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稅制改革動態分析暨房地產建筑業經
- 激蕩三十年-中國改革回顧與反思
- 舉辦建筑業改革背景下工程造價全過程精
- 稅制改革中的房地產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與
- 2019年最新個人所得稅及企業社保改
- 2019年最新個人所得稅及企業社保改
- 深化國企三項制度改革與績效管理體系優
- 深化國企三項制度改革與績效管理體系優
- 服裝流行趨勢
- 深化國企改革下的國有企業集團人力資源
- 先進生產管理技術之:生產意識大改革
- 電子商務發展趨勢與運營管理
- 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 互聯網發展趨勢
- 大宗商品價格趨勢分析與戰略采購
- 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與營銷模式創新
- 深化國企改革下的國有企業集團管控轉型
- 城鎮社區醫療的發展趨勢與管理實務
- 課程說明
- 講師介紹
- 選擇同類課
【培訓收益】
第一章:改革的定義:
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也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類社會從來沒有施之百代而不變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統治者為了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而設計的行為規范,隨著時代的變化,再合理的制度也會出現問題。當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會影響、動搖統治秩序的時候,當政者可能自覺或被動地實行改革。總的來講,歷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發生都是由于舊的生產關系或上層建筑不適應新的生產力或經濟基礎的發展的需要。具體來講,這些原因大體可以表述為:
(1)根本原因:舊的生產關系或上層建筑阻礙(不適應)生產力或經濟基礎的發展的需要。
商鞅變法:秦國舊的奴隸制;孝文帝改革:鮮卑舊制;俄國1861年改革:落后的封建農奴制
戊戌變法:清朝的封建專制統治;明治維新:幕藩就體制
(2)社會危機(內憂外患)
內憂:財政危機、階級矛盾、社會矛盾導致政治危機
外患:民族危機或民族矛盾尖銳
(3)歷史趨勢: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
商鞅:封建制取代奴隸制,由分裂走向統一;孝文帝:黃河流域統一、民族融合;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俄國改革:世界發展資本主義的近代化趨勢。
(4)思想條件:改革著或支持者的革新意識
(商鞅:百家爭鳴,法家的改革思想;孝文帝:馮太后、孝文帝接受漢化思想文化; 俄國:赫爾岑等人的反對農奴制、沙皇專制統治的新思潮;戊戌變法:康梁的維新思想;明治維新:富國強兵、尊王攘夷的思想等。
(5)主觀條件:改革家掌權,統治者支持、厲行改革。(商鞅、秦孝公;馮太后、孝文帝;王安石、宋神宗;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倒幕派和明治天皇;康梁維新派和光緒帝)
(二)改革內容(措施)
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軍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三)改革結果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階段轉變成不間斷的調整,即建立一種新制度,它能自我調整,釋放出社會內的壓力;
②失敗:改革導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壓力的釋放速度太慢,社會內部矛盾加劇,最后改革轉化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層次,不愿觸及較長期的利益關系,以致不斷改變策略。改革成為時斷時續,時而前進,時而倒退的膠著狀態,這種狀態可以維持很長時期,直到新的契機出現,從而轉入成功或變為失敗。
注意: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標準:一是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斷。即改革達到了預期目標,有利于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同時不管改革者處境怎樣,改革都能繼續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1)成功的改革
外國:梭倫改革、宗教改革、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羅斯福新政
中國: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改革開放、朱镕基改革
(2)失敗的改革:外國:阿里改革、蘇聯和東歐改革
中國: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民國孔宋變法
(四)改革成敗的原因
決定改革成敗的幾個要素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有效。
⑤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開展和執行。
(五)改革的實質
改革是統治者對即定制度所進行的調整。它與社會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現存制度,而是對現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盡量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
(六)改革性質
A、奴隸社會的改革: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
B、封建性質的改革
(1)確立封建制度:魏文侯變法、商鞅變法
(2)挽救危機、自我完善:外國: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國: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
(3)少數民族學習先進制度文化(兼有確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質):北魏孝文帝改革
C、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
(1)思想文化領域:歐洲的宗教改革
(2)確立資本主義: 外國: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 中國:戊戌變法
(3)鞏固資產階級統治:美國羅斯福新政
D、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
外國:蘇聯、東歐社會主義改革
中國:改革開放
(七)改革的評價
A、評價改革的標準
1、堅持社會發展的標準;
2、堅持歷史的標準;
3、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思想,堅持階級斗爭的觀點;
