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崗位分析法——訪談法
- 銀行高端客戶的心理分析
- 崗位分析法——管理崗位描述問卷法、
- 什么是崗位分析?
- 崗位分析法——工作日志法、關鍵事件
- 分析團隊執行力與個人執行力的關系
- 化工行業:兩大因素促進我國煤化工產
- 企業戰略四大類型分析
- 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分析
- 崗位分析之工作日志法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顧客滿意服務與客戶心理分析
- 銀行客戶經理如何搜尋、選擇與確定目
- 崗位分析與崗位評價
- 九型人格--識人用人與性格分析
- 市場分析與營銷戰略規劃課程大綱
- 投資項目評估與可行性分析
- 零售行業運營管理與數據分析模型
- 消費者心理與行為分析
- 汽車生產管理事件因果分析技能
- 企業運營管理與數據分析模型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我國文教體育用品工業屬于輕工業子行業之一,由若干細分行業組成。依據國家標準GB/T 4754-2017《國民經濟分類》,我國文教體育用品工業主要歸屬于大類C24,文教辦公用品制造業系其中一個中類(編碼為C241),主要包括:文具制造、筆類制造、墨水墨汁、教學用模型及教具制造、其他文教辦公用品制造,加上其他中類行業中與文教辦公用品制造業高度關聯的紙品本冊、工藝美術顏料,共同構成了文教辦公用品行業的七個細分行業。
一、文教辦公用品制造業發展現狀
(一)主要經濟數據
1、主要經濟指標情況
根據《2018年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2018年全國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共2538家,總資產1116.35億元;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169.77億元,同比增長7.31%。其中文教辦公用品制造規模以上企業1081家,共完成1464.22億元,占46.19%,比上年增長5%。文教體育用品制造行業完成利潤總額215.30億元,同比增長15.53%,其中文教辦公用品制造完成107.11億元,占49.7%,比上年增長15.02%。
2018年全國文教辦公用品及細分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文教體育用品行業規模以上文教辦公用品制造企業主要經濟指標表
2018年1~12月
注:1.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統計口徑為規模以上企業,即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
2.根據協會行業劃分調整,2018年本冊印制行業并入文教辦公用品行業。
七個細分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情況:文具制造完成累計主營業務收入592.31億元(占40.45%);本冊印制完成300.19億元(占20.5%);工藝美術顏料制造完成184.83億元(占12.62%);筆的制造完成179.03億元(占12.23%);其他文教辦公用品制造完成101.7億元(占6.95%);教學用模型及教具制造完成90.24億元(占6.16%);墨水、墨汁制造完成15.92億元(占1.09%)。
2018年全國文教辦公用品細分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
2018年全國文教辦公用品細分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情況對比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文具制造收入占比最高,墨水墨汁制造占比最低;教學用模型及教具制造收入同比增長最高,工藝美術顏料制造下滑最大。
七個細分行業利潤總額情況:文具制造累計完成利潤總額39.7億元,占37.07%;工藝美術顏料制造完成21.87億元(占20.42%);本冊印制完成21.59億元(占20.16%);筆的制造完成9.37億元(占8.74%);其他文教辦公用品制造完成8.05億元(占7.51%);教學用模型及教具制造完成5.22億元(占4.87%);墨水、墨汁制造完成1.31億元(占1.22%)。
2018年全國文教辦公用品細分行業利潤總額占比
2018年全國文教辦公用品細分行業利潤同比增長情況對比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文具制造利潤占比最高,墨水墨汁制造占比最低;教學用模型及教具制造利潤同比增長最高,制筆利潤下滑最大。
2、盈利能力和虧損面分析
2018年,文教辦公用品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7.32%,較去年提高0.64個百分點,且高于文體用品制造業平均利潤率0.53個百分點。
2018年全國文教辦公用品細分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情況對比
從上面兩圖可以看出,文教體育用品三個子行業中,文教辦公用品的利潤率最高。在文教辦公用品七個細分行業中,工藝美術顏料制造利潤率最高,筆的制造利潤率最低。
2018年全國文教辦公用品細分行業虧損面情況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出,文教辦公用品子行業虧損面平均為13.78%,與文教體育用品行業虧損面13.63%基本持平。在其7個細分行業中,文具制造虧損面最大,本冊其次,制筆和工藝美術顏料制造虧損面較去年增加幅度較大(較去年擴大3.09個百分點)。
3、出口交貨值情況
我國為文教體育用品出口大國,位列輕工行業出口前五名,2018年文體辦公用品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974.19億元,同比增長9.45%;其中文教辦公用品制造業完成283.11億元,占29.1%,同比增長7.88%。
