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至上-Trade Marketi
- 財務總監de真功夫:內部控制與預算管
- 從技術能手到TeamLeader
- 注冊大數據工程師(CBDE)認證培訓
- 大客戶開發與維護策略技巧 Strat
- DeepSeek+人力資源管理實戰驅
- AI賦能Excel-高效數據處理與分
- 產品可靠性工程--零故障設計與分析
- 打造高質量的經營分析會
- DeepSeek賦能辦公,效率倍增
- 顧客滿意服務與客戶心理分析
- 銀行客戶經理如何搜尋、選擇與確定目標
- 崗位分析與崗位評價
- 九型人格--識人用人與性格分析
- 市場分析與營銷戰略規劃課程大綱
- 投資項目評估與可行性分析
- 零售行業運營管理與數據分析模型
- 消費者心理與行為分析
- 汽車生產管理事件因果分析技能
- 餐飲企業全面運營分析與年度經營方案制
- 課程說明
- 講師介紹
- 選擇同類課
能源電力企業從業人員
【培訓收益】
● 精準把握政策導向:深度解讀《能源法》六大亮點及“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目標,厘清政策對企業發展的核心影響 ● 前沿技術全景認知:掌握儲能、氫能、虛擬電廠等關鍵技術趨勢,明晰技術應用場景與商業化路徑 ● 市場機遇深度挖掘:分析綠電交易、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新興模式,識別行業增量市場與跨界合作機會 ● AI工具高效賦能:學會運用AI工具(如DeepSeek)進行政策分析、知識庫構建及案例推演,提升決策效率
第一講:我國首部《能源法》:為能源電力發展明確方向
一、立法的目的
1. 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2.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3. 明確能源開發、利用、管理各方面的工作目標
二、主要內容
1. 總則:明確了能源的定義,首次將氫能納入能源管理體系
2. 能源規劃:對各級各類能源規劃的編制主體、編制依據做出規定
3. 能源開發利用:明確國家支持優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4. 能源市場體系:對能源市場建設的基本原則做出規定
5. 能源儲備和應急:專門強調能源儲備和應急的重要性
6. 能源科技創新:鼓勵和支持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核能安全利用、氫能開發利用以及儲能等領域的研發和創新
7. 監督管理:明確了能源領域的監督管理主體、職責和權限
8. 法律責任:對違反能源法的行為規定了相關的法律責任,保障有效實施
三、解決的問題
1. 能源的安全問題:第一條開宗明義指出目的之一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2. 高質量發展問題:第四條規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全面降低能源消耗,防止和減少能源浪費”
3. 能源市場建設問題:我國的能源企業過去通常都是集開發、輸送、銷售于一體,處于壟斷地位,效率低,價格高。對關鍵的能源價格之確定,我國曾經長期使用的手段就是國家定價。這一方法弊端多多。經過多年的改革探索,目前已基本找到了解決之道,就是建設能源市場
四、意義和影響
1. 對國家:填補了我國能源領域法律頂層設計的空白
2. 對企業:對能源轉型、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等進行了立法宣示,為企業指明方向
3. 對公眾:號召民眾節約能源、支持綠色低碳能源消費
五、《能源法》的六大亮點分析
1. 亮點一:強調保障能源安全的戰略性地位
2. 亮點二:堅持綠色發展目標,積極推動能源轉型
3. 亮點三:突出能源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4. 亮點四:明確能源供應崗企業及能源輸送管網設施企業合規義務
5. 亮點五:堅持推動和完善公平競爭的能源市場機制
6. 亮點六:通過立法明確我國能源戰略和政策導向
AI賦能:指導學員學會通過“科策云”搜索國家相關政策,然后利用DeepSeek R1模型進行分析,預測對市場將產生的影響。
第二講:《“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解讀
指導思想:
1)促進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
2)有效支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
一、總體特征
1. 可再生能源發展將呈現“6新”
1)新形勢——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進
2)新要求——堅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
3)新階段——高質量發展階段
4)新特征——大規模發展、高比例發展、市場化發展、高質量發展
5)新目標——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0億噸標煤左右
6)新舉措——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2. 基本原則
1)6個基本原則:創新驅動、多元迭代、系統觀念、市場主導、生態優先、協同融合
2)5個并舉: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陸上與海上并舉、就地消納與外送并舉、單品種開發與多品種互補并舉、單一場景與綜合場景并舉
3. 發展目標
1)總量目標
——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0億噸標準煤左右。“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比超過50%。
2)發電目標
——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 3萬億千瓦時左右。“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
3)電力消納目標
——202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達到33%左右,可再生能源電力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達到18%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4)非電利用目標
——2025年,地熱能供暖、生物質供熱、生物質燃料、太陽能熱利用等非電利用規模達到6000萬噸標準煤以上。
