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步連貫”股權激勵法--留駐核心人
- “五步連貫”股權激勵法--留駐核心人
-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
- 連鎖門店股權激勵方案班
- 北京大學私募股權投資與企業上市高級研
- 成長型企業股權激勵操作實務--留駐、
- 五步連貫股權激勵法
- 股權激勵方案設計班
- 股權激勵方案設計班(9月期)
- 基業長青 留駐核心人才——非上市企業
-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 狼性銷售 心態激勵
- 服裝銷售技巧與激勵
- 員工激勵與動機管理
- 股權融資與上市的13個關鍵問題
- 煙草企業五行領導力與非物質激勵技巧
- 華為如何激勵員工
- 小家電區域經銷商組織管理與團隊激勵
- 引爆激勵員工士氣培訓
- 心態與激勵
- 課程說明
- 講師介紹
- 選擇同類課
【培訓收益】
第一節 哪些企業適合做股權激勵?
1. 股權激勵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案例:為什么我的股份沒人要?
2. 不適合做股權激勵的企業一覽表
探討:為什么在房地產行業做股權激勵的不多?
3. 是不是只有股權激勵才能激勵人?
探討:對不適合做股權激勵的企業,還可以設計別的“金手銬”嗎?
4. 股權激勵就是為了激勵人嗎?
案例:華為股權激勵的真實初衷
5. 國有/非國有企業、上市/擬上市/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適用性的對比
6. 證監會對股權激勵資格的強制規定
第二節 哪些人適合給股權激勵?
1. “勞者有其股”,這個觀點對嗎?
探討:員工持股計劃算是激勵,還是福利?
2. “沉淀層”應該納入股權激勵范圍嗎?
案例:華為是如何讓“沉淀層”光榮退休的
3. 核心骨干人才的股權激勵要突出“金手銬”作用
4. 對未來人才的股權激勵,應突出“金臺階”特色
5. 對有些人,不要奢望用股權能解決其長期激勵問題
探討:理論上給多少股份才能真正解決一個人的長期留存問題?
案例:為什么外貿企業股權激勵不容易成功?
6. 一個令人深思的反面案例——為什么搞股權激勵后,年分紅達到上千萬元,反而總經理更快地走人了?
7. 證監會對不能授予股權激勵的人員的強制規定
第三節 激勵方式的四維度構件
1. 從時間維度分:
未來兌現的——期權、風險收入遞延支付型股票
現在兌現的——其他各類
案例:十個人的小公司,怎么就撬不走他的人?
2. 從虛實性質分
虛股——干股、崗位干股、虛擬受限股、項目跟投股份
實股——業績獎勵型、折價購買型、按揭回填型限制性實股
探討:為什么有些人只能搞虛股激勵?
3. 從動靜特征分:
靜態股——激勵額度是固定的
動態股——激勵額度不斷調整
探討:對新引進職業經理人的激勵為什么一定要有“金臺階”?
4. 從風險性質分:
無風險型——保賺不賠型
對賭型——帶有風險抵押金
案例:股權分置改革時國有上市公司對高管的對賭型股權激勵方案
第四節 最優激勵模式應該是組合式的
1. 先做好調研,從企業和人兩個維度摸排
摸排企業的六個特征——實施目的、發展階段、現金流狀況、融資計劃、上市安排、所有制性質
探討:初創期的高科技企業適合搞干股、虛擬受限股,還是期權?
摸排人的五個特征——持股意愿、風險承受力、歷史貢獻、依賴度、國籍
探討:創業元老和職業經理人,激勵模式應有什么區別?
2. 組合式股權激勵方案的“十六字”方針
先干后虛
案例:貸款合同上,我們就是不簽字!
虛實結合
案例:如何將部分虛股轉為期權?
先墊后還
探討:為什么非要他要先出點血?
案例:為什么這個股權激勵方案員工不接受?
連買帶送
探討:怎么個送法?
第五節 總激勵額度與個體激勵額度
1. 上市公司及國有企業對激勵額度的強制規定
案例:國企高管如何繞開額度限制,通過形形色色的MBO實現控制權?
