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
相關熱門文章
- 曾鳴的“團隊賦能”到底是什么鬼
- 電話銷售的最佳時間是什么時段?為什
- 企業為什么要賦能
- 什么是崗位分析?
- 2017,蔣小華邀您去德國漢諾威工
- 不一樣的美國工匠精神/為什么需要新
- 為什么執行力培訓很重要?
- 你為什么想要成為一個培訓講師?
- 知識科普:保險售后服務為什么那么重
- 職業化培訓:我為什么不想安于現狀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服裝療愈課程內容是什么學習服裝療愈
- ISO1400內審員培訓 什么是I
- 做形象設計為什么要先做色彩風格診斷
- 服裝搭配有什么訣竅么學習服裝搭配師
- 什么是真正的文化旅游地產第三季
- 色彩搭配可以和什么行業嫁接色彩搭配
- 華為為什么能成為世界第一的?--探
- 贏在執行為什么執行難
- 寶寶反復問為什么 父母應咋辦
- 贏在執行-為什么執行難?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嫦娥四號首次降落月球怎么回事 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表面的五個原因是什么
時間:2022-06-17
嫦娥四號首次降落月球怎么回事
據官方媒體消息,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周四(1月3日)成功在月球馮·卡門(Von Kármán)環形山著陸,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在發射四天后的12月12日,嫦娥四號開始在100公里高度的環月軌道上運行,并在環月軌道上與"鵲橋"中繼星進行了4次中繼鏈路測試和多項在軌測試,為實施月球背面軟著陸奠定了基礎。12月30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環月軌道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著陸軌道,擇機降落。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降落月球背面,這是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表面的五個原因是什么
1.月球背面著陸前所未有
月球背面那么大,科學家想去看看。
從上世紀50年代起,人類發射到月球的探測器已經有100多次。
“但是從著陸就位探測來說,月球背面一次都沒有。”鄒永廖表示,“嫦娥四號一旦成功,標志著國際首次在月球背面實現著陸和巡視探測,這是創造歷史的重大成就。”
鄒永廖介紹:“無論從物質成分上、形貌構造上,還是巖石年齡上,月球正面和背面都有很大的差異。”
比如,從成分上看,月球正面大約60%的面積,都被一種名為“月海玄武巖”的巖體覆蓋,而背面則幾乎是另一種巖體――“高地斜長巖”。
同時,月球上22個月海中19個較大的月海都分布在月球正面,而月球背面只有東海、莫斯科海、智海等3個很小的月海;從形貌構造上看,月球背面撞擊坑的密度明顯大于正面;從年齡上看,月球背面則都是更加古老的巖石。
2.艾肯盆地――人類從未去過的“處女地”
嫦娥四號選擇月球背面一個名為“艾肯盆地”的地方著陸。
目前,科學家把月球的大地構造單元粗略劃分為三大地體,即斜長高地巖地體、克里普巖地體和艾肯盆地地體。
鄒永廖指出,斜長高地巖地體和克里普巖地體,美國和前蘇聯都著陸巡視探測過,只有艾肯盆地地體沒有近距離就位探測。
“科學家相信,這塊區域目前就近距離巡視探測而言,屬于一塊‘處女地’,在科學上會有很多新的發現。”他說。
3.背面巖石更古老
“月球背面的巖石更加古老。”鄒永廖說。對科學家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嫦娥四號前往艾肯盆地,必將獲取更古老巖石的信息。
鄒永廖表示,從時間維度上,如果我們獲取更古老的巖石類型等物質成分信息,將對了解月球的化學成分演化過程大有幫助。
4.揭開“39億年撞擊高峰”之謎
艾肯盆地直徑約2500公里,深度約12公里,90%以上分布在月球背面。“這是目前所知整個太陽系最大、最深的盆地。”他表示。
對艾肯盆地開展探測有可能揭開“39億年撞擊峰值”的科學之謎。
此前,科學家從太陽系撞擊歷史中發現一個奇特的規律,在地球、月球形成的46億年歷史中,撞擊密度、頻度和力度最高的時候,并不是最初的46億年,而在39億年,其原因困擾科學界已久。
“據科學家初步分析,艾肯盆地可能就是在39億年撞擊產生的。”鄒永廖表示,“嫦娥四號到這里精細探測,也許會為我們打開‘39億年撞擊峰值’這個科學之謎的一扇門。”
此外,科學家為月球車探測艾肯盆地專門設計了一條“路線”,能夠獲取地形地貌、物質成分及淺層結構等信息,將在國際上首次建立月球“綜合地質剖面”。
“這將對了解這個區域的地質演化歷史和細節做出重大貢獻。”鄒永廖說。
5.填補低頻射電觀測空白
嫦娥四號將到達的月球背面是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觀測場所,將填補低頻射電觀測的空白。
天文學上,不同頻段的電磁波代表著來自宇宙的不同信息。目前,傳統光學、紅外及射電等波段的天文觀測已得到長足發展。
由于屏蔽作用,在地面上無法開展低頻射電的觀測。
同時由于地球電磁環境的原因,在月球正面開展低頻射電觀測效果不理想。
鄒永廖指出:“月球背面的電磁環境非常干凈,在那里開展低頻射電探測,全世界天文學家都很感興趣。”
在天文學家看來,能夠在月球上開展低頻探測,將在太陽爆發、恒星形成、星系演化及宇宙早期狀態等科學問題有新發現。
據了解,圍繞到月球背面開展低頻射電探測,歐空局曾制定過詳細目標,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實施。
“中國探月工程率先實現這一目標,我相信在科學上會有很多產出。”鄒永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