義和發展趨勢; ▲ 透視傳統產業互聯網化的路徑,商業模式創新和迭代進程; ▲ 深入理解互聯網的工具屬性,與傳統產業融合的底層邏輯; ▲ 汲取互聯網思維精髓,植入互聯網基因,擁抱下半場機遇。
課程背景:
2020年3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在發布會上表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就是要完善市場機制下如何更加有效的解決市場供與求的關系問題,新冠肺炎突發,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供給側凍結,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則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間的社會正常運轉。
互聯網作為一個工具,其本質是改變信息交互方式,提高生產力和改進效率。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重置資源,推動傳統行業升級轉型,引爆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在“后疫情”時代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何站在更為宏大的歷史背景下,透視全球互聯網發展格局與未來趨勢,正確認知中國互聯網的演進歷程和基因圖譜,以及傳統產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背后的商業邏輯,是當前階段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
傳統產業擁抱互聯網,是為了精準感知和觸達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以追求極致的標準來滿足客戶需求,從而實現效率與效益的轉化。在對客戶體驗的極致追求上,正是傳統產業所欠缺的,這也是互聯網思維的精髓所在。
課程方式:講師講授+案例剖析+互動交流+現場答疑
課程大綱
引言:疫情下的改變和啟示——保持饑餓感
案例解析:停課不停學VS下調視頻清晰度
案例解析:線上問診暴增:無接觸,“云”看病
案例解析: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累計查詢4.5億次
案例解析:硬核戰疫:無人機空中喊話,機器人紅外測溫
第一講:以互聯網+深化供給側改革
一、供給側改革的迫切性
1. 供給側改革的內在涵義
2. 供給側改革與一帶一路
3. 科技創新助力中國“換道”超車
4. 為什么創新驅動在中國持續引爆
1)擁有全世界最好的互聯網土壤
2)政策導向:互聯網+國家戰略
3)中國經濟的后發優勢
4)傳統行業自我革新意識欠缺
案例解析:出租車的份子錢降了
5. 市場倒逼——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6. 互聯網下半場的行業變革
1)所有行業都可以被重構
2)社會財富分配重新洗牌
3)5G+物聯網+大數據+AI新應用
4)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
案例解析:從“山寨大國”到“新四大發明”
二、需求端變化是供給側改革的出發點
1. 中國特色: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并存
2. 新一代消費群體的特性
1)消費者越來越懶
2)消費者越來越宅
3)注意力越來越短
4)愛表達和愛分享
第二講:傳統產業如何植入互聯網基因
一、用戶思維——為懶人服務
1. 傻瓜式、簡單可依賴
2. 別讓消費者做選擇題
3. 需求洞察與痛點捕捉
4. 用戶需求VS應用場景
案例解析:郵政VS順豐,用戶的槽點在哪里
案例解析:某4S店人員身上折射的用戶思維缺失
二、產品思維——對一切有違人性的產品和服務保持憤怒
1. 無痛點,不產品(服務)
2. 做減法,不做加法(功能)
3.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效率)
4. 避免過度的產品設計(機制)
案例解析:瞄準社區生鮮,錢大媽憑什么火爆
案例解析:馬桶上的兩個按鈕VS蘋果的HOME鍵
案例解析:瞬間白癡論——喬布斯1秒、馬化騰3秒、張小龍5秒
三、數據思維——傳統行業的短板
1. 數據資產:數據驅動和極致體驗
3. 用戶畫像:精準營銷與個性化定制
4. 新能源:沒有小數據,只有大數據
案例解析:門店暴增,“優剪”的大數據思維和顛覆式創新
四、平臺思維——規則制定者
1. 羊毛出在豬身上
2. 邊際成本與規模效應
3. 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4. 四度法則:深度、廣度、維度、力度
實戰分享:某新能源充電樁運營平臺的糾結
五、跨界思維——亂拳打死老師傅
1. 挾用戶數據重構市場空間
2. 瓦解競爭對手的慣性生存條件
3.“跨界打劫”的本質:場景轉換與用戶體驗
案例解析:銷量持續下滑:康師傅們日子不好過了
案例解析:遭遇瓶頸,低頭族奪走分眾傳媒的電梯生意
六、創新思維——做別人不做的事
1.創新不是瞎折騰
2. 創新不是耍小聰明
3. 創新是“有中生無”
4. 微創新——保持饑餓感
案例解析:馬云聲稱的“珍珠港偷襲”
第三講:創新能力構建及方法工具
一、痛點列舉法
1. 保持覺察的本能
2. 停下來5秒鐘,問“為什么”
3. 訓練步驟——從不經意的細節開始
案例解析:給紙箱裝上拉鏈,一年賣6個億
二、邏輯推演法
1. 5W2H、SWOT分析
2. 以終為始,步步為營
3. 訓練步驟——梳理、篩選、檢驗、論證
案例解析:起點決定終點——摩拜VS小黃車
三、逆向思維法
1. 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
2. 避免燈下黑,發現更多可能性
3. 訓練步驟——存疑、摸索、試探、非常規
案例解析:在非洲賣得最好的中國手機品牌
四、場景重構法
1. 先推到,再重建