2. 1%的激勵額度算大還是小?——股權激勵額度的決定因素
案例:華為為什么會拿出98.6%的股份激勵員工?
3. 從總激勵額度到個體激勵額度的推算——司齡、職級、業績、可替代性
4. 激勵額度為什么要設計成動態的?——飽和配額制的目的
5. 激勵額度要不要設上限?
案例:某大型國企,國資局是如何丟掉大股東地位的?
6. 案例1:某制造業企業基于業績增長的動態激勵額度設計
案例2:鏈家的干股設計
第六節 行權價格、激勵標的與購股資金來源
1. 上市公司及國有企業對行權價格的強制規定
探討:某些企業高管是如何操縱行權價的?
2. 行權價帶來的不確定性
案例1:某企業為什么會突然取消期權激勵計劃?
案例2:某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讓員工虧慘了
3. 非上市公司常見的幾種行權價模式
4. 激勵股份的三個來源
探討:如何回避法律對庫存股的限制?
5. 如果員工沒錢買股份怎么辦?
探討:可以為員工提供借款擔保嗎?
第七節 限制期
1. 很多股權激勵方案失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設計好限制期
探討:他憑什么上來就拿這么多股份?
2. 限制期的三個組成部分——限制期多長合適?
案例:以某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限制期為例
3. 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對股權激勵有效期的強制規定
4. 限制期應該與項目周期相匹配
案例:以某教育科技企業為例
5. 限制期后的行權(解鎖)速度
探討:應勻速行權(解鎖),還是加速行權(解鎖)?
6. 為什么要設行權窗口期?
7. 對短期項目,該如何解決有效期的問題?
案例:以某企業項目跟投方案為例
第八節 業績要求
1. 業績要求應包括公司業績和個人業績
2. 公司業績要求的幾個例子
(1)銷售增長率
(2)凈利潤增長率
(3)凈資產收益率
(4)凈資產增長率
(5)經濟增加值類
3. 個人業績要求關鍵在于健全考核制度
探討1:360考核是一個好的考核制度嗎?
探討2:如何對個人設立科學的考核目標?
4. 如果達不到業績要求,股權激勵一定放棄嗎?
案例:萬科的“再等一年”
第九節 調整與變更
1. 什么情況下,股權激勵方案應該調整變更?
探討:董事會能直接調整股權激勵方案嗎?
2. 哪些情況下,激勵對象可以提前兌現股權激勵?
案例:某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提前兌現”條款
探討:為什么上市公司不允許加速行權?
3. 離退休人員,股權激勵方案還保留嗎?
案例:某企業的黃金降落傘
4. 如何利用股權激勵方案的調整與變更來抵御惡意收購?
探討:股權攤薄計劃與萬科的遺憾
第十節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
1. 期權方案及評析
2. 股票增值權方案及評析
3. 合伙人業績獎勵型方案及評析
4. 折價購買型限制性股票方案及評析
5.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與一般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九個區別
探討:對擬上市國有企業如何規避上述種種限制?
案例:某國有齒輪企業上市前的股權激勵部署
第十一節 非上市民營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
1. 股東數量的限制及股份持有主體的處理
探討:對擬上市公司,激勵股份能由社團法人代持或托管嗎?
2. 激勵對象是崗位還是人?
探討:初創期的企業,股權激勵應對崗還是對人?成熟期呢?
3. 某初創期電子企業的認股權設計方案及評析
4. 某網絡企業的虛股轉實股激勵計劃及評析
探討:虛股激勵如何避免現金流的支出壓力?
