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盤點2014年世界排名前十企業培訓
- 家電行業導購員10大銷售技巧---
- 培訓管理者能力提升也要遵循“721
- 【凝聚力培訓】你的團隊站好隊形了么
- 【培訓指南】講師要如何選擇課堂中的
- 銷售溝通技巧培訓之營銷溝通中的5W
- 培訓到底需不需要”打雞血“?
- 淺談培訓效果評估中的“4R模式”
- 培訓講師的五大自我修養
- “培訓講師范”養成之身體語言篇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服裝銷售技巧培訓
- 家居行業家具銷售技巧培訓
- 汽車4S店銷售技巧培訓
- 銀行大堂經理服務禮儀培訓
- 專業奢侈品培訓
- 銀行新員工培訓
- 員工職業禮儀培訓
- 理財經理培訓方案
- TTT-KCI培訓師專業發展勝任力
- 中國移動客戶經理營銷技巧與服務技能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在培訓人員相對較多的企業大學或培訓機構,在分工上也早有這樣那樣的差異。有人會注重教學設計,有人會注重教學實施,也就是常說的前端和后端。那為什么要倡導培訓經理向學習設計師的轉型呢?因為在培訓領域已經有5大趨勢正在悄悄的發生:
趨勢1、從要“笑果”到要“效果”
不管是老板、業務主管還是學員,都在問這樣一句話:培訓能落地嗎?培訓有效果嗎?我在3年多前與一子公司的業務人員聊培訓需求時,有人說:希望人力資源部不要自娛自樂。甚至還有一部門老大開玩笑說:培訓嘛,不是你們玩我們,就是我們玩老師,要不就是互相玩。 當然,我們為了扭轉這一局面也花了不少功夫。
我們可以看出,學員也已不愿意接受“課上激動,課下不動”的看似有“笑果”的培訓,大家都希望培訓落地。
2、從“找老師”到“找方案”
前期我寫過一篇文章《從賣課程時代到賣方案時代》。即使老師再強,講的內容再干貨,也不能完全解決落地問題,企業里的問題不只是通過上課能解決的。這就要求培訓經理或外部顧問能夠基于客戶問題、困境和難題,幫助尋找真實的原因,從而給予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落地方案。而在方案里面,上課可能是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前幾天我接到一個甲方企業的需求,三個字“責任心”,問我能不能上這個課,暫不論我是否講這樣的課,從對方提出這個需求的概念來看,他就是在找老師,而不是在找方案。甚至他只是在承擔內部中介的作用。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我也不會講《執行力》《責任心》等這樣空泛的內容。首先是這些題目的背后假設是執行力不好、責任心不好,背后的假設就不具體,老師講這樣的課,都只能是“蜻蜓點水”,最多面上看起來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3、從“被動需求”到“主動需求”
什么是被動需求?并不只是被動接受其他部門需求的意思,更是指需求的提出和培訓內容的提出者其他部門而不是培訓經理的建議,而這個過程中培訓經理發揮“中介”的作用。是一個幫助別人“找藥”的人,而不是醫生。
而主動需求是指學習設計師需基于自身專業能力和經驗,主動建議業務部門開展定制化的學習項目。比如,業務部門提出銷售人員銷售技能欠缺,那我們如何根據這一句話推進更深入的培訓需求挖掘,進而設計解決方案呢?解決方案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呢?相信一句銷售技能欠缺并不一定是真實的問題,也更不是真實的原因,即使上再多的銷售技能課程也未必能夠解決對方的問題。
4、從面向“員工”到面向“業務”
面向員工是指任何時候都是看到員工的問題,認為業績差都是員工的問題,所以找原因也都是找員工的原因,碰到業務上有問題就開始考慮該給員工上點什么課了吧。所以業內流傳著“老板生病,讓員工吃藥”這樣的說法。
而面向業務讓培訓經理的視野更加開闊,讓視角從單純的人力資源角度轉向業務角度,讓提升人的能力支撐業績,“由外而內”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這也要求培訓經理要真正從業務出發思考問題,懂業務甚至要懂運營懂戰略。
5、從外部采購到親自操刀
目前課程開發可以說是火到了一定程度。老板和培訓經理對于外部課程采購更加理性。這是否預示著“外來的和尚不再好念經了呢?”。當然答案是不一定,在自己本企業不太擅長和熟悉的領域借鑒對標其他行業或企業的經驗必不可少。
但是,如何將內部經驗方法萃取成為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的顯性知識,并通過合適的手段傳播傳承,顯得比只是外部采購課程來的更加迫切。教學設計與開發成為培訓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技能。
近幾年,培訓領域的發展非常快速,方法技術推陳出新,令人應接不暇。每一個培訓經理也到了用專業技術武裝自己的重要機遇期。
上一篇 : 幾個增強培訓學習體驗的實用方法
下一篇 : 如何應對90后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