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
從《港囧》到“管囧”:為何我不曾認得屠呦呦?
時間:2015-10-09
文 / 蔣小華(微信公眾號:ihke123)
認得徐崢,卻不曾認得屠呦呦。《港囧》在電影院火爆上演,而屠呦呦版“管囧”卻時刻在現實社會路演。創新之路任重而道遠,必須打破原有的管理囧境。——蔣小華
當人們熱議《港囧》10天獲得12.8億高票房時,從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傳來“屠呦呦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時,霎時間,在微信的朋友圈,人們更是紛紛刷屏,接力傳導這一讓國人興奮不已的科學喜訊。
我第一時間看到這個消息時,生怕又是外籍華人。直到確認清楚后,我內心無比激動,想起我曾撰文寫《中國諾獎現象是奶牛現象的翻版》時種種心境......直到后來莫言獲得我國第一個諾獎才得以釋懷。今天,對于這個自然科學方面的獎項,其含金量很重很重——正如李克強總理的賀詞所說是中國科技繁榮進步的體現。
對此,我無比自豪,又深感慚愧。雖然我不是追捧明星的人,但對于明星,還是能叫出一大把的名字,此次《港囧》的徐崢就不用說了。而對于諾獎的屠呦呦科學家我知之甚少。后來,看到報道居然還是個“三無”科學家,且多次落選院士,不免感慨萬千。屠呦呦在獲得諾獎做客人民日報客戶端時說:“總結這40年工作,我覺得科學要實事求是,不是為了爭名奪利。”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這位“三無”科學家:無博士學歷,無院士頭銜,無留洋經歷。自諾貝爾獎開立一百余年來,像這樣的科學獎項得主當中真可謂是少見。當時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個念頭:難道是位草根科學家?那真是了不得。后來,又發現,其研究成果于2011年得到國際高度認可的被認為是“諾貝爾醫學獎風向標”的“拉斯克醫學獎”,即使如此也未濟身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列,就讓人有點難以理解了。這究竟是學歷、頭衍無所謂論,還是管理機制的缺失?
我繼續深入探究與發現,更多資料顯示屠呦呦對鑒定科研成果未署自己名字、抹殺個體貢獻的不公正做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抗爭。而這種抗爭被認為是對于“名利”的“執拗”追求——原話是“不夠淡泊名利,比較執拗”。最后還發現一點,此次獲得諾獎是因為“青蒿素”,而這一發明,諸多資料顯示應歸于集體,雖有爭議,但不可抹殺其本人的卓越貢獻。即使如此,諾獎組織為何能頒發給屠呦呦呢?
或許,屠呦呦作為科研人才不善于人際溝通,如對其批評“比較執拗”一樣。若這些不影響其科學研究與探索,何須像她那般“執拗”呢?這些又何須要成為評定院士頭衍的依據呢?這不正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在諾獎方面“囧境”嗎?一部活生生的“管囧”。
把本屬于個人或小團隊的發明創新成果歸屬于“集體榮譽”的意識形態,是否行得通?有道是“集體榮譽”從來都是抹殺個人創造激情的根據地。從0到1這樣的突破性創新,很少是人人參與的結果。彼得•蒂爾認為:從0到1的過程才是價值創造的過程,從1到N卻是復制的過程。
對科學家來說,更靈活、更多元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更加至關重要。日本的諾貝爾科學獎的很多獲獎者,都屬于來自民間機構和企業的科學家。在美國,像微軟這樣的大公司,都集聚了一批有才華的科學家從事基礎研究。而我們在這方面少之又少,讓人又想起了“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世界杰出人才?”
記得有一次,與某高校教授討論大學的管理問題,說教授們更愿意基于科研項目,而不熱衷教學任務。問其緣由,回答竟然是科研項目更容易獲得經費支持,像一個創業項目,而教學便是一項必須完成任務。
真正重要的是讓科學回歸科學,讓熱愛科學的人更容易碰觸到科學的入口。無論有什么樣的頭銜和身份,無論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學的人,就是一位科學家,無關其他。像院士制度,重點是科學本身,是一種榮譽。如果被太多的利益或特權牽絆,就失去科學的本質。
上一篇 : 辦公室里,你是話題終結者么?
下一篇 : 所以賺錢和學東西哪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