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技術到管理
- 從技術走向管理
- 從技術人才走向管理骨干實戰研修班
- 從技術走向管理
- 從技術走向管理
- 從技術走向管理——研發經理的領導力與
- 從技術骨干到優秀管理者
- 從技術能手到TeamLeader
- 從技術專才走向技術管理
- 從技術走向管理—有效管理研發和技術團
- 課程說明
- 講師介紹
- 選擇同類課
1、職涯發展遇到瓶頸的技術線老員工 2、從技術崗轉型到管理崗的人群; 3、儲備管理者、梯隊后備人才; 4、晉升管理崗1-3年,但管理能力急需提升的人群;
【培訓收益】
1、認識到技術人員的職業發展局限及挑戰,以及轉向管理的動機和好處; 2、意識到管理錯位的表現及造成的后果; 3、掌握管理的定義、維度、目的; 4、了解個人vs的區別,認識到管理者的核心是通過團隊達成績效目標; 5、全面了解、認識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澄清技術人員vs管理人員的職能區別,走出“技術型管理者”的誤區; 6、了解新任管理者的工作維度以及核心能力要求; 7、掌握“管理者”核心能力提升的方法技巧 (1)管事: 目標管理、過程管理、問題分析與解決、復盤 (2)理人:識人選人、分工授權、人才發展、激勵保留
導言:技術走向管理的苦惱
-- 團隊活動:“管理者”吐槽大會
· 從技術到管理的“三線轉變”
第一講:“認知思維線”的轉變
-- 活動:建筑狂人(1)
-- 案例分析:老張的困境
1、技術人員職涯發展的局限與挑戰
-- 活動:建筑狂人(2)
-- 案例分析:名人堂
2、技術人員轉型管理的動機和好處
-- 活動:心情曲線
3、管理角色錯位的表現及后果
4、“認知思維線”完成轉變的5大主要方面
第二講:“知識線”的補充
1、管理的定義、維度、目的
-- 活動:一心三用
2、團隊的作用、重要性
3、團隊的定義、誤區、5個發展階段、績效發展曲線
4、團隊管理的6大原則
-- 活動:6個匹配的學習活動
5、高績效團隊的特征:GRPI模型、管理者任督二脈模型©
6、管理者的四種角色、職責
7、技術骨干與管理者的本質區別
-- 自我測評:你是合格的管理者嗎?
第三講:“技能線”的提升
-- 團隊共創:管理者需要具備的能力
· 管理者兩個維度能力
(1)管事: 目標管理、過程管理、問題分析與解決、復盤
(2)理人:識人選人、分工授權、人才發展、激勵保留
一、目標管理 -- 上接戰略下接績效
-- 個體反思:每天的工作狀態
-- 團隊活動:建筑狂人
-- 全體心理測評:我的一生
1、目標的4個作用
-- 實操演練:書寫各自/團隊的目標
-- 視頻案例分析:為什么目標沒有實現
2、目標制定
(1)目標制定的3個常見問題、最主要誤區
(2)目標的定義
(3)目標難以達成的原因
(4)好目標的SMART原則
-- 改錯:目標改錯
(5)目標聚焦的3個原則
(6)目標的3個來源、4個層級
(7)目標“上接戰略”的3個手段
(8)與下屬設定目標的5步流程、4個原則
(9)目標落地的底層邏輯:吞象原則
3、目標分解
(1)目標分解的底層邏輯、矩陣式方向
(2)目標分解的方法
· 魚骨圖法、層級目標分解法、DOAM法、多叉樹法、WBS法 、BSC法(平衡記分卡)-- 方法講解及練習
(3)目標分解的原則、注意事項
(4)目標落地的方法:將“滯后性”目標調整為“引領性”目標
· 什么是引領性目標
· 設定引領性目標的3個原則
-- 練習:將個人目標(滯后性目標)調整為引領性目標
4、將目標轉為工作計劃的方法
(1)什么是工作計劃
(2)5W2H2R法、甘特圖法(實操演練)
5、目標調整
· 目標調整的2種情況、原則
6、目標管理(以上綜述,總結出目標管理)
(1)目標管理的定義、過程、3個原則
(2)目標管理生態系統
7、小結
二、過程跟進 – 監控過程、保證結果
-- 角色扮演:目標沒有變成結果的原因
-- 角色扮演:結果失控的原因
1、目標沒有變成結果的4方面原因
2、過程跟進的4個作用
3、過程跟進解決的2方面問題
4、過程跟進的2個抓手、5個原則、9個注意事項
5、過程跟進的5個步驟
(1)收集信息:注意區分事實vs評價
(2)溝通評價(傾聽、反饋、輔導的方法及實操練習)
(3)總結反饋(表揚、批評的方法及實操練習)
(4)可視化更新
(5)適當激勵(3種常用激勵方法)
6、過程跟進的方法
· 甘特圖、RACI、PDCA、OGSM、定期會議、個體面談
7、小結
三、問題分析與解決 – 尋根溯源、快速解決
1、問題的定義
2、問題3個類型及應對策略
· 恢復原狀型、防范潛在型、追求理想型
