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說明
- 講師介紹
- 選擇同類課
學員
【培訓收益】
學習
安源旅游策劃方案——安源一游,紅運當頭!
熊大尋旅游策劃公司/文
熊大尋旅游策劃公司為安源旅游形象定位為“安源一游,紅運當頭!”,依據有三:一是紅色運動起源地,簡稱“紅運”;二是安源大罷工的策劃者是兩任主席和劉少奇,簡稱“當頭”;三是紅色旅游要與現代人的需求對接,來安源的好處是什么?紅運當頭!把歷史文化和旅游需求巧妙結合。讓人非來不可,不來后悔!
另外,在考察中熊大尋發現當地人愛喝的典茶,由毛豆、胡蘿卜和姜絲三樣配成茶水,熊大尋立刻利用這三樣東西的諧音即興創意:毛豆(毛鄧)、胡蘿卜(胡)、姜(江),這不正好就是偉人茶嗎?把典茶包裝成偉人茶,廣告詞“喝偉人茶,暖人民心!”立時大賣!
《安源旅游策劃方案》(精簡版)
安源——江西萍鄉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其在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史上和中國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卓越貢獻而在國內和國際上有著廣泛的影響。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最早崛起的地區之一。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劉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下,安源成為黨領導的中國工人運動策源地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主要爆發地,在中國工運史,黨建史、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2009年10月,熊大尋旅游策劃公司和旅游規劃公司應江西安源區政府的邀請,對安源的旅游進行整體的策劃。
安源要找到自己的指紋,摸清楚自己是誰。近期國家旅游局宣布紅色旅游作為中國旅游業的重要版塊已經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紅色旅游從旅游的后備變為了前鋒。紅色旅游升級和長株潭大都市城鎮體系的積極打造,以及安源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面臨的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和國家配套政策的扶持,安源旅游面臨天時地利的利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安源就要知道,這個機會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安源不僅擁有““中國工運圣地”、“秋收起義策源地”、“中國少年先鋒隊發祥地”、“中共黨校誕生地”、“中國近近工業發祥地”
“等形象口號,而且安源還創造了十一個第一(后述)。
安源的紅色旅游資源可謂花開遍地,但是這些定位缺乏對旅游的利益和好處的承諾,缺乏對普通大眾游客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招牌不響,形象不力,同樣作為革命圣地,井岡山、韶山、延安、西柏坡、瑞金等地的旅游都遠勝安源,除了政治因素外和知名度外,關鍵是安源只有文物點和展覽館,缺乏吸引人的大項目。所以安源現在缺乏一個有力的形象定位來規避同質競爭,只有把這個指紋找到了,才能夠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借力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順勢梳理整合安源文化旅游資源,通過借船出海,以文化旅游業為杠桿撬動安源經濟由資源枯竭型城市向文化旅游和服務業城市的轉型。
首先來看安源旅游戰略SWOT分析
(一)優勢
楚昭王遇萍實而稱帝
毛主席去安源
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
秋收起義策源地
安源創造了十一個第一:
1、全國產業工人中最早的青年團支部;
2、全國產業工人中最早的支部;
3、全國工運中最早成立的偵探隊;
4、中國領導的最早經濟事業組織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
5、中共領導創辦的經濟實體最早發行的股票;
6、中國領導的革命運動中最早的貨幣和工人儲蓄;
7、中共黨史上最早的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員——朱少蓮;
8、全國最早由工人自己建造的工會大廈;
9、全國最早的中共地方黨校;
10、中國少年兒童團組織——安源兒童團誕生地;
11、紅領巾誕生地
(二)劣勢
1、定位不力,招牌不響
一個城市的定位猶如一個人的指紋,它最能代表和識別一個城市的核心形象,而不是找到眼睛、鼻子或嘴就把它當作城市的形象定位,相反是這一切的抽象、整合和升華,這樣才能找到一個城市百年不變的定位,這就是城市的指紋。
安源擁有““中國工運圣地”、“秋收起義策源地”、“中國少年先鋒隊發祥地”、“中共黨校誕生地”、“中國近近工業發祥地”
“等形象口號,但是這些定位缺乏對旅游的利益和好處的承諾,缺乏對普通大眾游客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2、包裝不夠,缺大項目
安源的紅色旅游資源多、類型全,但缺乏將這些資源統一起來的一個核心形象和概念,產生不了合力。
安源在全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面臨“只開花不結果”的局面。問題在于:一是形象口號缺乏吸引力,二是旅游缺乏一舉定乾坤的核心項目。
安源的文化旅游資源及稀缺性人們知之甚少。旅游要作為一個城市的支柱產業,必須達到GDP的8%以上,但安源目前的文化旅游業還存在較大差距。
安源欠缺的不僅是宣傳炒作,更是策劃巧妙的核心旅游項目和一鳴驚人的大項目。
3、有游無旅,缺乏根據地
安源文化旅游“碉堡”遍地缺乏“根據地”,游客缺乏可以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休閑平臺,遠不能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安源旅游不僅要解決”引得來”的問題,更要解決”留得住”的問題。如何打造安源休閑度假平臺成為發展旅游經濟的重要課題。
(三)機遇
安源面臨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產業轉型的機遇,搞好產業拉動性最大的旅游業,爭取相關配套政策的支持,對實現轉型具有全局意義。
安源面臨紅色旅游由旅游產業的后衛變前鋒,由替補變主力,紅色旅游全面升級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目前中國旅游自駕游與團隊游已各占市場份額的50%,安源面臨長株潭城市圈輻射范圍的城市發展機遇,打好旅游牌,積極對應和承接長株潭的游客和旅游服務業的轉移。
當前中國正進入”創業中國”的階段,上到中央下到地方,都大力提倡”創業”,安源是偉人創業的地方,是兩代主席開天辟地的地方,我們創造了黨史的十一個第一,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楚昭王也在此遇萍實而創下帝王之業,如何與時代主題相結合,打好創業文化牌,吸引媒體的主動關注,是打造城市品牌的一大機遇。
安源紅色旅游幾十年如一日缺乏創新變化,但這也意味著安源存在創新求變實現突破性發展的空間,實現”以新帶老”的戰略。
(四)威脅
同樣作為革命圣地,井岡山、韶山、延安、西柏坡、瑞金等地的旅游都遠勝安源,除了政治因素外和知名度外,關鍵是安源只有文物點和展覽館,缺乏吸引人的大項目。目前上述地區都在進行創新性的大項目建設,這是新一輪的紅色旅游大開發,如果安源再不迎頭趕上,勢必更加處于被忽略的境地。
故安源旅游要充分發揮優勢、彌補劣勢、抓住機遇、避開威脅。
結論:安源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拳頭產品和拳頭形象。紅色旅游景點遍布全國,為什么消費者一定要到安源來?要做好安源旅游,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并回答這個問題。看黨的創業人們到井岡山;看黨的建立政權人們到瑞金;看黨的轉折人們到遵義;看黨的圣地人們到延安;看黨的成功人們到西柏坡。到安源看什么?
