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介紹
- 課程介紹
- 課程大綱
- 課程對象
劉永中:眾行集團總裁
眾行集團的創始人,用十年的時間使眾行集團成為中國管理顧問行業最大的公司之一。在經營公司期間,近距離接觸和服務了上千家企業,其中世界五百強企業有一百多家,成為許多企業家的企業顧問和教練。
信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歷了歐洲、美洲、非洲、亞洲等五十多個國家,深入觀察和剖析了各地域文化與其企業管理流派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對現代管理制度的形成與企業文化的傳承有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領悟,終成集大成者。
管理之余,筆耕不綴。出版了《服務營銷》、《管理的故事》、《企業商學院》、《培訓為什么》等十多本專著,是業內不可多得的管理暢銷書作者。
眾行集團的創始人,用十年的時間使眾行集團成為中國管理顧問行業最大的公司之一。在經營公司期間,近距離接觸和服務了上千家企業,其中世界五百強企業有一百多家,成為許多企業家的企業顧問和教練。
信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歷了歐洲、美洲、非洲、亞洲等五十多個國家,深入觀察和剖析了各地域文化與其企業管理流派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對現代管理制度的形成與企業文化的傳承有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領悟,終成集大成者。
管理之余,筆耕不綴。出版了《服務營銷》、《管理的故事》、《企業商學院》、《培訓為什么》等十多本專著,是業內不可多得的管理暢銷書作者。
雖然中國很多企業家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負,只是沒有形成文字。這在企業小的時候關系不大,企業家和企業高層的影響還能覆蓋,但企業大了,不形成文字,不大力倡導,企業家所信奉的價值觀就會被稀釋,不知不覺,企業的靈魂就丟了!
請聽片中這位世界著名企業家關于“基業長青--企業家的定位與文化力”的經驗之講………
請聽片中這位世界著名企業家關于“基業長青--企業家的定位與文化力”的經驗之講………
第一部分:企業家的定位
企業家的核心問題是,短時間不在的時候,如何留住核心員工;長時間不在的時候,如
何基業長青。巴菲特有個著名的定律:你在場時并不重要,關鍵是你不在場時會發生什么。張瑞敏曾就他個人在海爾充當的角色做了精確的定位,“就是牧師”;馬云說,“我這幾
年所做的工作就是通過價值觀、使命感,把公司優秀的年輕人善良的一面放大起來。”;任正非說,“只有形成一個場,才能形成宏大的具有相同價值觀與駕馭能力的管理者隊伍,才能在大規模的范圍內,共同推動企業進步,而不是相互抵消。”
第二部分:企業文化的四層結構
一直以來,企業文化建設都有許多誤區。要么是轟轟烈烈,搞成政治運動式;要么就是舉辦幾場比賽或者活動,搞成卡拉OK式;要么就是做得太虛,搞成云里霧里式。
要做好企業文化,比較務實的方法就是依照四層結構:確立使命和愿景;提煉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的傳播;企業文化的執行和落地。
第三部分:明確企業的使命和愿景
在大西洋的一角,周圍有很多海島。由于天氣或者其它原因,海島附近經常會發現很多海難者的尸體。讓研究者感到奇怪的是,在有燈塔的海島,即使離沉船地點非常遙遠,卻沒有發現一具海難者的尸體。
后來他們得出結論:在黑暗中,是燈塔給了人們方向和力量。
第四部分:提煉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假設有一個企業一定要用很嚴格的制度去管理上班看報紙的現象,頒布“上班時間不可以看報紙,如果發現看報紙罰款100元”。有一次行政部正好發現有人在看報紙,做了記錄,交到財務部,發工資的時候扣了這個人100元。但是這個人特別較真,他說,“我什么時候看過報紙?你有證據嗎?你有照片嗎?”
這是管理當中最核心的一個觀念:管理是一個有成本的事情,而且成本很高。
其實有更好的方法解決:在上班時間打開報紙來看,如果他身邊走過一些員工,每一個人都會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有那么兩三個用奇怪的眼神看他,他馬上就知道了在這里面
上班時間看報紙是不好的。所以什么叫價值觀,這些員工的眼神就是價值觀。
第五部分:企業文化的傳播和落地
企業文化體系建立后,如何傳播和落地?
海爾砸冰箱,一下子將質量意識砸入了每個海爾人心里;
華為“不讓雷鋒吃虧”,造就了典型的刻苦奮斗、效率為先的華為文化;
3M公司將制度與文化相互作用,營造了積極的“創新帶來效益”模式。
所以,有形的企業文化建好后,不能束之高閣,要有效傳播和落地,否則,就失去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企業家的核心問題是,短時間不在的時候,如何留住核心員工;長時間不在的時候,如
何基業長青。巴菲特有個著名的定律:你在場時并不重要,關鍵是你不在場時會發生什么。張瑞敏曾就他個人在海爾充當的角色做了精確的定位,“就是牧師”;馬云說,“我這幾
年所做的工作就是通過價值觀、使命感,把公司優秀的年輕人善良的一面放大起來。”;任正非說,“只有形成一個場,才能形成宏大的具有相同價值觀與駕馭能力的管理者隊伍,才能在大規模的范圍內,共同推動企業進步,而不是相互抵消。”
第二部分:企業文化的四層結構
一直以來,企業文化建設都有許多誤區。要么是轟轟烈烈,搞成政治運動式;要么就是舉辦幾場比賽或者活動,搞成卡拉OK式;要么就是做得太虛,搞成云里霧里式。
要做好企業文化,比較務實的方法就是依照四層結構:確立使命和愿景;提煉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的傳播;企業文化的執行和落地。
第三部分:明確企業的使命和愿景
在大西洋的一角,周圍有很多海島。由于天氣或者其它原因,海島附近經常會發現很多海難者的尸體。讓研究者感到奇怪的是,在有燈塔的海島,即使離沉船地點非常遙遠,卻沒有發現一具海難者的尸體。
后來他們得出結論:在黑暗中,是燈塔給了人們方向和力量。
第四部分:提煉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假設有一個企業一定要用很嚴格的制度去管理上班看報紙的現象,頒布“上班時間不可以看報紙,如果發現看報紙罰款100元”。有一次行政部正好發現有人在看報紙,做了記錄,交到財務部,發工資的時候扣了這個人100元。但是這個人特別較真,他說,“我什么時候看過報紙?你有證據嗎?你有照片嗎?”
這是管理當中最核心的一個觀念:管理是一個有成本的事情,而且成本很高。
其實有更好的方法解決:在上班時間打開報紙來看,如果他身邊走過一些員工,每一個人都會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有那么兩三個用奇怪的眼神看他,他馬上就知道了在這里面
上班時間看報紙是不好的。所以什么叫價值觀,這些員工的眼神就是價值觀。
第五部分:企業文化的傳播和落地
企業文化體系建立后,如何傳播和落地?
海爾砸冰箱,一下子將質量意識砸入了每個海爾人心里;
華為“不讓雷鋒吃虧”,造就了典型的刻苦奮斗、效率為先的華為文化;
3M公司將制度與文化相互作用,營造了積極的“創新帶來效益”模式。
所以,有形的企業文化建好后,不能束之高閣,要有效傳播和落地,否則,就失去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