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
相關熱門文章
- 銀行支行和網點的發展定位
- 華為員工職業發展手冊
- 化工行業:兩大因素促進我國煤化工產
- 家居行業:衛浴市場未來發展三大主打
- 團隊精神——醫院發展的靈魂
- 優質服務:醫院生存發展的重要條件
- 未來信用卡市場會呈現怎樣的狀態和發
- 【餐飲培訓】餐飲業的發展內核是標準
- 化工龍頭企業:巨化集團《營銷戰略管
- 家居行業:淺談櫥柜衣柜行業發展的“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TTT-KCI培訓師專業發展勝任力
- 培訓和發展管理專家勝任力特訓營
- 化工行業員工質量意識管理
- 中國紅色教育—“艱苦奮斗 科學發展
- 汽車4S店得持續發展之道內訓
- 銀行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培訓
- 建筑行業企業文化與企業可持續發展
- 化工行業大客戶銷售技巧與客戶服務關
- 深圳發展模式商務考察方案
- 汽車4S店的持續發展之道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化工行業:兩大因素促進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
時間:2011-11-22
眾所周知,現代煤化工主要是石油替代產品,為了占領制高點和圈占煤礦資源,現代煤化工自然受到投資者追捧。隨著國際油價高位震蕩的影響下,內蒙古、新疆、寧夏、山西等我國豐富的煤炭省區正積極投資煤化工項目,成為國內煤化工產業聚集地。譬如,陜西榆林錦界天元化工50萬噸中溫煤焦油輕質化項目已建成投運;寧夏寧東85萬噸煤制甲醇、52萬噸煤制烯烴已建成;內蒙古鄂爾多斯108萬噸煤炭直接液化已經投產,年轉化煤炭能力超過6000萬噸……,這種投產數量過高的項目對于煤化工的發展還是適當為好。為什么這么說呢?國內煤化工項目的投資熱潮引人擔憂,如此高的巨額投產對于這些煤化工巨頭來說問題不大,但是,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未必能夠肩負起巨額投資。還有一點是至關重要的,為了能夠順利生產煤化工項目,技術是煤化工項目的核心。因此,國家需要出臺相關政策,才能有效控制煤化工生產,這樣才能促進煤化工未來發展。
政策陸續出臺促進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
“十二五”期間煤化工產業政策將再次收緊,煤化工準入的門檻將越發嚴格,給盲目投產的煤化工企業制定了框架,有效的控制產業發展。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編制《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和《煤化工產業政策》,走高效率、低排放、清潔加工轉化利用的現代煤化工發展之路;積極推動煤化工與煤炭、電力、石油化工等產業協調發展,努力做好煤炭供需平衡;推行煤炭資源分類使用和優化配置政策,煉焦煤優先用于煤焦化工業。
據了解到,這一政策出臺后,國內煤焦化工大省紛紛出臺了更為具體的措施,促進煤化工行業有序發展。譬如,河北省發改委表示,在國家相關規劃出臺之前,河北省將暫停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項目,禁止建設不符合準入條件的焦炭、電石項目,加快淘汰焦炭、電石落后產能;對合成氨和甲醇實施上大壓小、產能置換等措施,增強競爭力。
技術決定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基礎
新型煤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技術創新。通過新型煤化工技術,可以把固態的煤轉化為石油替代化工產品和清潔能源,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極大地減少碳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新型煤化工技術也為二氧化碳捕集與儲存提供便利條件,產業化的應用將對保護環境具有積極意義,為煤化工走低碳技術路線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表示,在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取得較大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特別是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行業發展面臨較大困難。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仍在于技術創新。
煤化工產業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對技術的需求迫切,許多關鍵技術從國外引進。但是,國外一些煤化工技術缺少工業示范驗證,引進風險很大,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很多困難,付出的成本代價很高。周竹葉認為,當前,打破跨國公司技術封鎖,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化工核心技術,做好商業化示范裝置的建設和運行工作,是發展煤化工產業的根本途徑。
目前,國內企業與科研機構聯手,在煤化工領域取得了一批成果,并逐步實現工業化。比如,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潞安集團、兗礦集團等都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油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甲醇再制烯烴技術,不僅實現了煤制烯烴,還降低了噸烯烴的甲醇消耗;由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開發,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清華大學和安徽淮化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攻關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業技術開發項目工業試驗裝置,于去年底宣布在安徽淮南開車成功;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開發的塊煤干餾中低溫煤焦油制取清潔燃料工藝裝置,于今年6月通過了中國石化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政策陸續出臺促進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
“十二五”期間煤化工產業政策將再次收緊,煤化工準入的門檻將越發嚴格,給盲目投產的煤化工企業制定了框架,有效的控制產業發展。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編制《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和《煤化工產業政策》,走高效率、低排放、清潔加工轉化利用的現代煤化工發展之路;積極推動煤化工與煤炭、電力、石油化工等產業協調發展,努力做好煤炭供需平衡;推行煤炭資源分類使用和優化配置政策,煉焦煤優先用于煤焦化工業。
據了解到,這一政策出臺后,國內煤焦化工大省紛紛出臺了更為具體的措施,促進煤化工行業有序發展。譬如,河北省發改委表示,在國家相關規劃出臺之前,河北省將暫停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項目,禁止建設不符合準入條件的焦炭、電石項目,加快淘汰焦炭、電石落后產能;對合成氨和甲醇實施上大壓小、產能置換等措施,增強競爭力。
技術決定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基礎
新型煤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技術創新。通過新型煤化工技術,可以把固態的煤轉化為石油替代化工產品和清潔能源,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極大地減少碳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新型煤化工技術也為二氧化碳捕集與儲存提供便利條件,產業化的應用將對保護環境具有積極意義,為煤化工走低碳技術路線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表示,在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取得較大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特別是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行業發展面臨較大困難。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仍在于技術創新。
煤化工產業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對技術的需求迫切,許多關鍵技術從國外引進。但是,國外一些煤化工技術缺少工業示范驗證,引進風險很大,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很多困難,付出的成本代價很高。周竹葉認為,當前,打破跨國公司技術封鎖,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化工核心技術,做好商業化示范裝置的建設和運行工作,是發展煤化工產業的根本途徑。
目前,國內企業與科研機構聯手,在煤化工領域取得了一批成果,并逐步實現工業化。比如,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潞安集團、兗礦集團等都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油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甲醇再制烯烴技術,不僅實現了煤制烯烴,還降低了噸烯烴的甲醇消耗;由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開發,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清華大學和安徽淮化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攻關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業技術開發項目工業試驗裝置,于去年底宣布在安徽淮南開車成功;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開發的塊煤干餾中低溫煤焦油制取清潔燃料工藝裝置,于今年6月通過了中國石化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上一篇 : 機械行業:山東臨工銷售破百億 張少軍頒發獎牌
下一篇 : 酒店行業:高檔酒店不再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