7個細分行業中:文具制造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115.99億元(占40.97%),同比增長5.68%;本冊印制完成80.09億元(占28.29%);筆的制造完成53.05億元(占18.74%);工藝美術顏料制造完成25.81億元(占9.12%);其他文教辦公用品制造完成5.27億元(占1.86%);教學用模型及教具制造完成1.92億元(占0.68%);墨水、墨汁制造完成0.98億元(占0.35%)。
2018年全國文教辦公用品細分行業出口交貨值占比情況對比
從上圖可看出,文具出口占比最高,其次為本冊印制。
2018年全國文教辦公用品細分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情況對比
從上圖可看出,文教辦公用品比上年同比增長7.88%,其中:其他文教辦公用品增長最高,其次為工藝美術顏料,均大大超出平均增長率。
4、進出口貿易情況
2018年,全國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454.26億美元(根據文教體育用品協會112個8位稅號商品口徑統計),同比增長6.82%,其中:累計完成出口額426.90億美元,同比增長6.83%;累計完成進口額27.36億美元,同比增長6.60%,增速比2017年提高0.55個百分點。行業貿易順差399.54億美元,比2017年增加25.62億美元。
文教辦公用品出口貿易: 2018年,文教辦公用品累計出口279.58億美元,占全行業的65.49%,同比增長5.87%。其中對美國出口文教辦公用品65.51億美元,同比增長10.86%,占該細分行業對所有國家出口額的23.43%;出口亞洲約占37%,歐洲約占21%。
文教辦公用品出口產地主要分布在浙江、廣東、江蘇、上海、福建等省市,其中浙江、廣東為文教辦公用品出口大省。
文教辦公用品進口貿易:2018年,文教辦公用品累計進口19.42億美元,同比增長9.60%,其中占據前三位的為日本(占29.89%)、美國(占比11.9%)、德國(占比11.81%),其他主要來自韓國、臺灣省、意大利、越南、法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2018年自美國累計進口文教辦公用品2.33億美元(占文體用品制造業自美進口的65.95%),占自所有國家文體用品進口額的12.92%,份額較去年縮小0.15個百分點。
4、上市公司情況
截至目前,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會員單位或其旗下共有A股上市公司9家,其中屬于文教辦公用品細分行業的有4家,均為文教辦公用品的骨干企業或骨干企業所屬核心子企業;于2007年1月10日成功登陸深交所A股市場的廣博股份,系文教辦公用品第一股;發行規模6000萬的晨光文具為發行規模最大的文教辦公用品上市公司
文教體育用品協會會員企業中文教辦公類上市公司基本情況
注:按發行規模排序。
2016-2018年四家文教辦公類上市公司主要經濟指標情況
注:廣博股份2018年利潤呈斷崖式下降,系2016年為向互聯網廣告營銷與服務業務發展而收購的西藏山南靈云傳媒有限公司三年來業績大大低于預期,2018年對收購靈云傳媒產生的商譽計提大額減值。
2018年文教辦公用品四家上市公司與行業部分數據對比
注: 4家上市公司2018年合計利潤及相關指標大幅下滑,主要因廣博股份2018年計提大額減值非正常因素所致。
(二)我國文教辦公用品行業特點
1、“小產品,大市場”特點突出。我國早期的文具辦公產品較多依賴進口,文具企業更多扮演經銷商的角色。自80年代以來,我國的文具辦公行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小產品,大市場”的特點。小產品是因為文具辦公用品產品品種豐富,單品規模普遍較??;大市場是指整個文具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我國文具行業(不含辦公設備和家具)規模約為 1,500 億元(約合 215億美元),而國際文具市場規模更是高達 2500 億美元。
2、區域布局較為集中。文教辦公用品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及珠三角,尤其是浙江為文教辦公用品產業聚集地。根據文體用品協會數據,全國文教辦公用品行業位于長三角的行業技術或標準中心、專業品種示范企業、產業集群分別有5個、14個、8個,其中浙江所轄縣市分別擁有4個、5個、6個。
3、民營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目前文體用品行業中民營企業占比96%以上,機制體制靈活,成為文教辦公用品行業發展的主力軍。目前不少家族企業處于新老交替階段,一批新生代的企業家以及職業經理人帶來新的發展理念和思路,給文教用品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4、產業集中度偏低。目前我國從事文教辦公用品生產的企業約有 8000 余家,但大多數企業小、弱、散,列入統計口徑的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約1100 家,存在大量小微企業,同時行業幾家龍頭企業雖然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2018年規模以上文教辦公用品企業統計數據,CR4為25%(前四家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但比起發達國家(如美國,CR5已達到 70%以上),產業集中度相對較低。
2018年文教辦公用品生產企業集中度見下圖:
注:數據來源于上市公司年報及協會統計直報系統。
5、零售渠道布局密度相對較高。至2018年底,得力文具已建立超過1萬家合約經銷商和6萬多家終端門店,晨光文具零售終端超過7.6萬家,齊心集團產品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超過4萬家京東便利店和京東之家,真彩文具零售終端超過2萬家。同時,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龍頭企業均開始布局線上線下多渠道營銷。
