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所謂感謝,要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 所謂利潤,就是合理的賺取良心錢
- 所謂初心,就是以終為始
- 你所謂的勤勤懇懇,只不過是混混沌沌
- 當了領導才明白的道理,分享給你。如
- 所謂管理,就這六個字:反復抓,抓反
- 所謂管理能力強,其實就是做好這5件
- 在領導眼中,所謂工作能力強,其實就
- 你所謂的穩定,一點也不穩定
- 走向管理崗才發現:所謂工作能力強,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管理,簡而言之,就是六個字:反復抓,抓反復。
這看似簡單的六個字,實則蘊含著對人性和學習特點的深刻洞察,也體現了管理學的精髓——定目標、拿結果、追過程。
“追過程”尤為重要,它像是一座橋梁,連接著目標與結果,確保管理的高效執行。
“追過程”的核心,便是反復抓。它是一個逐步細化、不斷遞進的意思,通過反復抓,使有些工作逐步從低級向高級邁進,從小范圍向大范圍擴展,從低水平向高水平提升。
一、WHY:為什么必須反復抓,抓反復
1)人性弱點:天然的惰性
人性中存在著一種天然的惰性,這種惰性使得人們在面對新事物或挑戰時,往往會產生逃避或抗拒的心理。
員工在面對新的工作任務或挑戰時,可能會因為惰性而選擇逃避或敷衍了事。
正如IBM的前董事長郭士納說,人們不會做你希望的,只做你所檢查的。
因此,作為管理者,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跟進、引導和激勵,幫助員工克服這種惰性,并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工作動力。
2)學習本質:極致地重復
學習是一個需要不斷重復和強化的過程,只有通過反復地學習和實踐,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我經常說:讀100本書,不如把一本書讀100遍。其實,核心思想便是極致地重復。
同樣,對于管理者來說,針對工作要求、技能和文化理念,就需要反復強調,不斷跟進,才能達到應有的管理效果。
3)管理基礎:定目標、拿結果和追過程
在管理的過程中,定目標、拿結果、追過程這三板斧缺一不可,而“反復抓,抓反復”正是貫穿其中的核心思想。
目標是管理的起點,也是“反復抓,抓反復”的前提。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以為團隊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動力。在制定目標時,我們需要充分考慮人性的特點,既要讓目標具有挑戰性,以激發團隊的斗志,又要確保目標是可實現的,以增強團隊的信心。
結果是管理的落腳點,也是“反復抓,抓反復”的目的。在管理過程中,我們需要以結果為導向,注重實效,確保團隊的每一項工作都能產生實際的效果。
過程是連接目標與結果的橋梁,也是“反復抓,抓反復”的重點。在管理過程中,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團隊的工作過程,關注細節,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4)實踐證明:從量變到質變的必經之路
只有反復抓,企業的各項制度才能得到執行,各項工作事項才能落實;
只有反復抓,才能改變員工的不良習慣,提高大家的職業素養,進而提升員工隊伍的職業化能力;
只有反復抓,才能讓流程得以固化,并逐步得到優化;
只有反復抓,才能讓好的風氣逐漸形成,才能打造公司良好的企業文化。
二、HOW:如何反復抓,抓反復
1)建標準
要確保過程的順利執行,首先需要建立明確的執行標準。這些標準應該包括具體的工作步驟、時間節點和質量要求等,以便員工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
2)做監控:
管理者要采取走動式管理,隨時掌握工作進展,并及時發現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通過定期的工作匯報、項目進度跟蹤等方式,對團隊的工作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工作按計劃進行。
有的企業有開早會或晚會的做法,主要目的是掌握下屬的工作情況,達到指導與改善的目的。
3)觀狀態:
管理者要隨時掌握團隊的狀態“晴雨表”,通過觀察、交流等方式,了解團隊成員的工作狀態和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干預。中醫之道:望聞問切,放在此處,便再恰當不過了。
4)多反饋:
追過程需要管理者定期檢查員工的工作進展,并給予及時的反饋。這種反饋應該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既能夠肯定員工的成績和進步,也能夠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對下屬來說,反饋越及時,就容易產生工作動力。反之,會成為下屬害怕的事,久而久之,這個工作便會不了了之。
5)提建議:
跟進,絕不是當監工。在跟進的過程中,要給予工作的指導。同時,鼓勵團隊成員積極提出改進建議,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主動性,促進過程的持續改進。
6)勤優化:
追過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地調整和優化。在執行過程中,管理者需要密切關注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內部條件的改變,及時調整工作計劃和策略。
寫在最后: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要想成就大事,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節入手。只有關注過程,把握細節,我們才能實現目標,取得好的結果。
同時,“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上一篇 : 領導提問的方式,決定了管理層次
下一篇 : 管理是“管事”,絕不是“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