我們有十一個第一,但哪個第一可以統領安源整體旅游形象?哪個項目可以吸引全國人必須來看?
安源旅游發展的關鍵是如何把紅色資源優勢概括精煉的富有吸引力的形象口號,同時根據此形象定位,巧妙地打造出自己的龍頭項目來,吸引全國人民必游安源。靠現有項目肯定無法做到,所以安源旅游要突破,必須大力創新,通過大創意建設大項目,實現跨越式發展。
說一千道一萬,安源旅游發展究竟應該如何突圍?熊大尋旅游策劃公司和熊大尋旅游規劃公司經過實地走訪考察,外加閱讀大量與安源有關的文史資料,最終從眼花繚亂、千差萬別的安源文化旅游資源中找到了共性!找到了安源歷史文化和市場營銷的無可替代的巧妙的結合點!
安源一游,紅運當頭!
——紅色運動起源地,兩任主席創業處!
“紅運當頭”
“紅運”指紅色運動,“當頭”指領導安源紅色運動的是我黨兩任主席。
“紅運當頭”指安源大罷工是我黨工運之先,也指十五個第一。
偉人之路,也可稱為“紅運之路”,人行其上稱為“走紅運”;八大地標立于偉人之路的各山頭之上,稱為“紅運當頭”。
最后,安源旅游形象定位在經過熊大尋旅游策劃公司的反復思考和邏輯推演,終于浮出水面:
成功福地,創業圣地
-----偉人在(來)這里創業!
偉人之路,成功之地
-----偉人從這里走來!
定位依據
1、楚昭王遇萍實而稱帝,孔子評價萍實“散而復聚,衰而復興之兆。百年不易得也”
2、毛主席去安源
3、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
4、兩任主席開天辟地
5、紅旗的一角誕生地——紅領巾誕生地
6、安源和萍鄉還是爆竹之鄉,爆竹祖師李畋就是本地人。爆竹在中國文化中意味著辭舊迎新、開門紅。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爆竹之鄉可謂創業圣地。
7、安源區行政區劃圖就是一個惟妙惟肖的蝙蝠的形狀,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
是“福”的形象代表,因此,安源不管形式還是歷史內涵來講都是中國的一個福地。
8、安源鎮坐北朝南方向來看,左邊是龍形水庫,右邊是虎形山公園,可謂左青龍右白虎,是風水上佳之寶地。
9、安源顧名思義就是“平安之源”,因為這里是儺文化之鄉,五里一儺神,十里一將軍。儺神是祈福納吉的神仙,安源有大量儺神存在,所以能保一方平安。因此,安源大罷工能“未傷一人,未敗一事”可謂絕無僅有!
10、作為軍隊統帥的開始地
11、開天辟地創造十一個建黨建國建軍的第一(見上述),是創業圣地的最佳證明。
偉人之路項目實施后,安源備選定位
走偉人之路,達成功之業!
偉人之路,紅運之路!
偉人足跡,安源第一!
走遍偉人足跡,安源一天就行!
偉人從這里走來!偉人足跡大全!
偉人創業地,星火燎原處!
這個定位出來后,熊大尋策劃機構圍繞定位展開了一系列的產品策劃:
一、偉人之路、成功之路
1、安源的歷史性機會:紅色大觀園,偉人農家樂!偉人足跡的大觀園。
紅色景區遍布全國,終其一生人們很難都看到,安源利用歷史賦予我們的、十一個第一的工人階級的創造性,再創造出一個偉大的第一來,那就是“偉人足跡大觀園”。將中國主要紅色景區的標志性建筑及景物搬到安源來。分幾期進行:第一期就是偉人之路、成功之路,可以集中展現七個紅色景點;第二期就是城郊和五陂兩個生態旅游區,將和在革命年代居住過的農家房原型復制,搬到安源來。講述偉人生在農家、長在農家、立在農家、成在農家的歷史內涵,解答偉人與農家不可分割的關系。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是1936年以前,第二是1936年——1949年。這兩個時期的偉人農家屋,分別建在城郊和五陂。先后兩期工程造價極低,但新聞效應卻是全國性的、爆炸性的!
