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三個辦法一個規定》對地
- 《最新監管政策解讀》
- 《2022年宏觀經濟形式及實體經濟走
- 《2022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金融熱
- 《2023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商業銀
- 《2022年兩會精神解讀》
- 《2023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金融政
- 《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解讀》
- 《2021年國際國內宏觀經濟與金融形
- 銀行機構《反洗錢監管形勢與法規政策解
- 課程說明
- 講師介紹
- 選擇同類課
金融機構、銀行各部門條線、各企事業單位、總裁班
【培訓收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會議的總基調是重啟經濟。2023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是“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 如何解讀本次政治局會議,會議又會對2023年國內經濟的發展起到如何的規劃與指引?2023年中國又會呈現哪些經濟發展的新跡象?商業銀行如何2023年市場機遇?
一、總基調:2023重啟經濟
1.1百年歷程的偉大成就——過去我們為什么能成功
1.1.1 偉大的時代不是一蹴而就
1.1.2 中國經濟崛起的十大標志
1.1.3 2023把發展放在首位
1.2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
1.2.1 促消費、擴內需、保民生
1.2.2 2023啟動以新基建為核心的投資刺激計劃
1.2.3 中國出口的新特點
1.2.4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1.2.5 從人口紅利到知識紅利
1.3 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合理適度
1.3.1 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工具與中介目標
1.3.2 怎么理解社會融資規模的現實意義
1.3.3 貨幣政策工具對銀行息差影響
1.4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1.4.1 中國財政政策的“四本賬”
1.4.2 如何理解政府隱性債務
1.4.3 稅收制度如何調節經濟
1.4.4 基建發力——專項債與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強配合
1.5 貿易順差與外匯儲備
1.5.1 外匯儲備如何保障我國戰略安全
1.5.2 常年貿易順差是好是壞
1.5.3 看不見的貨幣戰爭——亞洲金融危機的啟示
1.6北交所——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
1.6.1 搭建多層次資本市場
1.6.2 如何做中國版“納斯達克”
1.6.3 “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機遇
1.7 共同富裕
1.7.1 共同富裕的政策內涵
1.7.2 穩態型結構與M型結構
1.8 2023房地產發展趨勢
1.8.1 房價會下跌嗎——從凱斯-席勒指數看中國房價走勢
1.8.2 2022年國內房地產數據分析
1.8.3 11月房地產政策三大組合拳
1.8.4 解讀房地產“金融16條”
1.8.5 房地產能否復蘇?
1.8.6 商業銀行如何應對房地產市場發展
1.8.7 房住不炒下房子是否有投資價值
1.8.8 房子會變成蘿卜白菜價嗎——“三箭齊發”穩樓市
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市場的傳導
2.1國際市場
2.1.1世界經濟的百年變局: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2.1.2 中美利差倒掛對中國的影響:資本外流與匯率壓力
2.1.3 東南亞是否成為新的國際加工工廠
2.1.4 全球的滯漲演進:全球經濟發展中的頑疾
2.1.5 我們在經歷能源危機嗎: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哪個更重要
2.2 如何把握經濟周期
2.2.1 如何從經濟周期中挖掘機會
2.2.2 美林時鐘的大類資產配置邏輯
2.2.3 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走勢
2.2.4 人生財富靠康波嗎——康波周期在中國的典型應用
2.2.5 針對當下如何做好家庭資產的避險
2.3 穩就業、保供穩價
2.3.1 我們在經歷通脹嗎
2.3.2 CPI與PPI的構成解讀:剪刀差
2.3.3 物價上漲與CPI走低的矛盾
2.3.4 如何穩就業
三、擴大內需,提振市場信心——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3.1 十四五規劃的重點目標與一盤大棋
3.1.1 十四五規劃重點目標解讀
3.1.2 科技、綠色與人口
3.2 創新驅動: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強
3.2.1“無中生有”:什么是基礎性研究
3.2.2 卡脖子行業如何破局——詳解芯片產業
3.2.3 從股權投資看中國未來行業發展方向
3.2.4 如何發揮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北交所對專精特新的扶持