二、主要任務
1. 多能源開發
1)大力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化開發
2)積極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分布式開發
3)統籌推進水風光綜合基地一體化開發
4)穩步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
5)積極推進地熱能規模化開發
6)穩妥推進海洋能示范化開發
2. 供給革命
1)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儲能力
2)促進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納
3)推動可再生能源外送消納
4)加強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
5)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制氫利用
6)擴大鄉村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
3. 技術革命(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可再生能源)
1)加大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攻關力度
2)培育可再生能源發展新模式新業態
3)提升可再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4)完善可再生能源創新鏈
4. 體制革命(健全體制機制,市場化發展可再生能源)
1)深化可再生能源行業“放管服”改革
2)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
3)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場化發展機制
4)建立健全綠色能源消費機制
5. 國際合作
1)持續參與全球綠色低碳能源體系建設
2)深化推進國際技術與產能合作
3)積極參與可再生能源國際標準體系建設
AI賦能:指導學員利用DeepSeek+X-Mind,輸出思維導圖,清晰把握政策脈絡。
第三講:新能源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
一、儲能發展趨勢
1. 長時儲能
2. 極致安全
3. 全生命周期價格最低
4. 關鍵礦場資源爭奪
5. 抽水蓄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對比分析
6. 電化學儲能:鋰電池儲能、全釩液流電池、固態電池對比分析
二、鋰電池儲能發展迅速,但是受關鍵礦產制約
1. 南美“鋰三角”,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
2. “白色石油”大國博弈
3. 澳大利亞鋰礦制約
4. 中國與美國鹽湖型鋰資源
三、氫燃料電池前景
1. 日本豐田公司第二代氫動力汽車——Mirai技術分析
2. 氫的特性分析
3. 氫的儲運,技術難點
4. 制氫加氫一體化加氫站
5. 氫燃料自行車
四、“液態陽光”——綠色甲醇
1. 生物質結合綠氫制綠色甲醇技術路線
2. 電解海水制氫
3. 綠色甲醇在儲能中的價值
4. 案例:馬士基航運到上海洋山深水港加注綠色甲醇
5. 綠色甲醇助力中國能源出口
五、“東數西算”工程緩解東西部資源錯配
1. 長三角——甘肅樞紐、成渝樞紐
2. 粵港澳——貴州樞紐
3. 京津冀——寧夏樞紐、內蒙古樞紐
4. 海上一體化算力網——海底數據中心
六、虛擬電廠:車網互動
1. V2G技術:車網互動物理連接點
2. 車廠的終極形態是能源運營商
3. 虛擬電廠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意義
4. 各省虛擬電廠運行現狀
5. 虛擬電廠VPP的類型分析
6. 虛擬電廠VPP的盈利模式
案例1:深圳網地一體虛擬電廠
案例2:浙江平湖縣域虛擬電廠
案例3:湖北武漢虛擬電廠
七、風電、光伏發展趨勢
1. 風電朝“K”型趨勢發展
1)海上超大型風機,單機16兆瓦
2)明陽智能,全球單機容量最大漂浮式風機16. 6兆瓦
3)風光氫氨醇一體化
4)綠色甲醇未來市場
5)海南/香港:構建海上綠色能源加注中心
6)海上一體化算力網
2. 光伏應用場景豐富
1)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
2)交能融合,高速與光伏結合
3)小米造車工廠對產業的影響
4)格力-光儲用一體化空調
5)華為-零碳別墅智能用電系統
6)中石油塔里木盆地油田項目
3. 光伏與風電對比分析-誰是新能源之王
1)發電時長
2)能量密度
3)裝機成本
4)其他特性
八、我國核電市場分析
1. 我國核電綜合實力分析—在建核電站與投運核電站
2. 國和一號與華龍一號對比分析
3. 我國核電市場的增量分析
4. 第四代核電技術:清華大學與華能集團
5.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山東石島灣核電站
6. 對比第三代核電技術與第四代核電技術
7. 國家能源局對核電定位:主力補充電源
8. 可控核聚變技術發展:美國核聚變發電公司2028年正式并網
九、生物質發電趨勢
1. 生物質能:垃圾發電、果殼/稻草/秸稈利用
2. 思考:生物質發電算不算綠電
3. 生物質熱電聯產
4. 生物質制氫與一氧化碳、工業二氧化碳
十、綠電、綠證交易規則簡述與市場發展趨勢
1. 綠電交易的定義與綠證的核發范疇
2. 綠證的核發主體及規則
3. 綠電、綠證價格機制
4. 綠電、綠證交易方式:雙邊協商、集中競價、掛牌
5. 綠證的價值:綠電的身份證,解決“電”同網同質的特性
AI賦能:指導學員利用小程序“Ima”構建自己的個人知識庫,整理和分析自己收藏的各類有價值的文章,隨時提取和分析,提高效能。
第四講:新能源3. 0時代——源網荷儲一體化
一、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提出
1. 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成為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2. 《關于促進形式帶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3. 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支持工業綠色微電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
4. 推廣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模式,大幅提升新能源發電效率和可靠出力水平