2、偉人之路
安源的五色旅游只能是一種設想,真正要打響,只能是紅色旅游。
安源旅游主要是紅色旅游,但安源紅色旅游資源局限于紀念館和遺址,其開發經營都受較大限制,加之紅色旅游免費的政策,紅色旅游品牌要想對安源社會經濟有所拉動,實在太難了!安源旅游現狀是令人堪憂的。常規的策劃和規劃,在全國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在各大紅色旅游圣地如日中天的形勢下,根本無濟于事。因此,我們不想做一個常規的無用的方案,而是發揮我們策劃機構的核心優勢:我們想別人想不到的思路,讓城市走別人走不出的速度。即通過超常規的策劃思路,實現城市旅游跨越式的發展。
為此,熊大尋策劃機構為安源旅游創意了一個大手筆、大創意的項目:偉人之路、成功之路。并籍此把安源打造成為“偉人足跡大集合,紅色旅游大觀園”。
《毛主席去安源》這幅油畫和這句話全國人民盡人皆知,這也是安源對外知名度的主要原因。但是“毛主席去安源”這句話、這個品牌我們一直以來沒有很好的挖掘、利用、開發,一直沒有開發出一個具體可感知、可體驗的項目出來。為此,我們經過多方考察調研,構思出在安源煤礦的眾山之間開發一條“偉人之路,成功之路”道路來。以此大項目串聯進原有的紀念館和遺址,引爆安源旅游,強勢推動安源紅色旅游品牌的快速提升,實現安源城市產業的轉型和升級。
偉人之路存在的依據:
1、全國紅色圣地都沒有《毛主席去安源》的品牌,即沒有“毛主席去延安、毛主席去韶山、毛主席去井岡山……”,放眼全國要找到一條偉人之路,只有安源具備歷史和現實的條件。
2、安源創造了其他革命圣地沒有的建黨建國建軍的十一項奇跡!所以是名符其實的偉人之路、成功之路。
3、《南方周末》文章《也談《毛主席去安源》的幕后風波與歷史真實》有作者劉春華的訪談,劉春華談到創作油畫表現的是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關于毛主席到安源是走著去還是坐車,他談到:
我當年創作此畫時,畫成“走”的情節的確是依據江青的一次講話(江青于1966年11月19日在全國政協禮堂接見北京航空學院的學生代表時說:“安源煤礦毛主席是走去的,沿著鐵路一步一步走去的,遇到一個老鄉就聊聊”。)。1968年7月本人親自審查《毛主席去安源》一畫時,對衣服、鞋等小細節提出意見,但并沒有對“走”去安源的情節提出異議。這明白無誤地表明,步行去安源得到這位當事人的認可。應該認定第一次步行去安源是歷史事實。在中共萍鄉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等單位合編的《在萍鄉》一書中,記載1920年即到過萍鄉,并在萍鄉編輯了《新民學會會員通信集》,因此毛主席去第一次去安源有可能是從萍鄉走到安源的,因為只有十里路,因此不一定要坐火車。
1)一條偉人之路
一條偉人之路、成功之路串連八座山頭,從毛主席去安源創作地直達天子山安源煤礦,有《毛主席去安源》油畫為證,此路就是當年主席來安源走過的道路。
2)八個標志性的紅色圣地
八座山:分別代表八個標志性的紅色圣地:韶山、安源、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西柏坡、北京。在八座山的山頂建設八個紅色圣地標志性的建筑:毛主席故居、安源毛主席像、茨坪八角樓、蘇維埃政府舊址、遵義會議會址、延安塔、西柏坡、北京天安門(建筑位于山頂靠鐵路方向,方便燈光工程的實施。)
3)夜晚燈光工程
這條偉人之路、成功之路及八大標志性建筑,都通過紅燈串聯,八大建筑分別都有紅燈照映,在夜晚形成氣勢磅礴的“偉人之光、光輝之路”。遠遠看去就像形成安源一大夜景或夜間旅游項目。在八大標志建筑的上空,再按照五星紅旗的圖樣,建造五星,打上紅光,形成“紅星照耀中國“的景觀。
4)天子山頂建設小型天安門
天子山頂建設小型天安門,一是保佑天子山采煤平安,二是對應登上天安門城樓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從鉆煤窯、鉆山溝到成為“天之驕子”的偉大成就!并且天子山正好是偉人之路的終點,與七大建筑一起構成一個我黨的歷史建筑標志系列。
5)全國取土工程
走過的路及其詩詞里歌頌過的、紅軍走過的地方:韶山、安源、井岡山、瑞金、黃洋界、遵義、赤水河、大渡河、岷山、金沙江、烏蒙山、延安、西柏坡、北京,把上述十四個地方的泥土采集回來,按時間段分先后鋪陳在這條“偉人之路、成功之路”之上,鋪設方式是挖坑道將分段將各地取來的泥土置于其下,上鋪強化玻璃,游客可從上走,邊走邊看。
取土鋪路分為兩種方案:
一是十三個地方的泥土各鋪80米,這個工程量要稍大;二是十三個地方的泥土分為十三段鋪設,但每段只象征性地鋪十米。路寬與普通游步道等同約1.5米,總長度約1.5——2公里。
6)路段命名:
韶山之路
根據不同地方的泥土,命名不同的路段,比如韶山之路、井岡山之路、延安之路等,路旁立上石壁刻上描述此地方的詩詞,成為一條詩詞之路。
建筑:原比例仿制故居,壁刻詩詞三首。
安源之路:
建筑:毛主席像(立體重現《毛主席去安源油畫》),壁刻詩詞。
井岡山之路:
建筑:茨坪八角樓,壁刻詩詞。
黃洋界之路
建筑:大井毛主席舊居,壁刻詩詞。
瑞金之路
建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壁刻詩詞。
遵義之路
