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編號:51253
課程價格:¥22000/天
課程時長:2 天
課程人氣:287
行業類別:行業通用
專業類別:戰略管理
授課講師:姜梓芽
一、碳達峰與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和實現路徑 1.碳中和的背景 2.國際基石議定文件解析 3.國際層面碳中和的博弈 4.歐盟CBAM碳關稅政策和美國《清潔能源法案》 二、碳中和的實現路徑 1.碳中和實現路徑概覽 -實現碳中和的邏輯 -實現碳中和的綜合路線 -實現碳中和的7種方式 2.碳中和實現路徑詳解 -風能——西電東送、海上風電 -光伏——存在不穩定性 -核能——第四代核能技術 -核能——材料壁壘、研發周期 -綠色溢價——各行業減排難度排名 三、綠色金融發展歷程及政策法規 1.綠色金融政策背景 -綠色金融在中國推動的大背景 -重要概念模型——能源不可能三角 -我國綠色信貸體系發展 -綠色信貸體系等出相關重要文件的解讀 2.綠色金融重要領域及赤道原則解讀 -綠色信貸 -綠色債券 -綠色保險 -赤道原則 3.我國綠色信貸發展現狀 -我國綠貸發展壁壘 -我國綠貸發展展望 4.國際綠色信貸可借鑒經驗 -英國綠色金融框架解析 5.綠色金融創新案例分享 -要求無抵押的優質客戶,通過創新業務進行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 -北京與地方分行協作,獲得某風電項目 -多維創新,讓單項目虧損的某海上風力發電項目綜合收益達標 -全國首單藍色債券 -綠色信貸支持鄉村振興的創新業務模式 6.綠色金融與綠色地產 -地產行業在綠色金融行業里的重要性 -重要概念——綠色建筑溢價 -地產投資視角的綠色金融 -國內地產行業綠色金融案例分享 四、全球碳市場發展歷程 1.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2.全球碳市場的建立 3.全球碳市場發展情況 五、我國碳市場發展歷程 1.我國碳市場建立的背景 2.我國碳市場建立的時間進度 3.我國碳市場可以參與的角色概覽 4.我國碳市場的監管政策和體系 5.我國區域碳市場及全國碳市場的數據表現 6.我國碳市場的發展預期 六、企業碳資產開發及碳資產管理 1.企業碳管理團隊的理想架構和主要責任 2.信用碳資產 7.全球主流信用碳資產介紹 8.我國CCER的開發及交易流程 3.企業可用碳金融工具 9.碳債券 10.碳質押 11.碳基金 12.企業碳資產開發及管理案例 12.工廠場景節能降碳案例 13.倉庫場景節能降碳案例 14.企業不同碳市場履約策略造成的不同履約成本 15.企業碳資產運營模式
姜梓芽老師 ——綠色科技碳中和專家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南丹麥大學)碩士 社科院一帶一路智庫雙碳領域執行單位--北碳未來創始人&CEO 中國開發區協會綠色發展專委會首屆委員 高級碳排放及高級碳資產管理師 曾任商務部產業政策評審專家 曾任重慶,昆山,無錫,西安等多個城市及園區產業發展顧問 抖音碳中和第一大號“姜梓芽聊碳中和”播主
【個人簡介】 姜老師在綠色科技領先國家丹麥求學工作多年,2002年起就參與歐洲節能科技領域的項目,碳中和抖音第一大V,中國開發區協會綠色發展專委會首屆委員,高級碳排放及高級碳資產管理師。 姜老師創立專注于碳中和領域的培訓/咨詢/研究機構及低碳解決方案提供商北碳未來,成為國家級智庫--社科院一帶一路智庫在雙碳領域的協同執行單位。 姜老師曾作為納斯達克上市管理咨詢公司ISG中國區創始人,擔任商務部產業政策專家,西安高新、昆山花橋、無錫濱湖/錫山,重慶永川等城市和園區產業發展顧問,2007-2009年期間作為無錫產業發展顧問期間,親眼見證了無錫尚德為代表的光伏產業的輝煌和困境。2012年擔任商務部產業政策專家期間,曾與原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同臺演講。服務企業客戶包括殼牌、施耐德電氣、一汽大眾、寶馬等能源、電力和制造企業。曾聯合創立互聯網教育培訓公司獲得軟銀及金沙江數千萬美元投資,成功出售給著名教育培訓公司,并擔任收購方CEO,管理近10億體量營收規模,2000+人員的團隊。
【授課風格】 堅實的咨詢與培訓經驗+親身管理10億體量業務數千人團隊的CEO實戰經歷+抖音大V的表達方式,構成了市場上極為稀缺的講師背景組合。 授課風格詼諧幽默,娓娓道來,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戰方法,課堂氣氛活躍,授課鞭辟入里,激發學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思考力。
【主講課程】 《碳資產及碳金融》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及行動方案精要解讀》 《“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企業如何低碳循環發展》 《“碳達峰、碳中和”,綠色金融與產業發展趨勢》 《“雙碳“背景下各個領域的機遇與挑戰》 《“雙碳”經濟下對建筑行業的影響》 《“雙碳”下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雙碳”愿景下的電網企業機遇與挑戰》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與產業落地實操》
【出版專著】 《金融服務外包生態系統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
關于我們
行業優勢
核心產品
24小時熱線:0571-86155444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管理培訓、管理培訓機構、管理培訓課程、管理培訓講師、領導力培訓、執行力培訓、溝通培訓、賦能培訓
版權所有 © 杭州匠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浙ICP備1804070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