3、問題解決的誤區:錯把現象當原因
4、問題解決的4步法
(1)理清問題(5Why法實操)
(2)分析問題(魚骨圖法、頭腦風暴法實操)
(3)形成方案(5W2H2R法實操)
(4)做出決策
① 決策的誤區、目的、制定決策的規則
② 決策的方法(利弊圖、收益/實施難度矩陣、優先矩陣、權衡比較、MW法 --實操演練)
③ 決策后的行動、注意事項
5、小結
四、復盤與優化:總結教訓、萃取經驗
-- 角色扮演:抓杯子
-- 案例分析:業績未達標的原因
-- 案例分析:要不要獎勵培訓部門
1、復盤的3個好處
2、復盤的定義、4個類型
3、復盤的4個誤區、4個目的、3個時機、6個切入點
4、復盤的底層邏輯、“微笑模型”— 雙環流程
5、復盤 vs 行動學習、培訓、績效改進
6、復盤“大循環”的3個步驟
7、復盤“小循環”的4個步驟(案例練習、實操演練)
(1)回顧評估:常見問題、關鍵活動、常用提問列表
-- 案例分析
-- 實操演練
(2)分析反思:關鍵活動、常用提問列表、常用方法(5W2H1R、5why、頭腦風暴、魚骨圖、世界咖啡、六頂思考帽)
-- 案例分析
-- 實操演練
(3)萃取提煉:關鍵活動、常用提問列表、萃取的底層邏輯、萃取四步法
-- 實操演練
(4)轉化應用:關鍵活動、常用提問列表(行動計劃表、RACI)
-- 實操演練
8、實施復盤的誤區、注意事項
9、復盤過程的工具、模板、復盤畫布
10、AAR復盤18條軍規
-- 實操演練、綜合演練
11、復盤的四個延伸
-- 案例賞析:寶潔
12、小結
五、識別人才 -- 挖掘員工優勢才干
一、優勢挖掘促執行
小組討論:為什么團隊員工的執行力總是不盡如人意,原因是什么?
工具:能力三核模型(知識、技能、才干)
應用場景:員工招聘,任務復盤VS能力復盤
現場練習:做一次項目結束后的復盤
1.能力三核的成長策略(遷移、競爭順序、一專多能零缺陷)
2.成就事件訪談
兩兩練習:通過成就事件訪談問題,以他我視角進行能力反饋
工具:成就事件訪談表
工具:能力分析表
工具:能力解釋清單
視頻:我有一雙小小手
二、能力管理提效率
1.能力四象限及策略
1)能力矩陣的兩大維度:意愿度、勝任度
2)能力矩陣的四象限:優勢區、潛能區、退路區、盲區
工具:可遷移技能分類
現場練習:用能力矩陣梳理自己的能力結構
3)不同象限采用相應管理策略
優勢區策略:精進外化
潛能區策略:選定刻意練習
退路區策略:重新定位組合
盲區策略:躲避授權、認真面對
現場練習:基于目前工作任務的能力四象限管理
1)診斷當下工作狀態
2)了解過去發展階段
3)預測未來職業轉換
4)實現員工感受激勵
鄰座交流:分享收獲
2. 管理者幫助員工制定下一步的能力提升策略
1)通過員工任務分配談話法,了解員工職業需要(成就感、成長感、安全感)
2)通過工作任務分析談話法,為員工發展核心能力,制定提升策略,激活員工為自己干活 角色扮演現場練習:工作任務分析談話法
六、分工授權 -- 人盡其職、物盡其用
-- 角色扮演:神秘的TA
(一)工作分工
1、團隊分工的8個常見苦惱/問題
2、團隊分工的2個原則
3、有效分工的方法
(1)能力-意愿矩陣法(實操演練)
(2)DISC法(實操演練)
4、工作分工的維5個度/切入點
5、工作分工的工具、模板(實操演練)
6、工作分工的注意事項
7、綜合案例練習
(二)授權委派
1、團隊管理者常見的5個苦惱/問題
2、授權的6個好處、7個障礙
-- 案例分析:張經理的故事
3、授權的8個誤區
-- 實操演練
4、授權的定義、特征、時機
5、授權的人群選擇
· 能力-意愿矩陣法、DSIC法
6、授權的5個步驟
-- 角色扮演:授權的步驟
(1)授權準備:任務、目標、目的
(2)授權人選擇:意愿、能力、性格、績效
(3)實施授權:內容、責權、資源、方法、標準、反饋
(4)適度跟進:三個跟進節點、輔導
(5)授權評估:復盤、評估、獎懲
-- 實操演練
7、授權的10個注意事項(含案例分析)
8、小結
七、人才培養 -- 人才梯隊建設
-- 實操演練+案例分析《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1、人才培養的5個常見誤區
2、人才培養的好處
3、人才培養的前提:人才盤點
4、人才盤點的方法
· 能力-意愿矩陣法、人才9宮格法、蓋洛普Q12、人員結構分析、勝任力模型、360測評……
5、人才培養需求的三種類型
6、人才培養能解決的三類問題:ASK模型
7、人才培養的方法
(1)能力-意愿矩陣法(實操演練)
(2)人才九宮格法(實操演練)
8、人才培養的步驟:GROW模型(實操演練)
9、小結
八、人才激勵 -- 激發員工內驅力
1、人員管理的XY理論
2、管理者常見的7個問題/誤區