建筑:遵義會議會址,壁刻詩詞
赤水河之路、大渡河之路、金沙江之路、烏蒙山之路、岷山之路、
延安之路
建筑:延安寶塔,壁刻詩詞。
西柏坡之路
建筑:中共中央舊址,壁刻詩詞
北京之路
建筑:菊香書屋,壁刻詩詞
7)毛主席去安源創作點,為突出偉人之路上安源段的中心地位,我們在此策劃了四大項目。
A、油畫創作點
現此點經過熊大尋策劃機構的艱苦尋找,最后在離安源煤礦僅一里之隔的馬心灣找到了,此地點位于馬心灣鐵路旁的山上,周圍景觀幾乎與油畫中一模一樣!仿照《毛主席去安源》油畫,在此修一個毛主席的彩色塑像,吸引人們來此拍照留念。
B、毛主席去安源留影點
在主席彩像旁邊,設一個留影點和服務點,提供仿制的毛主席穿過的長衫和湘潭油傘及布鞋,提供造型師或發套,在此留影。此景點命名為“我與主席去安源”。游客留影的照片下方可設計“×××去安源”和“走偉人之路,達成功之業”的字樣,與油畫對應,增加對游客的消費吸引力,并且此照片帶回全國各地,將承擔起傳播安源的旅游品牌的重要工具。
C、《毛主席去安源》展覽廳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影響極大,可謂中國影響最大的油畫。用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來形容絕不過分。有專家認為“一張畫傳遍了時代,一張畫代表了時代,一張畫名滿天下”。關于此油畫的報道更是數不勝數。在油畫創作地設展覽廳,展示此油畫的歷史背景、地位及影響,加深人們對畫作的了解,加深對安源的印象和安源罷工的歷史意義。
D、“星火燎原”項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是一大文化品牌,但至今沒有一個城市將其固化,成為城市專有品牌,這對安源來講是一大機會,“星火燎原”完全吻合安源的革命歷史和意義,應快速在偉人之路上打造出來,成為“成功之地、創業圣地”和“紅運當頭”的重要支撐項目。
安源張家灣的紅燈、工農革命軍組建于安源,“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的史實都反映了安源是真正的革命星火燎原之地。安源應該打好這張品牌。
設計一個火炬臺,周邊是十五個小型火炬(代表安源創造的十五個第一的星星之火),中間是一個超大型火炬(代表燎原之勢),火炬之火焰可用紅色塑料代替,設置一個按紐,游客可以體驗用手一按,一座座火炬依次點亮,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盛況,也得到把事業做大做強的啟示和吉慶的感應。
超大型火炬立于群山之巔,遠遠看去就能看到星火燎原的景象,成為城市一大景觀。
8)天子峰東方紅項目
在整個偉人之路的最高點即天子峰,可設觀日出的景點,建毛主席銅像或石像,背對東方,旭日東升,太陽從雕像的頭部升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到“毛主席光輝照四方”的景象。在此時刻通過音響設備播放《東方紅》“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或者播放《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的歌曲,這又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大景觀。銅像下面是十一級臺階,代表安源創造的十一個第一的紀錄。每級臺階的表面都刻上安源創造的一個紀錄。比如第一級:全國產業工人中最早的青年團支部;第二級:全國產業工人中最早的支部……。
9)偉人之路起點
偉人之路的起點印有毛主席的腳印,腳印按照韶山毛主席紀念館中毛主席鞋子的大小尺碼來設計。
10)公路及停車場
為方便領導參觀或老年游客的需求,建設到“我與主席去安源”留影點的公路及停車場。但道路和停車場建在山的背面,不能影響主要景觀。
11)旅游紀念品
開發“偉人之路,成功之路”的小型模型,塑鋼或銅鑄,座基上刻上“偉人之路,成功之路”的字樣,以作為旅游紀念品。
12)歌曲《偉人之路》
請音樂人寫一首《偉人之路》的歌曲,紀念此項目的開發運營,便于營銷傳播項目。
13)紅色景點串聯
偉人之路、成功之路最后從天子山下到安源煤礦,按時間順序與現有紅色景點串聯。
八方井44號(1921年秋毛主席來安源住處)——總平巷井口及井內游覽——安源鎮老后街(1921年冬、李立三來安源住處)——補習夜校——安源路礦工作俱樂部(罷工前)——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談判大樓——安源路礦工作俱樂部(罷工后)——秋收起義軍事會議舊址——秋收起義第二團出發地舊址——安源地委舊址、1930年來安源住處——安源工農兵政府舊址——紅領巾紀念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盛公祠。14)宣傳炒作
召開“《毛主席去安源》原址發現儀式暨偉人之路開工典禮新聞發布會”,請劉春華(北京畫院院長)出席,并發表講話,對發現即偉人之路表示肯定和認同。新聞稿“劉春華去安源——40年后再走偉人之路”對項目進行宣傳炒作。
二、影視基地
1、建安源影視城
安源——紅色影視之都!(紅色影都)大影城!