二、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總體情況
1. 30個省(區、市)申報,項目合計595項
2. 跨省跨區多能互補43項,省內多能互補267項,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285項
3. 全國已明確了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接近100個,電源總裝機超過3000萬千瓦
三、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路徑
1. 區域(省)級源網荷儲一體化
1)引入電源側、復合詞、獨立儲能等市場主體
2)全面開放市場化交易,通過價格信號引導各類市場主體靈活調節
3)培育用戶負荷管理能力,提高用戶側調峰積極性
2. 市(縣)級源網荷儲一體化
1)在重點城市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堅強局部電網建設
2)梳理城市重要負荷
3)提出保障電源以及自備應急電源配置方案
4)結合清潔取暖、清潔能源消納開展市(縣)級示范
5)研究熱電聯產機組、新能源電站、靈活運行電熱符合一體化運營方案
3. 園區(居民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
1)運用技術手段和“互聯網+”新模式,調動負荷側調節響應能力
2)依托光伏發電、并網型微電網和充電基礎設施等
3)開展分布式發電與電動汽車(用戶儲能)靈活充放電相結合的建設
4)在工業負荷大、新能源條件好的地區,支持分布式電源開發建設和就近接入消納
5)結合增量配電網等工作,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園區建設
6)研究源網荷儲綜合優化配置方案,提高系統平衡能力
AI賦能:指導學員利用DeepSeek+Coze為自己培養一個專屬的智能體(能源管理助手),輔助自己的日常工作,提高效能。
李洪源老師 電力系統形勢分析專家
職場效能提升教練
高級電氣工程師(高級職稱)
華北電力大學在讀碩士
高級碳資產評估師/高級碳排放評估師
廈門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特約講師
英國City & Guilds國際認證高級培訓師、中商聯鑒定中心高級企業培訓師
8年電力行業常聘講師,服務國網(連續8年)、南網(連續8年)、大唐電力(連續5年)、華能集團(連續4年)、國電投(連續3年)等多家電力企業
超600天電力系統授課,足跡遍及全國15個省、150+地市,以極其精彩的案例講述,氛圍奇好的課堂氛圍,深受學員喜愛,課程效果廣泛受到電力客戶好評,近百場評分達到95/100
數十家高校MBA/EMBA講師:受聘于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雙一流高校
實戰經驗:
【01】李老師8年深入研究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從國際視野出發,解讀當下熱門的時政熱點,結合電力系統的發展形勢,以獨到的行業見解讓學員了解電力“唯變所適之道”,讓電力員工理解電力系統作為央國企,其戰略與國家大勢的結合:
※ 主講《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下電力行業變革形勢分析》,江蘇、山西、寧夏、浙江、貴州、海南等10+家省級電力公司連續5年持續采購該課程,累計授課150+場次
※ 主講《對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思考》,在2020與2023年度中被河北電力、湖南電力、四川電力、廣西電力等數家電力公司反復采購超過80場.
※ 主講《雙碳目標下電力行業的機遇與挑戰》,持續被國網、南網數十家地市公司反復采購,累計授課60+場次
【02】李老師深度了解電力系統內的運作、電力員工的工作場景與環境,并設計大量觸及學員工作日常的鮮活案例,與學員產生共鳴,激發學員,全程參與課程學習,解決學員實際的困惑和難題:
※ 主講《電網系統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分析北、上供電公司,廣、深供電局等典型代表,為學員提供具體優化營商環境借鑒方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已在國網、南網超過20+地市公司實施超6年,好評率95%+,累計授課超過80場
※ 主講《中層管理者五型領導力提升》,服務兩大電網20+家地市公司科級及以上管理干部,近4年內授課超100場
※ 主講《管理智慧》,服務湖南技培中心、朔州供電公司等單位,累計授課14期
※ 主講《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提升》,服務貴州畢節、凱里供電局等,累計授課12期
※ 主講《電力行業應急事件處理及危機公關》,服務揚州供電公司、太原供電公司、湖北技培中心等單位,累計授課10期
主講課程:
《從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到電力行業變革形勢分析》
《解讀國家能源局——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
《電力“四會”班組綜合能力提升》
《電力系統應急事件處理及危機公關》
《對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思考》
《雙碳目標下電力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企業高效溝通與跨部門協作-職場情商必修課》
《從創意到創收-用創新思維分析與解決問題》
-
第一講:了解經濟環境,分析信貸業務發展趨勢一、我國經濟發展態勢二、銀行當前面臨的形勢三、銀行信貸業務競爭態勢分析1. 競爭對手日漸多元化2. 競爭內容呈現多層次化3. 傳統競爭方式局限性凸顯四、國內信貸市場行業趨勢分析1. 農業(養殖業、種植業、畜牧業)2. 制造業3. 交通運輸業4. 商貿業5. 服務業 ..
-
課程目的1、誰能夠有效地把握這些對企業盈利有重大影響的原材料的價格趨勢,進行戰略性的采購,誰就能夠贏得成本先機,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并進一步達到投資與戰略盈利的目的。2、當前,運用供應市場研究的方法和趨勢分析技巧對大宗商品價格走勢進行把握,已經成為領先企業的必備之功,而且這種方法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企業的戰略投資部、戰略采購部、采購資源部、采購計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