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淺析辦公室推行5s管理的意義
- 培訓管理者能力提升也要遵循“721
- 金融證券業銷售團隊的建設與管理
- 醫藥營銷管理的5個核心
- 探析“老干媽”陶碧華的企業管理之道
- 管仲:春秋霸主“職業經理人”的管理
- 崗位分析法——管理崗位描述問卷法、
- 銀行風險管理現狀及應對政策
- 干貨解讀:私人銀行和全方位財富管理
- 12月3日蔣小華老師《角色定位與管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人類社會是不斷創新發展的,社會經濟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再到知識經濟,企業經營管理從泰勒時代把人當作機器一樣對待,到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以人為本”,都是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過程。企業要持續發展,要想在復雜的生存環境中保持長久的生命力,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的創新是一個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創新化經營理念
管理理念是企業在長期經營管理實踐中形成的,對企業行為起規范作用的指導思想。不斷創新的管理理念可以鼓勵企業成員不斷地試驗或革新,從而使得企業有機會在新的基礎上嘗試新的管理方法,一旦這種嘗試取得成效,便可以促進企業在更高的基礎上進步。將傳統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及具體內容,通過繼承與維系的途徑,在企業中組織實施,這是人們一貫的管理思路和長期以來的做法。隨著改革開放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企業的管理理念層出不窮,企業要想獲得新的發展,即必須在管理理念上除舊革新,對傳統理念進行揚棄,對外來先進經驗進行吸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二、以人為本經營理念
現代企業管理,是以人為本,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的活動過程。企業對人的管理分為內部人的管理和外部人的管理。從當今企業市場化運作的要求來看,這種單純的控制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了。在對企業內部人的管理上,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已經是大多數企業的共識。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是指在管理中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圍繞激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展開的,以實現企業和人的共同發展為目的的管理過程。以人為本應提倡全員管理并創造全員管理的氛圍,樹立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
三、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經營理念
科學技術是現代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在經濟發達國家,如美國,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高達85%;在我國的經濟發達省、市,如廣東省的深圳市,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高達75%;在現代工業園,如蘇州現代工業園,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高達70%。實踐表明,現代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是主要推動力。企業要做好五個方面工作,實現科技創新:一是增加科技投入,每年投入經費不少于整個集團公司銷售收入的5%;二是要引聘、培養高科技人才。事業是人創造的,沒有創新型人才,就沒有創新型的事業;三是確立企業科技創新目標,主要是開發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價值高、市場前景好的新產品,努力創建中國名牌和世界名牌,提高市場占有率;四是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激勵機制,重獎有特別貢獻的科技創新人才;五是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產品,使傳統產業邁上一個新臺階,提到一個新水平。
四、綠色化經營理念
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對綠色消費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發達國家在不斷加大“綠色壁壘”的力度,從環保方面制止或限制某些產品進口,甚至對已進入的國外商品提出訴訟,使得一些企業在外貿出口中處于被動地位,因此,綠色管理已是未來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
企業綠色管理包涵了綠色經營思想、綠色產品開發、綠色生產過程、綠色技術保證體系等內容。企業要通過構建綠色管理體系,強化綠色消費與市場競爭理念,提高綠色科技水平改善綠色經營,從而使企業環境保護符合政府法規要求,物質資源利用與效率達到最優,形成綠色市場開拓與創新能力。
五、資本經營理念
所謂資本經營,是指把公司所擁有的各種資本,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變為可以流動、可以交易的價值資本,通過重新優化配置和資本運作進行有效運營,以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本增值。
資本經營的最大特征就是資本流動性。資本只有在流動中才會實現增值。資本流動的原則就是指把企業存量資產和增量資產、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都作為可流動的經濟資源,實行動態整合的營運。通過改善企業生產經營,改進技術,提高經濟效益,創造更多的利潤,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資本的內部積累。通過資本活動,實現橫向經濟聯合,發揮資本聯合的優勢,擴大生產能力,產生的新生產力,取得規模經濟效益。
資本經營不僅要充分利用自有資本,而且要盡可能多地支配和使用社會資源。所以,除了管好用好自有資本,企業還必須善于利用一切融資手段、信用手段或其他方式擴大利用資本的份額。如果是股份公司或上市公司,可以用發行股票、配股等方式,擴大吸收社會資本,擴大企業經營規模;也可以用橫向兼并辦法,實現規模經濟。股份公司在高成長期間,應當通過上市對企業內外的資本運營和資產重組達到資本擴張的目的。上市公司對其他企業進行部分的股權收購或整體兼并,以達到同行業內提高競爭力和在某類產品上擴大市場份額的目的。在保證效益的前提下,企業兼并是實現規模擴張的好辦法。兼并要堅持優勢互補增強競爭力為原則,防止為兼并而兼并。不斷進行資產優質化。不斷地進行剝離和淘汰不良資產和注入優良資產,加強勞動力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在堅持主營的基礎上,拓寬投資渠道,把資金投到那些超過社會平均利潤率的產品領域,積極開發高附加值和擁有獨特技術的產品。
六、風險危機經營理念
現代經濟是有風險的市場經濟,現代企業必須走向市場,適應市場,積極參于市場競爭,更要面對開放的國際市場的強大挑戰。因此,企業經營具有風險性。目前全球新一輪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的兼并重組,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加上高新技術是高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產業,失敗率高達70%,所以說,現代企業經營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其風險也越來越大。因此,企業必須增強危機感,確立風險經營理念。目前,我國的產品品種、質量、工藝、成本、人員素質、管理水平與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企業面臨嚴峻的挑戰,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從領導到廣大職工都應樹立風險經營理念,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群策群力,戰勝困難、轉危為安,求得生存和發展。
上一篇 : 管理者的法、理、情
下一篇 : 從儒家文化中領悟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