大影視城的概念,經過偉人之路、偉人農家樂的建設,加上此古建筑形態的影視城,安源整個區域就是一個大影視城、泛影視城和復合影視城,在這里既有我黨七大標志建筑,又有偉人全國各地的舊居,還有安源煤礦百年老街和法式建筑,再加上現在的影視城的古色古香,要拍攝我黨各個時期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不需走遍全國,一個城市就能滿足幾乎所有取景的需求!安源有別人無可比擬的優勢!整個安源就是一個巨大的紅色影視之都!
(拍紅色影視,到萍鄉安源)
一日走遍偉人路,一地拍遍紅色景!
——借此大影視城的營銷概念,可針對影視工作者和影視公司推出“拍影視,到安源!”的促銷口號。
在偉人之路和偉人農家樂籌建之時,就可以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知名導演參會,推出“安源將打造紅色影視之都”的新聞。
偉人之路和偉人農家樂建成之時,同樣邀請知名導演和特型演員出席落成典禮。同時進行紅色影視劇的開機拍攝。發動各級媒體報道相關新聞。
安源老街的整治,結合老街的老建筑,進行修舊如舊的整治,與老街本身歷史風貌不符的建筑拆除,新建設風格統一的建國前后的建筑。此街結合安源煤礦的廠區、盛公祠和四院,可作為影視拍攝又一分基地,拍攝民國至建國前后、文革時期的影視作品。
可拍攝古代及清末民初的場景。有了上述“紅色影都”的概念,古樓影視城就有了開發建設的主題和理念:為保證“紅色影都”大型項目的完整性,保證革命題材影視的年代背景需要,古樓影視城專門為革命初期的場景需要而建。
根據前述,炒作“私人老板為紅色影都建影城”的新聞炒作。
建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古城,看儺戲、采茶戲和春鑼表演的中心,旅游購物一條街,特色餐飲一條街和儺文化及工藝品一條街。
2、紅色影都構成體系
革命前(古城影視城)——革命萌發(安源煤礦及老街周邊)——革命中(偉人舊居大集合)——革命成功(偉人之路上的各個地標)
三、總平巷體驗旅游
1、總平巷井口概念包裝
以“總平總平,總是平安”、“下過的唯一礦井”和“天子腳下”、“通天之道”(天子山腳下,通天子山之通道)為概念,就是走了這條通天之道而走上領袖之位,以此吸引游客前往體驗。
2、開發井道
開發長度為100米左右,內設毛主席與礦工交談的雕塑,陳列毛主席下礦井曾用過的燈具等用品,以此井道為偉人之路的必游線路。
3、采煤體驗
如果有條件游線可再往礦山內部延伸,能讓游客看到一個安全有保證的作業面,讓游客親自動手采一采安源的煤。
4、總平巷安源煤雕工藝品
開發總平巷安源煤雕工藝品,題材包括偉人雕像、毛主席去安源、吉祥圖案等等。以“平安之源,總是平安,克霉(刻煤)”為好口彩,吸引人們購買。
四、萍水相逢,如愿以償
1、“萍水相逢,如愿以償” 概念包裝
在如愿塔下方,萍水河岸邊,開發城市休閑酒吧餐飲一條街。此地歷史文化景觀和自然景觀都是萍水河沿岸最好的。除了萍水河、如愿塔之處,還有金鰲頭和天主教堂,是一個地方文脈的所在。建議在此開發城市休閑酒吧餐飲一條街,以“萍水相逢,如愿以償”的賣點吸引人們來此旅游消費和商務洽談,只要你到過萍水,看過如愿塔,在這里吃過飯喝過茶,就能如愿以償。打包進入偉人之旅的行程,賦予偉人當年也是路經萍水,然后能夠“萍水相逢,如愿以償”。
2、紅色文化
文革八大樣板戲之一《杜鵑山》的主要人物柯湘一開場第一句就唱“家住安源萍水頭……。”可作為此地的一個紅色文化特色,進行演出。
3、如愿塔
如愿塔:共分七層,其獨特之處在于各層以石馬首為挑檐,是謂“如愿以償,馬到成功”之意。而此餐飲酒吧街項目則可包裝為“獨占鰲頭,馬首是瞻”的博頭彩、好運氣之地。加之有宋代神龍盤塔之說,可謂吉祥之地。時任袁州知府的李沈還寫詩記載此事:
問 龍 首
作者:李沈
七月初九夜二鼓,青天初月明輝揚。
邑境西南如愿塔,忽然有物棲其旁。
初見鱗鱗光燦燦,徐視頭角高軒昂。
正得金色全體現,焉云少氣俱騰驤。
樵童野叟未嘗識,相呼驚駭走且僵。
異哉此瑞不敢問,愿草章表慶我皇。
五、張相公祠
據地方史籍《昭萍志略》載:“萍南大田有三侯,屢著靈異,里人所建,以祀張相公”。其中“屢著靈異”是策劃的關鍵,其藥泉筆者也曾親試之,的確藥到病除、十分靈驗!古人有詩贊頌:“至誠忐忑都靈感,一滴甘泉萬病除。”不管是實際療效還是心理治療,只要有效果,宣傳出去對老百姓都有好處。何況今天歐美發達國家心理療法也十分興盛,張相公祠的藥到病除的文章大有可為。
1、張相公祠包裝
A、天下第一藥泉
B、藥神張相公
C、神藥谷:打造天下第一神藥谷
1)建設藥草園:種植數百種中藥草,形成景觀
2)建設神藥谷療養區:療養院、國賓館、度假別墅、藥泉泡浴、中藥調養、森林氧吧等項目
D、把民間紀念張相公的活動更名藥泉節活動,通過節事活動擴大藥泉和張相公祠的知名度
E、用當地地方戲曲如采茶戲和春鑼,表演張相公舍已救人的故事。
F、毛主席當年路經此地,曾喝藥泉解渴,因此百害不侵、遇難呈祥。
G、張學良當年曾造訪張相公祠,一是為朝謁本家,二是為問禍福。張學良之所以活到百歲,就因為在此喝過藥泉,因此百害不侵,得享天年!