3、員工缺少激勵的4個主要表現
4、激勵的5個主要作用
5、激勵的4個心理學底層邏輯
(1)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實操演練)
(2)赫茨伯格雙因素理論(實操演練)
(3)職場價值觀理論(實操演練)
(4)DISC理論(實操演練)
6、常見的15種激勵方式
7、成本最低、最有效的7個激勵方法
8、激勵設計的3種類型(物質激勵、精神激勵、機會激勵)、注意事項
9、激勵設計的5個原則
10、激勵設計的4個步驟
-- 綜合練習:結合團隊人員設計激勵方案
畢業于東北大學,擁有10余年上市IT、上市快消品公司從業經歷,曾歷任集團人力資源經理、培訓經理等職務。具備豐富的培訓體系搭建、人才培養項目策劃、內訓師隊伍建設、課程開發與授課經驗。累積培訓學員12000+人。
【培訓師修煉】版權©系列課、自著《課程設計紅寶書》。
· 美國Wiley DiSC認證講師及測評解讀師;
· 國家級人力資源師、心理咨詢師、生涯規劃師;
· 培訓師/內訓師 導師;
· 東北大學 特聘講師;
· 網易云課堂 常駐講師;
· 女創MBA 特聘講師;
· 陽光100青年干部學院 特聘講師;
· 2016 我是好講師大賽“全國100強”講師;
· 2018 我是好講師大賽 遼沈賽區 導師兼評委;
· 多家大型上市公司、央企、及地產等公司 內訓師體系搭建顧問、講師大賽導師及評委;
-
【課程說明】隨著技術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日益顯著,技術管理者特別是首席技術官(CTO)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就自然變得舉足輕重。然而,在企業管理培訓中,更多注重的是非技術層面人員的培訓。本課程專門為技術管理者提供關于匠心和賦能兩大核心素養的“知識大餐”。本課程主要對象為企業的首席技術官(技術資源的行政管理者:制訂有關技術的發展愿景..
-
第一單元 技術到管理轉型概述1.技術管理者的價值2.技術管理者的職業通道3.小測試:您是否具備管理者潛質4.克服轉型的心理障礙5.從技術走向管理的四個階段第二單元 覺悟認知階段:理解角色定位是成功的起點1.技術管理者的角色認知技術人員的特點與期待角色認知——戰..
-
【課程背景】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技術和資本必須通過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發揮作用和功效。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是要培養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卓有成效是可以學到的,也是必須學到的。然而,眾多技術或專業背景的管理者,由于其知識與工作背景的局限性,在走上管理崗位時卻面臨著諸多困惑和難題,這說明他們需要完成轉型和蛻變!l如何實現技術人才向..
-
1. 技術人員轉型于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轉換1.1技術人員向管理轉型的必要性1.1.1對管理的基本認識——(分享管理大師的經典理論)1.1.2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的素質模型1.1.3技術人員與各級管理者行為動機的差異1.1.4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的九大思維模式區別1.2管理角色的定位和轉型1.2.2典型技..
-
課程背景根據我們多年從事技術管理咨詢的經驗,發現中國企業95%以上的中基層主管都是從技術能力比較強的工程師中提拔起來的,很多剛剛走上管理崗位的技術人員角色不能轉換,過度關注技術細節;認真幫助下屬可是他們并不買賬;凡事親力親為,忙得焦頭爛額,可是上司卻嫌效率太低;希望下屬多提意見,可是他們卻什么都不說,不愿意承擔責任;上司讓制定工作計劃,可卻無從下手;..
-
<第一天>一、管理者的角色與職責1.企業管理運作系統2.作為一名管理者的資源運用3.案例:足球教練的困擾4.基層管理者的定位和管理職能5.管理者六種角色6.骨干員工與管理者的區別7.管理者在組織中的角色功能8.對三個階層人員的不同立場9.小組分享:主管的挑戰10.演練:自我能力SWOT分析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