4、重視歷史發展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
5、注意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之間的關系;
6、改革的成敗不能以改革者個人的結局來作判斷,而應視改革的積極作用是否得以維持。
7.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標準主要是改革的目的與改革本身所達到的目標之間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B、如何評價歷史上的重大改革運動
對改革進行評價時,我們應該堅持的原則是:
(1)我們要把各種改革放在它所屬的特定歷史環境中去加以評價。應該首先分析當時的歷史條件、歷史要求,再看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適應或者違背了這一歷史要求,它對社會歷史發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據此,對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場改革的成敗與否,不能看改革者個人的結局如何,而要看這一改革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是否得到維持。
(八) 從改革成敗中得到的規律性認識或啟示
① 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② 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會涉及某些人或集團的利益而遭其反對,因而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不可能一帆風順。
③ 對改革的具體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須行之有效,改革過程中要用人得當,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根據不同的國情和當時的歷史實際。實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適宜的方法進行改革。
(九)改革的分類
從程度看,一種是在不觸動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局部的調整;一種是對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進行徹底的改革,導致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
從內容看,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軍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從性質看,有奴隸制度的改革、封建主義的改革、資本主義的改革和社會主義的改革。
第二章:社會發展趨勢中的組織性因素:
(一)、馬克思與列寧對于共產黨組織性貢獻
(二)、中國共產黨奪取天下的根本因素
(三)、國民黨的基因缺陷和沒落結局
(四)、組織的未來發展趨勢
清華大學管理學碩士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管理學博士
香港財經學院 碩士生導師、特聘教授
摩托羅拉企業大學(MU)全球高級講師
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MBA導師、特聘教授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廈門大學總裁班特聘講師
曾任:摩托羅拉(中華區)培訓部經理、戰略運營部經理
西安交通大學戰略與決策中心研究員,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MBA導師,CEO(總裁)班核心講師
陜西人民廣播電臺財經評論員、撰稿人
薛老師專注于國民經濟課題、課程及相關政策研究,最擅長企業戰略、戰略思維、機制的打造和導入,除了在院校授課和在全國舉辦大型公開課外,還深入機關和企業進行內部的進行培訓與咨詢項目。薛磊老師培訓激情洋溢、幽默風趣、入木三分,深受領導和員工贊譽。
授課特色
★理論功底扎實,知識體系豐富
★拒絕單向的灌輸式授課,寓教于樂,通過故事、游戲、PK等環節讓整個教學活動豐富有趣。
★專業的課程教學設計,知識體系完善,邏輯嚴密。而且在PPT設計中,讓邏輯和知識點進行完美呈現。
主講課程
《經濟形勢分析與最新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政策解讀與銀行業趨勢分析》
《聚焦“兩會” 開啟“十三五”新征程》
《求實創新 提高黨務工作水平》
《新時代 新思想 新征程》
《學習遵守十九大新黨章 做新時代合格共產黨員》
-
一、消費金融發展趨勢1、消費金融進入大航海時代!2、消費金融支持政策分析3、信貸升級:家庭消費比重中非生活必需品提升4、消費金融“互聯網化”趨勢明顯5、消費觀念轉變帶動消費金融發展6、資本市場支持力度大二、消費金融競爭主體多元化1、商業銀行2、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3、產業系消費金融4、電商..
-
一、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背景和趨勢1、信息通信產業用戶現狀和發展趨勢1.1中國移動電話用戶現狀及發展趨勢1.2中國寬帶用戶現狀及發展趨勢1.3中國三大運營商客戶發展現狀2、電信運營商發展現狀和趨勢 2.1全國電信主營業務發展現狀及趨勢 2.2中國三大運營商技術發展和網絡建設現狀和趨勢3、中國物聯網的市場發展現狀和..
-
一、智能時代的發展背景和趨勢1、大數據與機器智能催生智能時代2、智能時代,未來已來3、智能時代,行業信息化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3.1行業客戶信息化的需求特征:個性化、訂制化3.2客戶對服務商的后期服務響應速度要求越來越高3.3業務融合與跨界使得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3.4多方合作模式下的質量與安全風險二、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
-
一、智能時代的發展背景和趨勢1、大數據與機器智能催生智能時代2、智能時代,未來已來3、智能時代,行業信息化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3.1行業客戶信息化的需求特征:個性化、訂制化3.2客戶對服務商的后期服務響應速度要求越來越高3.3業務融合與跨界使得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3.4多方合作模式下的質量與安全風險二、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
-
一、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背景和趨勢1、信息通信產業用戶現狀和發展趨勢2、國內外信息化發展戰略3、中國信息化發展現狀和趨勢4、信息通信網絡發展趨勢5、電信業轉型新趨勢二、ICT前沿技術(一)云計算1、云計算發展的商業動力與技術趨勢1.1云計算基本概念1.2云計算的商業動力:企業ICT轉型1.3云計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