他在《雜憶隨感漫錄》中記載:
11月27日(1937年):昨有一現教先生告余,三侯廟有一位陽兌先生,能知咎,我們步行十余里到大田村三侯廟,來訪問這位陽先生,知他是一齋公,在此一方有點勢力,他不在家,余等空返……。
H、張相公臥像
六、橫龍十八拱
1、利用諧音進行策劃包裝:“拱”諧音“功”,游十八拱,就能“建功立業、功成名就、事半功倍(十八拱背)”,有此好口彩,就可以大大加強旅游吸引力,吸引游客前往。并且與偉人之路、成功之路形成一個旅游概念體系
2、橫龍十八拱建筑外形像龍,共十八個門,也可命名為十八龍門,由下往,步步高升,讓游客來體驗“躍龍門,步步高”。
3、佛教十八空:即為破種種邪見所說之十八種空
一內空。二外空。
三內外空。四大空。
五空空。六真實空。
七有為空。八無為空。
九畢竟空。十無前后空。
十一不舍離空。十二佛性空。
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
十五無法空。十六有法空。
十七無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
七、成功之路,創業福地——創業論壇
目前,創業是中國熱點話題,是所有媒體關注的焦點,充分宣傳安源作為“創業福地,創業之都”的創業文化的歷史內涵,與江西省電視臺共同打造創業論壇,在安源舉辦,融紅色文化與電視競賽內容當中,宣傳“中國創業圣地”和“偉人創業圣地”的品牌。
邀請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節目主持人王利芬或浙江人馬云作安源旅游形象大使,將創業文化與安源緊密捆綁,通過多項持續活動,打響安源作為“創業圣地”的品牌形象,使安源成為名符其實的“創業圣地”。
八、紅色大觀園,偉人農家樂
安源的歷史性機會:紅色大觀園,偉人農家樂!紅色景區的大觀園
將中國主要紅色景區的標志性建筑及景物搬到安源來。分幾期進行:第一期就是偉人之路、成功之路,可以集中展現七個紅色景點;第二期就是城郊和五陂兩個生態旅游區,將和在革命年代居住過的農家房原型復制,搬到安源來。甚至和的舊居也可復制到安源來。講述偉人生在農家、長在農家、立在農家、成在農家的歷史內涵,解答偉人與農家不可分割的關系。
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是1936年以前,第二是1936年——1949年。這兩個時期的偉人農家屋,分別建在城郊和五陂。先后兩期工程造價極低,但新聞效應卻是全國性的、爆炸性的!
每家仿偉人舊居農家樂內,就是一個小型歷史陳列室,將當年偉人在此居住的圖文資料給予簡單展示,讓人們利用吃飯的時間了解歷史和偉人事跡。
偉人農家樂——偉人菜
偉人農家樂:安源偉人農家樂的建設初衷和理念:安居樂業,憶苦思源
菜肴以本地特色為主,但不同地方的偉人農家樂,應該融進當地特色菜肴及革命年代的菜肴比如紅火飯、南瓜湯等。比如韶山主席故居,就要有幾道拿手的毛家菜及毛主席生平愛吃的菜,比如紅燒肉、臭豆腐干、剁椒魚頭 等。故居就做紅燒劃水、回鍋肉、粉蒸肉、扣肉,他特別愛吃大肥肉。他還特別喜歡吃粗糧,每周都要吃至少兩次粗糧,包括玉米面、蕎麥面、高粱、小米等,做法有貼餅子、蒸窩頭、熬粥等。劉少奇故居就做湖南菜。如果是遵義和六盤山,就是貴州菜,如果是金沙江、大渡河就是云南菜,如此一來,讓餐飲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結合偉人農家樂、偉人故居,開發出安源特有的“偉人菜”來,并且迅速注冊。形成喝偉人茶、吃偉人飯、住偉人居、走偉人路、購偉人畫(各種偉人像的紀念品或年畫,以及《毛主席去安源》的印刷品)等一系列全國絕無僅有的偉人農家樂旅游品牌來。
偉人茶
偉人茶:毛豆(毛鄧)、胡蘿卜(胡)、姜(江),喝偉人茶,暖人民心。
開發偉人杯,將四代領導人人像都印制在杯上,用偉人杯喝偉人茶,本身杯子也可作為很好的旅游紀念品。
偉人農家樂——住宿
偉人農家樂提供完善的衛生的住宿條件,改變偉人舊居不能住人、不能久留的局面,提供游人住仿造的偉人舊居的機會。率先實現紅色旅游從觀光旅游過渡到休閑度假甚至到體驗旅游,真正開創紅色旅游新體驗的局面。實現從“農家樂”到“樂農家”的農家樂旅游的升級!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模式。
氛圍
聽的是革命年代的歌曲,房間里貼的是革命年代的宣傳畫,圍墻上是革命標語及毛主席語錄,服務員穿老軍裝,包房用革命年代的地名如婁山關、大渡河等,再結合現代農家樂的采摘、種植、滑草、釣魚、漂流等項目,形成集觀光、休閑度假和體驗旅游三種形式為一體的農家樂項目。
紅軍茶館