二、文教辦公用品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文教體育用品經過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進入穩定增長、高質量發展階段,未來一段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其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市場容量潛力巨大,消費者需求及購買力持續增強
國家大力鼓勵消費,消費支出連續幾年成為推動GDP增長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的首要因素。近年來,國務院先后下發了“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66號)、"關于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8〕93號),對文教辦公用品在內的消費品工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2018年我國人均文具消費額不足16美元,對標美國同年人均約63美元的文具消費,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國務院發文大力發展全民教育行業。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9年2月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學校更加注重教學文具及設備的全面升級,家庭更加重視子女的培養,企業更加重視職業培訓,個人更加重視技能和興趣愛好培訓,對以教育為主要服務市場的文教用品行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及生活品質的追求,促進消費潛力釋放和消費升級需求。教育、健康、養老、文化、旅游等消費新熱點以及時尚消費、品質消費等新需求,將引領文教用品產業拓展未來發展新空間,并與快速增長的文化創意產業越來越密切結合、深度融合。
(二)消費升級推動產品向高端化、個性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
由于消費者對產品品質、時尚的需求提高,國家對環保低碳和節能降耗的要求越來越嚴,以及教育、辦公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傳統產品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小而美”的高端產品、文化創意類產品、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智能化產品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隨著未來消費的不斷升級,文教辦公用品生產企業將從適應需求,到引導需求,再到創造需求,不斷拓展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品類不斷豐富。
特別是智能化文教辦公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如具有記憶、讀寫功能的光盤筆、電磁筆、智能工卡等數字化產品,穿戴式智能學習用品、多功能智能教學資源包等智能教育系列產品,智能視頻會議系統等智能辦公系統等(如得力、齊心成功開拓云視頻會議系統業務)。
(三)龍頭企業品牌效應更加突出,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隨著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越來越高、消費升級帶來傳統產品升級壓力以及國家對節能環保要求更加嚴格等原因,加速了文教辦公用品行業落后產能的淘汰,龍頭企業為提高產能、拓展業務領域進行并購重組、產業鏈資源整合,以及小企業尋求打造細分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主動抱團取暖,使文教辦公用品行業面臨重新洗牌,不斷推動產業集中度的提升(如龍頭企業連續并購行業外資品牌企業,晨光收購國內文具品牌企業安碩、齊心收購阿里生態圈企業杭州麥苗等)。
(四)新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新業態的層出不窮,深刻改變著以往的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
物聯網、工業云、工業機器人等新技術的應用,已逐步替代傳統的生產方式,智能化生產以及智慧工廠繼續成為文教辦公用品產業升級的方向;區塊鏈等更新興的技術應用以及與其他新技術的融合,將使傳統的生產組織和管理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更有力地推動企業精細化管理和產業資源整合。
大型電子商城的不斷擴張,文教辦公用品傳統銷售渠道面臨電商更加全面、深入的挑戰,不僅分流傳統客源,且造成價格透明,壓縮行業利潤空間。而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時尚、獨創等消費理念的變化和體驗式消費、私人定制的興起,以及物聯網、人機交互技術、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深入應用,以數字化和智能技術為核心,高效統籌零售全流程中人、貨、場、物流等各元素,線上線下全渠道打通的新零售模式、全渠道營銷,成為未來文教辦公用品市場銷售的新趨勢。新零售模式的推進,使得擁有線上平臺及眾多終端零售門店布點的大型文教辦公用品制造企業具有了與電商進行差異化競爭的有利條件或合作優勢,但隨之帶來的銷售鏈條縮短,對于本來被房租、人力成本上升擠壓的小型批發商或零售商,生存更加艱難,面臨退出或尋求轉型發展之路。
(五)傳統的生產制造企業向綜合服務商轉型