3.2.5 真正的卡脖子在哪里——農業種源與能源
3.2.6 科創企業的發展——科創金融
3.3 發展新格局:國內經濟內循環
3.3.1 共同富裕的政策內涵與實施路徑
3.3.2 什么是國民經濟高質量增長
3.3.3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消費質量品牌
3.3.4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3.3.5 國產替代:工業母機
3.3.6 “一老一小”的未來保障建設與機遇
3.3.7 養老金融的發展
3.3.8 區域協調發展——城市群與都市圈的建設
3.3.9 重點都市圈與灣區政策分析
3.4 數字中國:數字經濟
3.3.1 數字經濟的發展概況:新基建
3.3.2 數字經濟怎么搞:重點產業布局
3.3.3 數字經濟產業與應用場景:七大重點產業發展
3.3.4 5G 消息——5G 賦能,拓寬渠道
3.3.5 VR、AR對網點的重塑
3.3.6 信貸工廠模式
3.3.7 國外的財富管理市場發展
3.3.8 招商銀行大財富管理的 3.0 模式
3.3.9 “瑞想家”數字社區服務平臺項目
3.3.10 產業數字金融服務平臺
3.3.11 物聯網數字生態
3.5 綠色經濟:綠色發展理念
3.5.1 碳中和與碳達峰解讀
3.5.2 綠色金融概念
3.5.3 中國能源結構
3.5.4 碳金融與碳排放定價權機制——CCER市場建設
3.5.5未來中國的碳價會多少
3.5.6 央行:《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解讀
3.5.7 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解讀
3.5.7 歐洲新能源結構的啟示
3.5.8 金屋頂”光伏貸款案例
3.5.9 新能源汽車碳積分市場
3.4.10 海上風電市場分析
3.5.11 新型儲能市場分析
3.6 鄉村振興:國之根本
3.6.1 鄉村振興政策的政策提出與總體要求
3.6.2 美麗鄉村是要世外桃源嗎?
3.6.3 農村金融“四維”金融體系構建
3.6.4 鄉村振興的挑戰與機遇
3.6.5 2022年6月央行:《關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解讀
3.7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
3.7.1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內涵:是重回計劃經濟嗎
3.7.2 國內經濟的內循環與大循環
3.7.3 商貿流通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
3.7.4 供銷社政策的戰略性意義
四、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4.1 當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4.1.1 我國能源消費結構
4.1.2 為什么本輪限電限產:市場的三種解讀
4.1.3 風能、光伏產業解讀
4.1.4 核電、氫能產業解讀
4.1.5 為什么都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特斯拉靠什么賺錢
4.2為什么SWIFT被稱為金融核彈
4.2.1 美歐為何能用SWIFT發起制裁
4.2.2 SWIFT對全球貿易的重要性
4.2.3 三大美元跨境支付系統:SWFIT、CHIPS、FEDWIRE
4.2.4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可以繞開SWIFT嗎
4.3 俄烏戰爭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
4.3.1 全球能源市場格局
4.3.2 對全球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市場的影響
4.3.3 未來全球能源價格怎么走
4.3.4 中國能源戰略安全如何保障
五、銀行如何把握2023年發展機遇
5.1 人民幣的數字時代
5.1.1 數字人民幣雙層運營體系
5.1.2 數字化人民的發行歷程與試點
5.1.3 數字人民幣的六大特性
5.1.4 怎么理解數字人民幣是M0
5.1.5 數字人民幣的戰略地位與發行意義
5.1.6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
5.1.7商業銀行如何搶抓數字人民幣機遇:從零售走向對公
5.2 普惠金融
5.2.1 普惠金融的發展現狀:小微企業客戶數量規模比拼時代來臨
5.2.2 銀行、金融科技公司深挖“下沉市場”
5.2.3 開放銀行:銀行的4.0時代
5.2.4 圍繞B、C端商戶構建金融場景
5.2.5 招商銀行案例:輕文化與開放融合輸出形式
5.2 6數字信貸智慧服務體系
5.2.7 建行“小微快貸”
5.2.8 農行普惠 e 站
5.2.9 中原銀行:中原聚商
5.2.10 智慧食堂系統
5.2.11網商銀行:“百靈”智能交互式風控系統
5.2.12 國際資本入局:滴灌通模式
5.3 掌銀建設與網點的轉型
5.3.1 手機銀行
5.3.2 政務服務場景滲透
5.3.3 工商銀行“智慧大腦”驅動手機銀行個性化營銷
5.3.4 平安口袋銀行智能服務
5.3.5 ESG相關個人金融產品創新:碳積分、碳賬戶
5.3.6 網點獲客:細分客群
5.4 消費金融
5.4.1 消費金融的市場格局
5.4.2 消費場景需求分析
5.4.3 高凈值與長尾端:從招行發展模式看私行客戶挖掘
5.4.4 職業教育的與農村市場的消費信貸業務
5.5 八大鄉村振興業務數字化推進策略
5.5.1 整村推進、信用村建設:惠農e貸、菜鄉e貸
5.5.2 農村消費信貸:農村綠領、新市民
5.5.3 數字化轉型:農村電商、掌銀建設
5.5.4 服務網點下沉:惠農通、裕農通
5.5.5 大數據應用:數字化平臺、物聯網
