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恩老師簡介
博客訪問:33424
先生幼承庭訓,少遇鴻儒,耳濡目染,心性天成。數十年如一日流連于經史子集間,為中國當代振興儒學早期倡導者,中國當代“民間祭孔運動”發起者之一。 吳老師一直以弘揚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召集聯絡各路文化精英,辦講壇,進機關,入學校,走社區,跑農村,凝聚人心,敦睦人倫,為..
吳孟恩最新博文
吳孟恩主講課程
塑造陽光心態,重燃工作激情
時間:2014-12-05 作者:吳孟恩
測試一:看到平行線了嗎?
測試二:旋轉,還是靜止? 測試三:鴨子還是兔子? 測試四:有沒有藍色愛心在旋轉? 測試五: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旋轉? 測試六:看到幾張臉? 測試七:看到了什么? 好吧, 讓我們靜坐五分鐘。 …… 清空內心的垃圾, 回過頭來, 再看…… 世界將還原其本來面目! 我們的心,就像一只杯子。 當杯子中裝滿水, 便不能再裝下其它東西。 學習, 首先要清空杯子, 即讓我們的心“歸零”。 你才會有收獲。 現在, 讓我們正式開始課程。 一切, 將從“心”開始…… 佛家曰心,儒家曰性,道家曰神
三家之修行,皆以追求身心和諧為根基。 佛家的心 告子:食色,性也。 孔子: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 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子思: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王應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 道家(醫家)的神 人的元神由魂魄聚合而成,其魂有三,一為天魂(胎光),二為地魂(爽靈),三為命魂(幽精)。其魄有七,一魄天沖(非毒,主膽,頂輪),二魄靈慧(除穢,主肝,眉心輪),三魄為氣(臭肺,主肺,喉輪),四魄為力(尸狗,主心,心輪),五魄中樞(伏矢,主胃,臍輪),六魄為精(雀陰,主腎,生殖輪),七魄為英(吞賊,主腸,海底輪)。 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悲傷肺,喜勝悲;恐傷腎,思勝恐。 陰陽五行,中國人的思維源泉 陰陽五行理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中最核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被普遍應用于政治、經濟、軍事、中醫、建筑等各個領域。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尚書·洪范篇》 戰國時代齊國人鄒衍,是古代陰陽家的杰出代表。他的“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曾經輩受諸侯推崇,較之儒家亞圣孟子的待遇可謂天壤之別。 理論講的差不多了, 現在, 我們進入國學應用層面, 來看一看, 什么是陽光心態? 陽光心態,來自《易經》的啟示 太陰與太陽,陰陽之序,坎離之象,乾坤之變,男女之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卦辭》 陽光心態,其實是一種積極向上、樂觀自信、寬容感恩、惠己利人的心智模式,是發自本心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正能量”。 我們講陽光心態, 其實,是要探尋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 而要管好我們的情緒, 就必須要了解情緒的本質。 情自何處來?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 傳統中國人的性、情、欲 性自天地生,神魂分五行。七魄統攝之,臟腑藏真靈。眼耳鼻舌意,外物頻感應。欲性有恒處,便是人之情。 人類主要的情包括: 正面:仁、義、禮、智、信 負面:怒、喜、思、悲、恐 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情緒管理之門徑 西方情緒管理法門 自我安慰法——默想,還有比我更慘的呢。 合理宣泄法——到“砸吧”發泄,當然要給錢呦。 運動減壓法——去健身房,直到把自己累癱。 環境變換法——換一個環境,比如去旅游。 注意轉移法——想或做別的事情,收拾房子。 語言調節法——找人傾訴,朋友或陌生人都行。 心理暗示法——找心理醫生,催眠,好貴! 數顏色法——換某個地方,數各種顏色的東西。 道生(醫家)情緒調理方法 西醫:精神調節類藥物,包括鎮靜劑和興奮劑兩大類。 中醫:通過食物、按摩、針灸、草藥等,調理臟腑功能,理氣安神。 1、顏色治療法(色彩五行生克原理) 2、臟腑補瀉法(利用中草藥疏通臟器經絡) 3、靜坐修養法(心齋、坐忘、導引、吐納,使心量于虛無) 4、風水化解法(以《易經》為基礎的風水格局調整) 5、符箓禳祝法(畫符、念咒、請神、禱告) 佛家情緒管理法門 通過出家,使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凈; 通過持戒,使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斷絕; 通過禪定,破除五毒(貪嗔癡慢凝),使煩惱不起,最終明心見性,成就菩提道。 神秀漸修與惠能頓悟 神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儒家情緒管理特征 能夠直面情緒,合理經營情緒。 深入研究情緒,由情緒本質入手進行管理。 在個體層面,以立志修身手段使用情緒。 在社會層面,以倫常禮樂秩序平衡情緒。 在自然層面,以天人合一思想和諧情緒。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自勉聯 立功當立百世功,計利當計千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 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儒·張載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孟子《滕王公下》 立志人物(1) 立志人物(2) 立志,實為正心性 大學之道,修齊治平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定、靜、安、慮、得之修證功夫。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慮,而后作……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大學之道示意圖 古代修身故事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歐陽修《賣油翁》的故事 其實,修身很簡單,就是靠機械地重復千萬遍,以此打磨意志,使諸情不生,一心不亂,是謂“無他,但手熟爾”。 修身,實為礪心智 古今成大事者,必經三境界 儒家的情緒管理, 玩的就是境界。 韓愈的苦逼境界 蘇東坡的瀟灑境界 范仲淹的無我境界 劉邦與劉備的帝王境界 淮陰侯破齊,自立為齊王,使使言之漢王。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漢王亦悟,乃厚遇齊使,使張子房座立信為齊王。——《史記·陳丞相世家》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于成都,屬其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歇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后漢書:諸葛亮傳》 倫常之妙,不言之教 圣人以倫常,行不言之教,實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針對普通民眾最大的教育智慧。 五感動五情,五情傷五臟 五倫節五感,五常正五情 由怒喜思悲恐,走向仁義禮智信 定人倫,興禮樂,明心性,成道統 家道久長,自成華夏風氣 小結 孝悌為本重倫常 內圣外王求發展 禮樂教化成道統 天人合一真和諧 中國儒家,立足自然、社會、家庭、人生 全視野,自立志始,強調修身之道,終以境界 取勝,從而使中國人的心態積極陽光,使中國 人的命運幸福圓滿。 心態陽光,自然工作快樂 我們對工作的態度 祝大家 實踐圣人之路 塑造陽光心態 重燃工作激情 |
上一篇 : 經營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