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保險業務員的說話之道
- 【銷售技巧培訓】銷售員提升銷售業績
- 不懂說話,你怎么帶團隊?
- 中央黨校《科學發展在中國》從書入編
- 如何做一個“會說話”的人?
- 家具行業銷售有哪些說話技巧?
- 做事有力度,說話有溫度,思考有深度
- 一個說話公式,輕松解決85%的溝通
- 領導對下屬說話,不能肆無忌憚
- 說話的藝術其實是語言的溫度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營銷數據分析------用數字說話
- 用業績說話
- 營銷數據分析------用數字說話
- 用業績說話
- 拿業績說話 結果為王 ——樂華
- 用美學POP技巧賦能商品,打造無聲
- 有事兒您說話——玩轉職場溝通
- 拿業績說話——快消品餐飲渠道開發與
- 拿業績說話 結果為王 ——家具
- 讓你的方案會說話——行業信息化項目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不愛看綜藝節目,也從未看過《康熙來了》,看書的時候偶遇好的文章,會瞥一眼作者的名字。久而久之,蔡康永這個名字被我默默記下,喜歡他文章里的犀利幽默,自有風格。
蔡康永不僅僅是個有才華的作者,他更是一個無論什么緊急情況都能應對的主持人。換做是別人寫XXX的說話之道,這本書的銷量或許就沒這么好了。
小S為這本書寫的序言里說到:“做自己和沒禮貌常常就是一線之間。”
很多人在說話的時候喜歡加上一句,“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將這句話作為盾牌,之后說的話哪怕再刺耳再傷人,你都沒辦法指責他。
喜歡以這句話作為開場的人,將自己毫不顧慮他人的行為歸結為性格直爽,將別人受到冒犯后的不滿都歸結為小肚雞腸。
既然他說出了“我說話比較直”這句話,說明他其實明白自己將要說的話是難聽刺耳的,而即便如此,他卻依然要以這句話作為開場,滔滔不絕地把刺耳的話說給別人聽。
不能說這樣的人不懂說話,他其實是懂得的。知道自己的話傷人,所以做好了鋪墊與解釋,讓聽到那些話的人無話可說。只是他的說話之道以自己為中心,只用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發泄自己的情緒,不曾考慮到別人的想法。
說話的藝術,其實是語言的溫度。很多人的不會說話,其實是不會做人,太過于自我,只顧著做一個說話的人,忽略了聽說話的人。
所以我不太喜歡與“不會說話”的人相處,并不是因為我接受不了他們所說的不中聽的話,而是因為他們的說話方式反映了他們做人的態度。如果在說話的時候都不曾考慮對方的感受,那么在面對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的時候,有很大可能性也是不會考慮別人的。
當然,他們提出的評價與建議,我會聽取我覺得正確的部分,只是若要到知己的地步,我的心胸該更寬廣一些,或者他們的為人處世更有溫度些。
我們專業有一位高冷的學霸,昨天我和閨蜜們想要找她借電腦,但我們商量了許久,都說不敢去,怕她。其實學霸對人的態度不差,別人請她幫忙也會欣然應允,但僅僅是想到要與她對話,就已經讓我們覺得很不自在。
以前有一次開會的時候,我與學霸聊天,她笑著聊起自己手工不好,我說起自己手工不好的經歷,我沒說兩句,她就面無表情地移開了目光,我尷尬得不知道怎么接著說話,只好草草收尾,低頭玩手機去了。在她說話的時候,我認真聽著,同時也在努力尋找她感興趣的話題,但她這樣的態度,讓我覺得受到冒犯。盡管我不會因此而討厭這個人,但以后會盡量避免與她的接觸。
所謂說話的藝術,不僅僅與語言有關,也與表情、眼神、動作有關,你以為說話只是一個簡單的行為,但人們通過這樣直觀的方式接觸、了解、評判一個人。
被評價為高冷,某種程度上不是什么好事,也許重點在“冷”而不是“高”,這樣評價你的人一定是碰過壁或是了解了別人在你這兒碰壁的歷史,才會對你有這樣的斷言。而高冷的人,誰會愿意接近,又有誰敢去接近呢?我更喜歡也更希望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說話有溫度,為人處世亦有溫度,至于高冷,只對那些無謂的人與事。
曾經的自己,也是喜歡把“我這個人性子直”掛在嘴邊,后來在說話上碰過壁,吃過虧,才明白說話的直,有時候并不是直率,而是心思的直,不繞彎地只考慮自己。雖然算不上有多么愚蠢,但也算不得聰明。
既然可以把話說得漂亮,既表達自己的觀點,又讓別人聽著舒服,為什么不呢?
既然可以把話說得委婉,既不冒犯別人,又讓別人易于接受,為什么不呢?
既然可以把話說得有溫度,既留下好印象交到朋友,又讓別人開心,為什么不呢?
當然這樣的“說話之道”并不是為了刻意討好別人和給自己帶來最大的利益,充滿功利思想的說話方式,用蔡康永的話來說,只是“說話之術”,弄懂說話之道,比只是練習說話之術重要。
愿你說話有藝術,言語有溫度,更靠近幸福。
上一篇 : 情緒價值,是最容易被管理者低估的生產力!
下一篇 : 70%的能力問題,都是態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