用戶個性化和高效率的追求、反腐倡廉的深入推進以及國家大力改善營商環境,使得招標采購方式更加公開、公平,使文具整體解決方案、辦公整體解決方案以及智慧校園建設、智慧辦公樓建設等一站式服務需求大幅提升,使傳統的產品競爭轉向“設計+產品+服務”的競爭以及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同時對企業的問題解決能力及綜合服務能力帶來更高要求(如得力成為聯合國機構長期供應商,去年以來各龍頭企業紛紛中標各地政府、央企的辦公用品、設備及耗材、遠程視頻會議系統等集中采購招標項目)。
(六)不同產業、不同業態的跨界融合成為未來趨勢
現代人情感寄托的回歸以及滿足學習、文化、旅游等個性化記錄需求,使手帳流行、持續火爆,不僅給紙品本冊帶來生機,還使手帳成為跨界融合的載體,帶動創意文具、各類裝飾品、袖珍打印機等周邊產品的熱銷(如廣博原創的手賬產品助推傳統的本冊業務不斷轉型升級)。
粉絲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模式的出現,以及新媒體的興起,使文具產業與文化、娛樂產業跨界融合,推動文具產品向文化創意(簡稱文創)產品轉型,結合各類超強IP,推出明星、文娛作品、博物館等配套文創系列產品,給予產品更多賦能,給與消費者更多驚喜(如故宮文創產品大獲成功(據報道2018年文創收入15億),貝發等文具企業也參與其中;得力推出頤和園系列文創產品;晨光與大英博物館、梵高博物館展開合作推出大英博物館系列、梵高系列文創產品;廣博與天一閣合作以及推出“知否”“都挺好”等熱播影視劇配套IP產品)等。
新產業業態的興起,模糊了產業邊界,使得文教用品行業外企業跨界競爭成為常態,壓低了行業的高附加值產品利潤;共同利益促使競爭雙方或多方攜手,融合促進了“競合”,共同分割產業帶來的增長空間(如晨光科力普與聯想集團在政企采購領域的智慧應用和信息服務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齊心收購銀澎云計算以及攜手夏普構建行業商用屏共享平臺等)。
(七)加強海外布局成為企業“走出去”的重要途徑
中美貿易戰、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導致部分文教辦公用品企業外銷產品轉而加大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國內消費者對日本、歐美等國高端文具辦公用品的青睞以及國際知名文具品牌企業看好我國市場,使國內高端文教用品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文教辦公用品行業開拓傳統出口國以外的國別市場、進行相關產業轉移帶來良機,同時隨著文具辦公用品國際市場的開拓以及全球化配置資源的需要,也使我國部分外向型的文教用品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進行海外研發、銷售網絡及產業基地的布局(如部分企業在歐美一些國家建立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得力、廣博、長江紙業、康大等在越南等東盟國家建廠、設立海外基地)。同時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反全球化思潮、伊斯蘭運動及我國周邊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對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應對鳳險能力帶來嚴峻考驗。
(八)人才仍然是企業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文教用品行業未來的發展新趨勢,倒逼企業不斷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人才成為關鍵。一是新技術、新業態的出現,現代化、專業化管理成為趨勢,加速了新生代企業家的接班,同時選聘職業經理人成為更多家族企業的選擇;二是產業升級及新產品研制,需要培養和引進更多科技人才;三是產品的高端化、個性化以及高附加值的追求,對創意設計人才需求大大增加(如得力攜手中國美院,共建創新創業設計人才培育基地);四是企業“走出去”迫切需要優秀的國際化經營人才。
(九)知識產權成為企業創新的重要手段
我國文教辦公用品企業很多經歷了從OEM(代加工)起步,到ODM(原始設計),再到OBM(自主品牌)的發展之路。一方面企業消化吸收引進技術、自創品牌常常受制于國外品牌企業知識產權、帶來法律風險;另一方面,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創意設計的成果,需要通過申請專利特別是發明專利對成果進行保護。因此,知識產權既是文教用品企業創新過程中要跨越的門檻和需防范的法律風險,同時也是企業創新成功后的防身利器和安全保障。
作為我國文體用品行業組織的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是國家文教用品行業管理構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和把握我國文教辦公用品的發展趨勢,并因勢利導、推動行業企業更加健康和高質量發展,是其以往也是未來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期間,協會承擔調研、參與制定了工信部發布的《關于促進文教體育用品行業升級發展的指導意見》(消費(2016)401號),對文教辦公用品行業發展起到重要引領作用,并在發展文具特色區域經濟和示范基地、進行標準化特別是團體標準建設、知名品牌和單項冠軍培育、學生文具安全保障等方面起到組織和推動作用。隨著 “十四五”規劃年的即將到來,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有望在配合國家部委進行產業調研、行業研究與規劃等方面繼續擔當重任、履行職責,同時順應文教用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文教辦公用品行業“三品”戰略推進、產業集中度提升、兩化融合、與相關行業跨界融合及國際化合作等方面,將有更大的作用發揮空間。
上一篇 : 2022年收藏玩具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下一篇 : 產生培訓需求的原因與內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