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互聯網化的顛覆性創新必定類似創業型
- 互聯網企業:真正以客戶為中心
- 互聯網時代下的領導力
- 互聯網思維企業VS傳統行業
- 互聯網化創新人才的流動性與儲備不足
- 互聯網的顛覆性創新將產生于組織之外
- 《互聯網時代的執行力建設》中糧面業
- 互聯網化績效體系導向的改變
- 互聯網思維模式下的商業生態鏈
- “互聯網+”時代的變革:并行的網絡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企業里面的中間層就是一群烤熟的鵝,他們沒有什么神經,他們不會把市場的情況反映進來。 ——歐洲管理大師 查爾斯.漢迪
要說去掉中心,目前也是一件叛逆的事情。兩千多年來,專制集權主義的影響十分明顯,不論是對政府還是企業。
對于主宰了中國人精神的三綱六紀,曾國藩在他的家書里做了進一步說明:“不可有片語違忤三綱之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地維之所賴以立,天柱之所賴以尊。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功夫。”
迄今為止,很多中國企業管理者還深深受到這種專制主義觀念的影響,長期實行的是高度集權的專制型管理方式。傳統觀念的影響在中國企業中常常表現為領導者在管理決策中拍腦袋、家長制、一言堂,缺乏信任且拒絕分權。
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管理的問題就出在這里,不要一廂情愿、自作多情地認為這是管理風格所決定的,這其實是由移動互聯網的屬性所決定的。
我們曾經多么喜歡使用頭銜,而互聯網化是多么不喜歡頭銜!在移動互聯網的組織中,沒有層級、沒有領導,哈默認為,這正是互聯網時代組織變革的方向。
戈爾這家神奇的公司或許是互聯網化企業的組織機構雛形,他們沒有老板、總裁、CXO等高達上的頭銜。有10%的人是合伙人級別,統稱領導。但是這些領導并非是我們所認為的上一級別任命下一級別。
所有合伙人級別都來自于基層對能力、影響力、專業能力和率領團隊能力的認可。如果在公司內部產生一個創意或創建一個新的項目組,有人愿意追隨的化,那么你的級別自然是合伙人級別。如果你召開一個會議,人們都來參加了,那么你就是領導。
移動互聯網的屬性決定了節點與節點能夠順暢地互動和溝通,企業內部的節點和外部節點能夠緊密相連,網狀結構與倒金字塔結構逐步取代了傳統的金字塔結構,中心也自然不再存在。
不僅僅中心不再存在,管理的中層也逐漸失去效能。
查爾斯.漢迪可以說是歐洲最偉大的管理思想大師,英國《金融時報》稱他是歐洲屈指可數的“管理哲學家”,并把他評為僅次于彼得.德魯克的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說:“企業里面的中間層就是一群烤熟的鵝,他們沒有什么神經,他們不會把市場的情況反映進來。”
著名的組織變革領袖湯姆.彼得斯曾經提出:中層沒有未來。理由很簡單,在公司全球化運營的時代,傳統科層架構將會大大妨礙信息的流動,從而降低企業運營效率。因而,流程變革目標就是扁平化。隨著扁平化成為企業追求卓越成效的理想型態,淡化中層的層級數量將成為未來組織轉型的趨勢之一。
這一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更為突出,因為聽到炮火聲的一線已經具備節點到節點的溝通能力,能夠自成小型組織并自我工作,企業戰略也無須中層的分解再到達一線,內部交易成本也不斷降低,這一群“烤熟的鵝”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會逐步消失。
互聯網結構決定了企業結構,互聯網時代必須網絡化每家企業,當企業整個組織架構都呈現網狀結構時,每一個節點都直接連接用花和外部資源,每個節點之間能夠相互溝通,相互之間也存在標準契約,用戶直接驅動每一個節點的運作,中層還有什么存在的理由呢?
但是,傳統行業如果想消滅中層,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企業的中層和企業一起發展,好不容易爬到今天,不僅要被消滅,而且還必須自己消滅自己,是一個多么困難的事情。
但是不得不清楚的看到,在經歷了經濟興衰和風云變化之后,企業現在的匯總層管理職位已經銳減了50%以上,這就是擺在面前的殘酷現實——建造一個新的比打破一個舊的更容易。如果沒有變革,以前的優勢就會成為負擔;如果沒有創新,以前值得驕傲的成績將會成為包袱。
過去層級分明、流程僵化、管理官僚化、決策專制、自上而下要求價值觀統一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無法應對信息高速流動的互聯網化浪潮。我們來看看,全球最大番茄加工商如何取消管理層。
絕大多數公司的組織結構方式都有管理層級存在。但據《哈佛商業評論》報道,在全球最大的番茄加工商晨星公司中,卻真正做到了取消管理層級。
20多年來,這家公司一直在沒有管理人員的情況下成功運轉著。其所有成員都是自我管理的專業人士,他們主動與同事、客戶、供應商和業內同行進行溝通并協調彼此的活動,無須聽從他人的指令。在這里,員工相互協商職責范圍,誰都可以使用公司的資金,無須聽從他人的指令。在這里,員工相互協商職責范圍,誰都可以使用公司的資金,獲取個人工作所需的工具,其薪酬水平取決于同事的評價。雖然內部也存在競爭,但競爭的焦點是誰能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不是誰能得到一份美差。要力爭上游,員工必須掌握新的技能,或找到新的方式為同事提供服務。
該管理模式效果如何?晨星公司有數據為證。其400多名全職員工,每年創收均在7億美元以上。它在美國有3家工廠,每年加工的番茄占全美市場的25%~30%。這樣的規模,其實是需要員工像機器一樣可靠、精確、賣力地工作的。但經過深入分析,其核心理念非常簡單:給予員工自由。
上一篇 : 互聯網時代下:消失的企業邊界
下一篇 : 互聯網時代:知識資本成為增值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