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婁
微信公眾號 | 蔣課堂
十年前的這天,我也像今天的幾百萬考生一樣,準備踏上高考的考場。
時間已經過去太久,以至于我已經不能清楚地描繪出當時是懷揣怎樣的心情踏上考場的。只記得因為是第二天的考試,已然不再像第一天那么緊張與無措。
聊起高考,我想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話要講。我們這代人,高考是一道避不開的巨大的坎。對于高校來說,高考或許只是一種篩選人才的手段。而對于高考親歷者的我們來說,它更像是一場戰役。
說高考像一場戰役,是因為它具備了這些特質:無比重要,充滿競爭,殘酷,更要命的是,大多數人得在18歲就經歷這一切。用兩天時間,四場考試,來決定自己將來去哪一所大學,去哪一座城市,學習什么專業。十余年的苦讀與成果,都將以高考這一次考試的分數來衡量。這就好像一個苦練十幾年的體操選手,站到了奧運會的舞臺上,他今后人生的榮耀和掌聲,都將被這一次的發揮所左右。我們都深知這其中的利害關系。
所以高考往往也意味著隨之而來的壓力,緊張與恐懼。即便是平時最優秀的考生,也并不能保證自己可以在這場決定性的戰役里不失足落馬。高考帶來的壓力比高考本身更讓人介懷。
作為高考的親歷者,我很難再回憶起當時考試進行中的心情,但是2006年6月8日下午,高考結束之后回到學校宿舍,我們的瘋狂舉動,卻讓我至今都記憶猶新??纪曛?,我們所有的人都瘋了,回到宿舍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一片歡騰與怒吼聲中,把教科書統統都撕掉,把碎紙片從12樓扔下,不到十分鐘,整棟高三學生的宿舍樓下起了紙片雪。
青春啊。這是不是青春我不知道,只知道,那時候我們的壓力就像開了閘的洪水,一瀉千里。高考之后,我的腦海中只有一句話在盤旋:終于結束了!
終于結束了,苦難到頭了。那時候爸媽經常說:“現在好好學習,上了大學就輕松了。”高中老師也不時給我們描繪大學校園的畫面:落日,草地,自由的空氣,白衣長裙的學姐...在我們當時幼小的心靈里,從高中到大學,就意味著從地獄直奔天堂,再不濟也是一個烏托邦。
在我們眼里,高考一直是一個終點,一個頂點,是一種長年緊張后的突然松弛。而之后的大學歲月,更像是一種對辛苦多年的自己的一種獎勵。所以在接下來的大學里,我們會理所當然地,甚至是報復性地松懈下來,直至墮落。
在大學,關于學習,我聽大家最常說的一句話是:“高考前后簡直是我知識和智力的巔峰,那時候我會解線性代數,會背下整篇《滕王閣序》,知道18世紀的歐洲發生了什么...如果那時候我考英語四六級,肯定一次通過。”高考成為一個人智識的巔峰,這真的是高考制度的本意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高考制度當然有它的扭曲之處,一次考試決定大學的去處。即便是競技體育,比如NBA的總決賽,每一年都打,也照樣采取七局四勝制,最大限度地保證球員發揮他們的真實水平,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而高考,是近乎于一擊定勝負的。這讓人不由自主地賦予了高考更多的關注和意義,甚至扭曲了他的本意。然而在人數眾多,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目前真的沒有比高考更加公平,有效的人才選拔機制。
只是,我們需要清楚的一點是:高考從來不是你知識的終點和頂點。它至多是一個轉折點。
在大學之前,我們所接受的大多只是具體、零碎的知識點,從來就不是系統的知識,以及更加重要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高三時候的你可以背誦一整篇千字文言文,知道每一句話的現代文翻譯,但你未必理解作者的深層意圖;你掌握了3000個單詞,背了很多英語作文范文,但你未必可以流利地在生活中使用英語...而當你接受了更高等的教育之后,才有能力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真正專業化,系統化的知識,學習如何自學,以及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在你今后的人生里,影響著你,讓你受益的,從來就不是高考,而是你的專業知識和思維方式。
而高考,只是一個人接受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的開始。高考是一道坎,一扇門,推開這扇門,你窺見的不會是安逸平靜的天堂或無憂無慮的烏托邦,而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里,你將會重新啟程,你將會充分領略到知識和思考帶給你的無窮樂趣,你得以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一個什么樣的人生,什么樣的幸福。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幾乎都是在高考之后,在一個人足夠成熟到有強大的自我成長能力之后才發生的。
高考也從來不是你的奧運舞臺,它至多只是你的一張奧運參賽資格券。而真正的好戲,都在后頭。
所以很想對今天的考生們說:不必賦予高考太多多余的意義,徒增壓力。它永遠只是一種篩選,你要做的只是遵守游戲規則,漂亮地越過這道坎。假如你不幸發揮地不好,也不必沮喪,因為此時你也已經知道了什么樣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戰場,都是在考場下的。
無論怎樣,祝愿每一位今天高考的學子好運!
上一篇 : 你的幼稚大概有這——么大!
下一篇 : 馬太效應:請不要停止你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