2. 元素的確定和方案設計
3.訓練步驟——目標、角色、排列、重構
實戰分享:某家電生產廠家業務模式轉型策略
互聯網連續創業者
O2O項目運營實戰專家
中國Wi-Fi產業聯盟副秘書長
傳統產業+互聯網實戰型培訓師
華東理工大學EMBA核心課程講師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南開大學深圳研究院特邀講師
曾任:共享雨傘“JJ傘”丨聯合創始人、CEO
曾任:移動醫療平臺“醫號館”丨聯合創始人、COO
曾任:深圳樂多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丨創始人、CEO
15年互聯網+傳統行業經驗,歷練于實戰一線,涉及通信、醫療、餐飲及共享經濟等多個領域。曾于深圳自主創業建立外賣平臺,任職國內最大商用Wi-Fi運營商“百米生活”全國拓展總監,知名移動醫療平臺“醫號館”聯合創始人、COO,共享雨傘“JJ傘”聯合創始人、CEO。具有企業經營全盤管理經驗,在數次創業中,成功完成3起VC融資。對“大智物移云”等領域落地實踐均有獨到見解,并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張老師結合自身經驗開發和講授相關課題,服務對象包括政府機構、高校、銀行、電信、互聯網、電力、煙草、稅務、醫療、地產、零售等行業,累計授課時長超過3500小時。
實戰經驗:
☛ 深圳市街借傘科技有限公司丨聯合創始人、CEO
主要負責組建研發、市場、招商、運營、供應鏈、裝維、客服等部門,制定運營策略和執行計劃,統籌并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JJ傘”是國內領先的共享雨傘平臺,截止2017年7月, JJ傘已進入深圳、廣州、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廈門等城市,合作網點包括:必勝客、螞蟻金服、中國聯通、招商銀行、漢庭酒店、京基百納廣場、博納影城、蛇口網谷等。于5月26日完成深圳昂若資本天使輪融資,估值人民幣5000萬元,并受到央視財經頻道、南方都市報、36氪、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科技、鳳凰網等權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深度報道。
☛ 深圳市捷迅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丨聯合創始人、COO
主要負責公司全盤運營,包括產品研發、運營推廣、市場管理、品牌建設及融資對接。“醫號館”是捷迅科技旗下移動醫療平臺,服務于基層醫療機構和社區居民。依托互聯網技術,以“平臺+硬件”模式,為患者提供在線問診、專業檢測、專家預約、健康管理等服務。醫號館以助力“分級診療”為己任,致力于成為基層醫療行業標準制定者。2016年6月,“醫號館”獲馬良資本A輪3000萬投資。并在廣東、河南、河北、山東、湖北等地組織及主講多場大型項目推介會,截止12月底,醫號館業務已覆蓋11個省及53個城市,合作基層醫療網點超過1.2萬家,平臺藥品庫種類達到20余萬,服務患者群體1300余萬人。
☛ 深圳市百米生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丨全國拓展總監
主要負責全國8家分子公司及200多個代理城市的市場拓展工作。百米生活是中國最大的Wi-Fi運營商,O2O綜合服務平臺。覆蓋各類線下商業實體,包括餐飲、娛樂、體育場館、酒店、4S店、大型賣場等業態,為廣大用戶提供安全快捷的免費WiFi服務。2015年7月,獲得元禾控股及順豐速運聯合投資8000萬美金。任職期間,WiFi熱點數量從7.9萬增長至17.4萬,在線率從63%增長至71%,日均UV從125萬增長至520萬,日均PV從1100萬增長至4300萬。參加中國WiFi產業聯盟首屆主席團會議,任副秘書長。負責與中國WiFi產業聯盟、公安網監系統、微信、360、樂視云計算、虎撲、58同城等相關戰略合作項目的接洽和落地,實現資源對接與共享,同時引入各類優質第三方應用。
☛ 深圳樂多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丨創始人、CEO
主要負責項目統籌,體系和制度搭建,主導產品研發、平臺運營、線上與線下推廣實施,以及融資對接、BP制作和項目路演。自主研發PC端、APP訂餐系統,為合作餐廳提供包括訂單處理、自動打印、菜品管理、財務統計、客戶服務在內的一整套數字化運營解決方案。平臺上線3400余家餐廳,匯聚超過27萬道美食,基本覆蓋深圳市內的寫字樓、小區、學校、醫院等場所。項目運營期間,訂餐成功率95%以上,用戶留存率67%,客戶投訴率3%以下。
主講課程:
《新基建:智能驅動與產業數字化》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商業模式創新》
《5G技術革命下的萬億級產業機遇》
《智能革命:AI發展趨勢與商業應用》
《萬物互聯:IOT應用解析與變革力量》
《疫情下互聯網+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數字賦能:大數據開發運營與應用實踐》
《從IT到DT:大數據精準營銷與創新服務》
-
【課程介紹】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仍嚴峻復雜,每個人都要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F代工作生活節奏快,時代因素、組織因素、員工自身因素都會導致員工產生巨大壓力。常態化疫情和工作壓力導致人們情緒消沉,甚至引發頭疼、失眠、高血壓等疾病。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充分關注員工心理健康,通過多種途徑增強員工的負面情緒壓力疏導,將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已成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