5.5.6 數字鄉村:鄉村治理、政務平臺
5.5.7 三權與宅基地:農業生產托管、三權抵押
5.5.8 活體抵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供應鏈金融
5.6 供應鏈金融
5.6.1 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
5.6.2 供應鏈金融不同發起主體分析
5.6.3金融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區塊鏈與物聯網
5.7 智能投顧和財富管理
5.7.1 智能理財市場發展現狀
5.7.2 主要上市銀行的智能投顧產品情況
5.7.3 智能投顧和財富管理的數字化轉型
清華大學博士后、中國人民大學博士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分析師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培訓學院內訓師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數據分析師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博士后面上科學基金一等資助獲得者
主持及主筆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
【個人簡介】
扎實的理論功底。王老師常年就職于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從事銀行業戰略規劃、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研究。從博士、博士后階段就一直深耕于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普惠金融、農村金融、金融科技等領域。作為課題主持人和核心主筆成員共參與各類課題十余項,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農業部、商務部等部委項目及地方政府規劃項目,撰寫過幾十余篇研究報告,發表十余篇論文,出版多部專著。同時為國內十余家國家級、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撰寫戰略咨詢報告,致力于學以致用!
豐富的實踐經驗。王老師在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工作多年,在商業銀行數字化戰略轉型及金融科技領域具有豐富的實務工作經驗。全程參與并主筆“中國農業銀行利潤中心及事業部制改革發展模式”研究,首創“權責利三維坐標軸”利潤中心模式,被農總行行領導高度認可,并授權為全行條線進行戰略轉型方面的培訓。同時擔任農總行數據分析師,全程參與農總行多項金融科技項目,具有豐富的金融科技實操經驗。
前沿的研究領域。王老師同時在宏觀經濟和金融資產估值及金融工程領域有獨到的研究造詣和大量的實操經驗。全程參與農總行《逆周期下宏觀經濟指標對商業銀行資產的傳導路徑》項目及《商業銀行金融資產估值系統建設》,對于宏觀經濟,及銀行投資中的固收(債券及衍生品)、外匯、理財、貴金屬及信用衍生品都有著深入的研究。尤其對于當前實體經濟下行的信用風險分析及銀行經營風險管理有著深入研究,創新性的構建隱含評級模型分析、信用利差分析、財務指標分析等對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具有切實的指導意義。
大量的案例經驗。王老師具備大量的企業管理咨詢經驗,尤其在案例研究上積累的大量的成果和實操經驗,曾全程指導鎮江光宇集團股權激勵項目,曾參與編寫《中國人民大學十大農牧企業案例》一書,成為農牧企業經營的寶典。
【主講課程】
《如何把握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機會》
《宏觀經濟后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走勢》
《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重點解讀》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及2021年宏觀經濟形式分析》
《2021年國際國內宏觀經濟與金融形勢分析》
《2021年國際國內宏觀經濟與金融形勢分析》
《2021年經濟形勢與政策重點展望》
《中國經濟走勢與企業變革創新》
《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
《最新經濟金融熱點分析》
《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
《人民幣的數字時代——銀行如何抓住數字化人民幣機遇》
【客戶評價】
王老師理論功底扎實、講課生動、貼合實際,案例豐富,對宏觀經濟有獨到的見解,干貨滿滿。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 孫向方
王老師非常注重將宏觀經濟的走勢和背后邏輯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對個人的家庭資產配置很有借鑒價值。 ——中國農業銀行培訓學院 周麗
王老師的宏觀經濟課程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同時還接地氣,對企業的經營發展會給出具體性的建議,非常受用! ——四川天王牧業集團 董事長 張春雷
王老師對于國內大循環和雙循環的研究非常有前瞻性,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定位和方向非常有價值! ——黑龍江稻花香米業集團 總經理 張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