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淺析辦公室推行5s管理的意義
- 培訓管理者能力提升也要遵循“721
- 金融證券業銷售團隊的建設與管理
- 醫藥營銷管理的5個核心
- 探析“老干媽”陶碧華的企業管理之道
- 管仲:春秋霸主“職業經理人”的管理
- 12月3日蔣小華老師《角色定位與管
- 銀行風險管理現狀及應對政策
- 崗位分析法——管理崗位描述問卷法、
- 干貨解讀:私人銀行和全方位財富管理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希望每一艘下海的小舟或巨輪能夠乘風破浪順利到達目的地,然而海風、暗礁、冰山仍不可避免地闖入我們的視線。企業在一夜之間隕落已不是新聞。巨人大廈的三條裂縫將巨人大廈引入了資金周轉困難的境地;一個體戶拿酒精勾兌假林河酒將林河酒打入了“冷宮”……各種事件屢見不鮮。這種危機在外人看來似乎很突然,而且難以置信,但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它的殘酷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重者一蹶不振,輕者傷痕累累。
其實造成危機的因素早已潛伏在企業中,但由于企業經營者對此沒有足夠重視,總認為自己現在發展的很穩定,就放松警惕不對危機進行有效的防范,而慢慢的走向死亡。當前市場經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在經營中對小事不以為然,覺得只要大事處理好就行了,積少成多,漸漸的雪球越滾越大,以致于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有很多企業都是各領風騷兩、三年便沒落衰退了。這似乎已成定律。究其原因,就是企業缺乏危機意識,不重視危機管理。
所以說企業要想更好的生存發展,就必須重視危機管理。
一、居安思危,生死存亡一念間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企業要想更好的生存發展,就必須進行危機管理,強化全員的危機意識。
1、要從觀念上樹立危機意識。
在全球化的競爭面前,我們的企業乃至我們的民族時時刻刻都處在危機之中。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說過“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這個3年內將股票市值增長50倍的企業家就是通過這么一種危機意識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相反的,有很多企業在得到一定成績穩步發展時就沾沾自喜,對危機喪失了警惕,走向了滅亡的不歸路。
“小天鵝”人在“鶴立雞群”、“風景這邊獨好”時始終保持著強烈的危機感。一些員工在企業捧回國家獎后產生了自滿情緒,“小天鵝”及時開展了反驕破滿活動,同時提出“企業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今天的成功不等于明天就不能失敗”的觀念以增強員工的危機意識,還提出“今天的質量是明天的市場”、“只有達到先進水平,才能真正走向世界”的經濟理念來充實員工的頭腦,使他們保持頭腦清醒,并實行“產品有末日,企業也有末日”的“末日思想”強化員工的危機意識,促使“小天鵝”人經常與國內外同行業之間找差距,不斷改進其產品,為“小天鵝”全面走向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小天鵝”讓我們懂得,要想強化全員的危機意識,首先應從全員的觀念上入手,只有觀念上有危機意識的存在,員工才會在日常工作中用行動為企業注入活力。
2、意識要與行動結合起來
危機意識是企業發展的保護傘。有很多企業的管理者經常有意識地制造危機,以實際行動去增強員工的危機意識,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牧羊人在北方寒冷的地方放牧了一群羊。起初,溫度比較適宜羊的生存,它們日子過的比較舒適,慢慢地便養成了一種不愛動的習慣。冬天來了,氣溫驟降,寒冷的氣候使羊們無法適應,很多羊都被凍死了。牧羊人感到非常難過,為了羊能更好的生存下去他絞盡了腦汁,最后終于想出了一個看似可怕的方法:在羊生活的地方放了幾只狼。羊感到了生存的危機,以不斷的奔跑來防止狼的襲擊。這樣的奔跑有效的阻止了寒冷的侵蝕。羊反而比以前死的少了。
由這個寓言當中我們不難看出,有時候危機反而能夠使我們更好的生存。企業也是這樣,只有將危機意識落實到行動上,才不至于被安逸和舒服所吞噬,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二、制度管理,防患危機于未然
危機管理是一門科學,既然是科學就有一定的生存、發展規律。它不象藝術總是千變萬化,是可以“克隆”的,而克隆的本身就需要依步驟、依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就危機管理而言,企業要在樹立危機管理意識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科學的危機管理體制。
1、建立危機管理制度
由具備高素質的專業人士及高層領導依照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科學的危機管理制度,并由專人負責組建一個危機管理小組。同時策劃建立一套高靈敏、準確的信息監測系統,自我診斷,找出企業的薄弱環節及時補充糾正,對已產生的危機進行有效控制和處理。
危機管理制度是危機管理的基礎,是企業朝更好的方向發展的保護傘,企業經營者必須明確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危機管理制度。
有許多企業都是在經歷了危機之后,才開始重視危機管理。臺灣華航的例子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臺灣華航在20世紀80年代發生了一次大空難,華航公司的高層領導經過商議決策,決定建立危機公關手冊,內容涉及每個人的聯絡電話、職責,什么事情怎么應對,新聞發布會如何召開等等。即便是新聞稿也是事先擬好,用時只需填上時間,經過多年的演練,迄今為止,華航公司已摸索出了許多經驗,并在這方面已有了相當的收獲。
作為企業的撐舵者應有先見之明,別人不知的先知,別人不做的先做,不要等到危機后果已經產生才開始著手防范與管理,那已經太遲了。
2、制度和監察要互相結合、相互統一,以保證制度的合理實施
制度的確立并不能夠說明它在實施過程中會得到完全、肯定地執行。錯誤是難免的,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它是否達到了實際的貫徹執行?在執行中是否有紕漏?怎么發現?只有監察才可能對這些問題畫上圓滿的句號。
監察是堵漏、正氣的手段,是制度制約、計劃檢驗的前導性實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管理決策方面