開發“紅井”,開辦的“紅軍茶館”內,一邊聽著紅軍歌謠,一邊品嘗著用紅井水泡的香茶,心情特別激動,讓游客體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坐在紅井旁邊喝用紅井水泡出來的茶水,更能讓人憶苦思甜,這樣的游玩也因此顯得更有意義。
紀念品
農民自己納的紅軍鞋、紅軍鞋墊、縫制的紅軍帽、編織的紅軍斗笠、自制的紅薯干,成為眾多游客珍藏的紀念品。
新農村建設新模式
政府引導、農村開發,新農村建設除了外觀新,更有內涵新,新農村建設出新形象不新奇,建設出新文化和新品牌才叫新奇!新農村建設走出安源新模式、新路子。
偉人之吃、偉人之飲
偉人出農家,偉人帶農家,偉人樂農家,偉人在農家
在五陂和城郊兩個區域開發偉人農家樂,按和兩位偉人(適當加入劉少奇)的故居,及革命年代居住的農家和房子原型,湖南、四川、江西、云南、貴州、陜西等,復制到安源鄉村。研究革命年代紅軍飲食和偉人飲食,結合地方飲食特點,開發偉人農家菜。加上安源原有的典茶,經過我們策劃包裝后變成的“偉人茶”,形成喝偉人茶、吃偉人飯、住偉人房、走偉人路、購偉人畫的旅游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利用紅色安源的資源,做出全國獨一無二的農家樂品牌來,既是新農村建設的樣板,又為大大充實安源“成功之旅,偉人之旅”的旅游內涵。不僅使本地人來消費,更重要的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做出農家樂的獨有品牌來。
偉人之文
首次來安源后寫的《告中國的農民》一文,其中號召全國的農民向萍鄉的農民學習:“萍鄉今年這件事,也是中國農民覺悟的一點曙光,正如昏天黑地之中,東方現出一線曙光是一樣的”,“你們只要學萍鄉底農民一樣,自然有共產主義來幫你們的忙的”,“你們全都照著萍鄉底農民這樣行動,共產主義就能使你們脫出一切的痛苦,使你們享沒有享過的福。”建議將此文作為安源“偉人農家樂”的開篇詞,題寫于農家樂的門口。
偉人之玩樂
1、、都喜歡游泳,建議在森林浴場,開發偉人浴,周邊放上偉人游泳的照片
2、乒乓球:周圍放上偉人打乒乓球的照片
3、棋牌:打橋牌的照片
4、散步:開發鄉村散步道,道旁配上偉人散步的照片用廣告牌形式出現
5、登山:開發登山步道,道旁配上偉人登山的照片用廣告牌形式出現
6、足球:在第一師范的青年紀念館里保存的當事人回憶錄里記載:是當時長沙最好的足球守門員;鄧楠說一生三大愛好,第一就是足球。青少年時代的也是足球場上的好手。配上《少年》的踢足球的截圖。
7、開發鄉村足球場,不用專業化,只需平整草地,可以讓人踢球嬉戲。
九、生態農業休閑旅游
生產一款茶油——油中之王
1、劉異云的《謁毛主席茨坪舊居》:“一碗茶油一根芯,主席燃亮一盞燈。黑暗神州何處是?井岡山上放光明。”
2、楚漢之爭,漢高祖劉邦受傷,行至武陟,食之傷愈體健,遂封為“皇封御膳”用油。
3、清代雍正皇帝食油茶后大喜,稱贊“懷慶油茶潤如酥,山珍海味難媲美”,并傳旨廣開油茶館,油茶更盛名遠揚。
4、在江西、福建、臺灣等地茶油被稱為“月子寶”、“月子油”。
院士樓
五陂院士農業試驗基地:此地離安源主景區很近,且生態環境優良,建議在此建設國賓館,方便領導和游客休閑度假所需。另外,開發院士旅游品牌,以吃院士飯、院士菜、院士果為名義推出安源的優良菜蔬。
農事活動體驗區
鮮花桑麻——農事活動體驗區。開展讓游客參與的動植物種養、采收、捕撈活動,以及風土食品加工、簡易工藝品制作等農藝活,如采摘瓜果、包粽子、磨豆腐、編草鞋等。
票友會館
票友會館——戲曲文化體驗區。在寺廟內組織唱班表演隊,按游客需要進行節目表演,讓游客參與戲曲演出等活動。
生活激情體驗項目
五陂可開發戶外攀巖活動和鄉村漂流活動,增加旅游吸引力。
舉辦攝影節
1、結合農事活動,開展各種農耕節、豐收節、等特色產品節。
2、雨季和雪季。雨季的雨霧和雪天的皚皚白雪也能提供特色攝影的素材。
十、宗教文化觀光旅游
宗教文化觀光:是重要主題之一,大多數森林山岳,是因宗教及其他歷史文化遺存和典故而成為旅游景區的,因此,宗教建筑與場所活動、文物古跡、歷史傳說、村寨民俗等等,都是森林旅游的靈魂和吸引核。
長壽鄉
喝長壽泉、吃長壽飯、摘長壽果、做長壽人;
城郊橫龍寺的泉水自古就有,水質優良,喝了美容養顏、延年益壽,是為長壽泉;
井沖生態農家飯,用泉水煮飯、無污染環境,是為長壽飯;
井沖生態瓜果施生態肥,是為長壽果;
井沖及周邊農村有十多個百歲老人,是為長壽人;
綜上所述,城郊及井沖就是一個世外桃源、長壽之鄉,以此為賣點吸引城里人和外地人來此品嘗體驗農家樂。
儺面具
千神有靈,面面俱到;遇難呈祥。
開發儺面具小件禮品裝為旅游紀念品,以“千神有靈,面面俱到”(即每個神都負責保佑人生的一部分)和“遇難呈祥”(“儺”為人遇難,儺神即救難呈祥之神)為賣點,最后形成一個都不能少的消費理念,吸引游客購買。
生態養生
生態養生:是森林負氧離子的重要功效,結合中草藥、膳食養生、康體療養等等,可以形成森林養生旅游。