第十二節 國有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
1. 強風險的實股+期股回填模式
案例:以北京市某些國有企業的股權激勵為例
2. 中風險的押金+風險收入期股模式
案例:以上海市某些國有企業的股權激勵為例
3. 弱風險的業績股票托管模式
案例:以武漢市某些國有企業的股權激勵為例
4. 動態股權激勵模式:押金+崗位股+風險股+貢獻股
案例:以湖北省某些國有企業的股權激勵為例
第十三節 擬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
1. 申請上市期間,激勵對象違約股份的處理——前中后的處理
2. 激勵對象服務年限的問題
3. 對核心技術人員的許可合同及竟業條款
4. 上市前的增資擴股計劃
案例:某企業上市前的股權激勵計劃
第十四節 新三板掛牌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
1. 政府對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若干強制規定
2. 新三板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的特殊要求
探討:為什么新三板企業最好用虛股的激勵形式?
3. 案例:某新三板掛牌又擬轉主板上市的軟件企業股權激勵方案及評析
探討:其股份回購或增值權收益該怎么處理?
第十五節 高科技園區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
1. 崗位股+實股獎勵模式
案例:以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的股權激勵方案為例
2. 管委會+企業+個人三方籌集激勵資金模式
案例:以天津濱海高科技開發區企業的股權激勵方案為例
3. 項目跟投+增值權虛股+業績獎勵實股模式
案例:以武漢東湖新區企業的股權激勵方案為例
第十六節 股權激勵方案的配套
1. 公司治理方面的建設
探討1:議事機構與股權激勵方案的實施
探討2:《公司章程》中對分紅該怎么約定?
探討3:如何使公司財務獨立于老板個人,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信?
2. 持股平臺的建設
探討1:如何防止老板通過關聯交易來轉移或隱瞞利潤?
探討2:如何構建一道防火墻,防止不當的股權激勵方案干擾后期運營?
探討3:如何防止不當的股權激勵方案對未來的上市計劃產生障礙?
3. 與激勵對象的相關協議
探討:為什么要與激勵員工簽訂代持協議或一致行動人協議?
4. 相關的法律文本與激勵合同
Ø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Ø 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系副主任
Ø 曾任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部和人力資源部高管
Ø 北大、清華、人大等總裁班特聘教授
丁老師曾于1999-2005年在我國著名企業標桿——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作近6年,先后在市場部和人力資源部任職,積累了豐富的實戰工作經驗。2007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任教。2014年8月,憑借出色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成果,被中國人民大學破格晉升為教授。
華為歷練的實戰工作素養+人大雄厚的理論研究平臺,使丁老師既能站在理論研究的前沿梳理企業發展的邏輯,也能從實戰角度提出有針對性的、接地氣的解決方案。
憑借著有邏輯性的深度思考、有實操性的課程設計,以及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詼諧生動的案例授課方式,課程一直受到廣大學員的歡迎。
《人力資源實操十一講》、《績效管理》、《股權激勵》、《管理學原理》
2016年底-2017年,與中國人力資源協會、中國MBA智庫聯合推出的網上課程《對標華為——人力資源管理》,近3萬人同時在線聽課,社會反響巨大;擔任國家最高級別的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商管理學部的評委。
-
第一講:宏觀經濟、股權時代與股權激勵一、宏觀經濟轉型與股權頂層架構設計1.新時代中國宏觀經濟的新常態與結構轉型2.股權架構設計在人才激勵與融資運作中的價值3.從公司內部與外部來解讀企業股權系統二、中小企業股權激勵的7大致命問題1.舍不得:股權代表公司的所有權,怕股權分出去影響公司穩定2.不夠分:公司需要股權融資、股權激勵,但是..
-
課程內容:(2天內結合多個真實案例詳細剖析)模塊一:理論篇“以人為本”的公司治理股權激勵本質:投資股與激勵股人力資源的管理工具股權激勵失敗案例及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激勵過度與激勵不足◆員工成為真正的股東◆業績下滑員工收入上漲◆激勵一部分人打擊了另外一大部分人行業、發展階段、人才特征、薪酬..
-
課程提綱:第一部分:必然的選擇長期激勵機制1.成長極限的要求2.行業發展趨勢特點的要求3.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4.團隊接替的要求5.企業規模發展的要求第二部分:股權激勵的基本要求1.員工長期激勵的產生背景和原因2.什么是員工持股計劃3.員工持股計劃的基本形式4.員工持股計劃的基本理念1)企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