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扎心的現實:你所謂的頓悟,只不過是別人的基本功。
成功的人,并不是比我們聰明多少,而是比我們更善于“抄作業”。因為無數的歷史經驗證明,我們今天所遇到的大多數困境,都有人遇到過,并且成功地解決過。
這正如我一直正在使用和倡導的九九法則:“99%的創新、發明和解決方案都不是全新的,早已經存在,以某種形式在本行業或者其它行業成熟運用,工程師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它,然后為我所用。只有1%的發明、創新和解決方案需要去研究”。
因此,可以說,變強大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首先要學會抄。那要怎么抄呢?
1.抄思維:
成功背后的策略往往像一本秘籍,等待我們去解讀。深入探索成功者的決策軌跡,如同獲得一張藏寶圖。
當我們深入研究成功人士的決策過程、行動策略以及應對挑戰的方式時,不難發現他們共同的思維特質。
這些特質不僅僅是天賦或運氣,更多的是一種可以學習和模仿的智慧。
通過觀察成功人士的思維模式,我們可以學習他們如何看待機會與風險,如何做出決策,以及如何持續學習和進步。
更為重要的是,模仿成功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打破自己的思維局限,拓展視野,激發創造力。
當我們開始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以更加開放和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時,事業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但記住,我們不是簡單地復印,而是理解、吸收、再創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為了停留在那里,而是為了看得更遠,跳得更高。
2. 抄心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句古老的名言,提醒我們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借鑒他人的經驗和智慧如同他山之石,能夠幫助我們雕琢自己的卓越之玉。
歷史上有許多杰出人物,如牛頓和喬布斯,都通過借鑒他人的智慧,實現了自己的偉大夢想。
牛頓借鑒了伽利略等先驅者的研究成果,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篇章;喬布斯則深受其他創新產品的啟發,塑造了Mac電腦獨特的用戶體驗。
比如,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很多人常常抱怨時間不夠用。但總有人可以比我們做的好,總有人就可以按時完成任務,甚至一天可以做多件事。
因此,可以通過觀察和借鑒這些優秀的時間管理者,學會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時間資源,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3. 抄洞見:
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渴望成為一道獨特的光芒,引人注目。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于汲取他人的智慧,讓個人光芒得以綻放。
比如,提升影響力,它并非簡單模仿就能行的,而是需要理解、體驗和創新,這就需要我們應該保持開放心態,傾聽他人的聲音,特別是那些具有獨特影響力的人。
他們之所以與眾不同,往往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與人交往、與世界對話的秘訣。
要想更好地汲取,我們應該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與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建立聯系。
這種跨界的交流將為我們帶來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讓我們的影響力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總之,通過不斷汲取智慧,我們可以讓個人光芒得以綻放,照亮前行的道路。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們不僅要學會傾聽,還要勇于實踐和創新。跨出舒適區,與多元的人建立聯系,讓不同的思維碰撞出火花。
4.抄情報: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無數的信息包圍。
如何有效地獲取、篩選和整合這些信息,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時常感慨,如果自己在年輕時就能意識到信息整合的重要性,或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為了縮短與他人的差距,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整合能力。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保持對新知識的渴求,不斷拓寬視野,并學會從海量信息中提煉出有價值的內容。
我們可以建立一個自己的信息篩選機制,再獲取信息后評估它的價值和可靠性;將獲取的信息進行深度思考和分析,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見解;關注行業動態和最新趨勢,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向。
最早獲取關鍵信息的人,往往是實現利益最大化的贏家。
寫在最后
再強調一遍,我們不光要抄別人的智慧,還要長自己的能力,更要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再行總結、汲取和創新,絕不是1:1的復制,否則,世界將會變得單調和乏味。
上一篇 : 董宇輝小作文事件后的深思
下一篇 : 五個關鍵詞,讓你從“小透明”到“職場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