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老師簡介

博客訪問:18291
中國企業風險和內部控制管理實踐的先行者 實戰型的管理咨詢專家 國企、海外和民企16年的工作經歷,8年的咨詢和培訓經驗是他最大的資源。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為企業提供培訓服務的同時,總是能夠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為企業量身定制具有個性化的培訓服務。 培訓課程滿意度每次均在9..
雷鳴最新博文
雷鳴主講課程
如何建立戰略導向風險與內部控制體系?
時間:2011-12-19 作者:雷鳴
戰略導向風險與內部控制將國資委頒布的《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和財政部、證監會等五部委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到18號文件》、《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內部控制審計指引》相結合,在滿足外部監管要求的基礎上,結合企業戰略管理、流程及制度建設、全面質量管理、ERP等企業實際應用的管理體系,通過系統化的方法,將風險與內控管理與企業實際工作相結合,即能夠滿足外部監管的要求,同時也為企業不斷提升業務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個規范化的平臺。戰略導向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項目共分三個階段,即公司層面風險管理、風險導向內部控制管理和項目型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 如果公司的現有管理比較平穩,我們推薦企業實施戰略導向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全部階段的內容;如果企業的管理重點更多地側重項目型,可以針對具體項目實施項目型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如果公司還處于不斷變革中,可以先通過先開展風險導向內部控制管理階段的內容,為未來實施公司層面風險管理和專項風險管理打下基礎。無論如何通過實施戰略導向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可以幫助公司實現兩大目標:一是建立一套適合公司特點的風險和內部控制管理流程和方法,并形成長效機制,確保企業在運營中能夠及時發現并將風險控制在與總體目標相適應并可承受的范圍內,以降低企業經營目標實現的不確定性;其次,通過培訓、座談、研討會等多種方式,將風險管理的相關理念從上至下層層灌輸給公司所有員工,培養公司全體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幫助公司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1)、公司層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做正確的事,為內部控制管理指明方向 公司層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是將企業戰略管理與全面風險管理進行有效的結合,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供合理的保證。 戰略目標澄清——理解企業戰略,明確企業戰略目標; 識別公司層面風險——結合公司戰略目標和行業特點識別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公司層面風險); 評估公司層面風險——通過對公司現有各項管理現狀的評價,判斷公司層面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并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進行評估,明確影響公司戰略目標實現的重大風險并定義風險預警指標; 建立公司層面風險預警指標值——根據公司管理層的風險偏好和容忍度,為每一個公司層面風險建立預警指標值,實現公司層面風險的量化管理,為有效監控風險提供可靠依據; 公司層面風險改進建議和管理預案——通過對風險預警指標的分析,對影響公司戰略目標實現的重大風險提出管理改進建議并制定相應的管理預案; 公司層面風險管理標準——從組織保證和實施方法為公司層面風險管理的動態化管理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2)、風險導向內部控制——正確地做事,規范管理,提高企業的執行力 公司層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為公司開展內部控制管理指明了方向,風險導向內部控制與公司制度及流程管理相結合,方案的最大特點是按照企業價值鏈梳理企業的制度和流程,通過整合公司現有管理體系文件包括管理制度、管理辦法、操作規范、技術規范和三合一體系文件等,形成以流程管理為中心的規范化管理文件體系,讓公司的管理文件統一化,所設計的制度和流程真實反應企業的實際工作,為企業實施管理信息化和知識管理建立了標準。在此基礎上從內部控制的角度評估制度和流程的規范性,提出管理改進建議,并建立內部控制改進機制。同時,為滿足財政部和證監會等五部委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到18號文件》的要求,在制度與流程設計上與之進行對接,方便上市公司滿足監管的要求。 管理和業務流程現狀梳理——按照價值鏈梳理公司管理和業務流程,建立流程框架,描述流程現狀; 流程關鍵風險控制點識別與評估——依據流程目標,識別流程關鍵風險控制點,評估現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提出管理改進建議; 制度和流程初步優化——在管理改進建議的基礎上優化現有制度和流程,形成公司統一的管理文件體系; 制定內部控制標準——根據公司制度和流程優化的成果,提煉公司內部控制標準,制定內部控制監督改進實施方法,實現內部控制的動態化管理。 3)、項目型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 風險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解決了企業常規的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對于一些項目型的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還存在著一些盲區,因為這些項目型管理活動具有相對獨立的特點和時限性,所以我們認為有必要單獨對這些管理活動開展專項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為此,我們專注于以下三個方面的項目型風險與內部控制咨詢: 項目投資 企業兼并重組 工程項目建設 |
上一篇 : 東方文化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
下一篇 : 看不見的戰線--企業文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