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變成我的墓志銘,日本的工業是索尼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韓國的工業是三星帶動,我希望未來小米可以帶動中國工業。”這不是雷軍第一次談新國貨,卻是說的最有情懷的一次。
對于雷軍本人而言,他知道自己說的多,并不代表大家都會相信,但他很了解自己:“我不是機會主義者,我是以執著見長,我希望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做感動人心的中國貨,工匠精神應該是墓志銘,不是今天大家對我的夸贊。”
很多人對于國產都貼上了“山寨”“水分”“沒有國外精細”等等標簽,每次新聞里的國外搶購手機、藥品、衣服甚至是電飯鍋馬桶蓋的都是少不了中國人的身影。造成這種現象除了一些媚外的心理外,還有的是之前一些國產自己的不作為。在一些產品出現負面影響的情況下沒有及時的糾正,甚至擴大化了影響,使得民眾對于國產的總印象下降。
中國之所以作為一個制造大國,卻不是制造強國,是因為在此前漫長的稀缺經濟時代,商品生產出來就可以被銷售出去,這導致人們對產品質量的長期忽視,而當稀缺經濟向過剩經濟轉型后,即便是通過廣告曝光還是完善銷售渠道,都面臨著嚴重的銷售壓力,這個時候質量問題浮出水面。這體現了一個歷史問題。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王生強從基層技術崗位做起,肯學善鉆,專業扎實,不斷提升。
從技術能手到管理專家,他撰寫論文、擬定制度,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什么是“工匠精神”,以創新精神彰顯出一名基層電力員工的風采,堪稱“鐵筆鴻儒”!
工作是一種修行,世間只有必然性沒有偶然性!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制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表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制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的眼里,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制造的一絲不茍、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后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工匠精神”應該是墓志銘,而不是一種夸贊。
上一篇 : 有個狼性爆棚的老板,是種怎樣的體驗?
下一篇 : 你的人力資源管理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