山野運動
山野運動:是以自然生態環境為背景,進行徒步穿越、攀登、戶外運動等項目,是目前發展最快的旅游活動,并且對于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最小。
十一、戶外拓展訓練
1、康體健身
康體健身:包括常規登山、穿越、山野運動等,都是時尚旅游的發展方向。
2、戶外拓展訓練
充分利用奇、秀、峻、險的自然環境,開展以旅游為載體,以運動為依托,以培訓為方式,以感悟為目的的戶外拓展運動。讓參訓人員從情感上、體能上、智慧和社交上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融煉團隊,在運動中體驗和感悟,在青山綠水之間,通過趣味性的游戲、啟發式的運動、相互依存的環境條件和導師的精短點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信任。
3、真人CS
以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為宗旨,倡導戶外有氧健康運動理念,開展紅色軍事體驗(真人CS戰斗游戲)、搜捕游戲、定向尋寶等戶外軍事運動游戲和戶外生存運動。
依山就勢,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采用鐳戰裝備,將工事、掩體與拓展器械相結合,打造戰斗任務與體能闖關、智力拓展相結合的真人實戰場地。
打造以紅色運動為主的軍事野戰項目,提供多塊戰斗場地及多種對戰方式,讓游客感受最真實的戰斗場景。設置任務包括:叢林求生、陣地爭奪、“特使行動”(保護VIP)、遭遇戰、互攻戰、攻守戰、逃脫戰、突襲戰、尋寶戰。
聘請行業內資深教練執教,
結合革命圣地真情實境,讓游客真實演繹軍事夢想,鍛造無敵團隊!
十二、偉人節——跟毛主席去安源
依托偉人之路和偉人農家樂,舉辦偉人節,通過節會活動帶動兩大項目的全面啟動,引來媒體聚焦,引爆安源旅游:
1、邀請扮演偉人的特型演員參加節會
2、舉辦紅歌演唱選秀活動
3、參偉人節、走偉人路、吃偉人飯、喝偉人茶、游玩偉人農家樂
4、儺文化展示和表演,以及各種民俗表演
十三、安源老街
安源創作區
紅色旅游小鎮,藝術酒吧街,工業文明+藝術創作+酒吧休閑,選擇老墻上寫上路礦工人大罷工時的口號,如“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等,營造歷史氛圍。把此項目打造成萍鄉人文夜生活區,把萍鄉的夜生活、夜消費引過來!同時,此項目最有可能形成為安源甚至萍鄉的旅游集散地,白天游客到四處觀光,晚上到老街來泡吧,這正是現代旅游消費的潮流和關鍵。
通過酒吧吸引老外,通過老外吸引小資,通過小資吸引大眾,這就是現代旅游古城古鎮酒吧街的旅游內涵和核心功能,這就是為什么大理洋人街和麗江古城夜間消費大大拉動當地旅游發展的主要原因。并且因為安源老街周邊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安源老街還可獨立成為一個極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項目。此項目還可作為安源打造“紅色影都”的重要組成部分。
2、創作室和酒吧文化
此項目與其他紅色小鎮經濟落后、偏居農村不一樣,可行性很強,原因有三:一是安源老街及周邊存在大量老式建筑及建國前后的廠房、住宅和公共建筑,現已大量閑置,特別適合藝術家作為自己的工作室和創作基地,特別適合酒吧文化的發展;二是項目所在地本身就有數萬人群,大部分是產業工人,具有較強的現實消費潛力;三是項目就在安源區腹地,距萍鄉市中心僅十分鐘車程,依托幾十萬城市消費群。處于城市消費圈之中。因此,把安源老街打造成“中國第一個紅色旅游小鎮”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具體參照北京的798項目。“長城、烤鴨、798”已成為北京的品牌形象。
(798也正在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據相關數據顯示,2004年、2005年,798接待游客達50萬人次,2006年過100萬人次,2007年近150萬人次,2008年僅奧運會和“十一”黃金周期間,就接待游客約70萬人次。作為政府重點打造的北京新地標,798的旅游潛力可謂巨大。)
昆明熊大尋營銷策劃工作室創辦人,中國十大策劃人第一名,策劃最高獎“金鑰匙”持有者,第三屆中國策劃大會授予“中國策劃新一代掌門人”稱號,中國策劃20年十大專家,策劃大理、遵義獲中國策劃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