決策,顧名思義就是決定、策略,是一種過程和結果。決策的對錯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當局者迷”,如果決策失誤就會對企業造成不好的影響,損害企業的利益。監察如果用在決策時,會對不是上策的決策及時察覺,適時修改更正;反之造成不良后果時才猛然警覺,悔之晚矣。
⑵執行方面
怎么執行?執行結果怎么樣?是否有人亂執行?如果不實施監督就會無從考究。
⑶監控方面
對監控體系、監控人、監控對象、監控工程進行有效監督,以防止不利因素產生。
3、經營者要親自督促,經常自省,計劃工作
作為企業的經營權主體,經營者在管理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責任重大。他要親自對制度的實施予以監督實行,經常自省,以身作則,認真批評與自我批評,并對下一步工作及日后企業的發展策略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
紅桃K集團在經營管理中奉行“兩線”同步策略,所謂“兩線”,就是“制度執行線”和“監察督辦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紅桃K上至總裁,下至員工都必須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人員詳細分工,比如市場經理,你就是作市場的,不能超越這個權限;對紅桃K在管理中的一系列決策、產品生產、銷售、流通等各個環節及職員執行制度的情況進行各種有效督辦監察,并對經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不利因素及時監控,及時采取措施,極大地保證了制度的合理實施,使危機產生的可能最小化。部門間相互監督,各分部間相互監督,即使集團的高層領導也受其員工的監督。“兩條腿”的雙回路管理,深入了紅桃K的方方面面,涉及了決策、執行、監控的各個環節,在危機預防和管理過程中充分顯示出了其積極作用。
紅桃K的例子給了我們很深的啟迪。企業在經營中一定要樹立危機管理意識,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充分發揮監察作用,對已產生的危機進行有效治理;對有造成危機可能的不利因素加強管理,有效監控,使之胎死腹中,不致影響企業的發展。
三、精心運作,消弭危機于無形
當然,并不是說有完善的企業運行機制就不會出現危機。危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它會不時地出現在企業面前,這樣,對危機進行處理就會顯得更為迫切需要。
1、查明危機事件真相,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危機發生后,如果沒有人能站出來說些什么,那么謠言聽多了,也就成了真理。
1996年,一對80多歲的老夫婦訴百事可樂的易拉罐中有注射器的事件被報導后的第三天,第二宗相同事件也被發現報道,到第五天的報道就變成全美12州都發現此種事件,數量大得令人驚奇。為了盡快處理此事,百事可樂公司馬上對此事展開了調查,真相是老翁使用完注射器后,隨手將注射器放入了身邊的空著的易拉罐中。
所以,企業在出現危機時,應查明真相,以免事情朝更不利的方向發展。
2、高層領導直接面對危機,要比工作人員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999年夏天,比利時連續發生了幾起可口可樂飲料中毒事件,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的政府立即采取了禁銷可口可樂的嚴厲措施,歐盟也向各成員國發出了飲用“可口可樂”可致病的警告,“可口可樂”馬上陷入了全球性的“信譽危機”。
危機面前“可口可樂”沒有逃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對受害者進行了賠償,并組織專家對事件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比利時可口可樂的異味來自不純正的CO2和空罐底部的廢料。此后,可口可樂公司又不惜成本,收回了全部的可口可樂系列產品。總裁艾華士親自飛往比利時善后,并當場喝了一瓶可口可樂,這張喝可口可樂的照片通過各種傳媒發往世界各地,消除了公眾的后顧之憂,可口可樂安然度過了危機。
3、要重視危機的處理態度,牢記“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在危機發生后,企業要誠意地公開它的態度,對人們而言,感覺更勝于事實。
1982年9月29日至30日,強生公司生產的“泰萊諾爾”藥品發生了中毒事件,事發后,強生公司立即收回了芝加哥地區所有的“泰萊諾爾”藥品,并花了50萬美元向可能與此有關的對象發出信息,公眾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馬上消除了對中毒恐懼和對強生公司產生的信任危機。經過了一系列的危機處理,強生不僅收回了價值12億美元的止痛片市場失地,還利用倡導無污染藥品包裝趕走了競爭對手。
4、作好公關營銷,與政府機關、新聞媒體,危機當事人搞好關系
前不久,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的諾維斯特銀行突然失火,大火吞噬了16層的銀行大樓,很多人驚慌失措,儲戶們一心急于提款,對他們來說,銀行失火就意味著他們的錢也著火了。失火后,銀行總裁通過廣播和電視告訴儲戶,他們的款項和其他物件都很安全,整個大樓已經投保,各分行照常營業,并在銀行對面設立了“戰時”辦公室集中處理客戶及媒體的來信,記者還可與總裁直通。一些職員身穿易辨認的紅白色且有銀行字樣的T恤在街上奔忙,以導引顧客去銀行營業部。最后銀行順利地度過了這場災難性的危機。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在對危機進行處理時,一定要與新聞媒體、危機當事人搞好關系,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政府機關也不例外。
企業的危機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并時時威脅著企業的健康發展。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在貫徹制度的同時,還應充分意識到危機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認識到監察在決策、執行、監控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巨大作用,建立起一套適合企業發展,并能供自身掌握的監察網絡和手段。“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企業有危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將危機變為機遇,成為企業發展的催化劑。
上一篇 : 戰略管理的特征與階段發展
下一篇 : 深度分銷中的商業渠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