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華老師簡介
博客訪問:1830616
培訓匠人、經管作家。 新工匠精神的提出者與倡導者,10年工匠文化研究歷程和10年職業培訓生涯,浙江大學主講教授,浙江工業大學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特聘專家。 足跡遍布全國100多個城市,受訓企業達2600多家,受訓人員超29萬人次,平均每年約200場培訓,..
蔣小華最新博文
- 2024年的關鍵詞:錘煉!..
- 哈爾濱,為何能火爆出圈?..
- 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幾點看法..
- 許家印,不可原諒
- 任正非:我是果粉
- 從孫子兵法談俄烏戰爭..
- 做人,當如曹德旺
- 警惕:2023年世界500強我國..
- 王寶強與《八角籠中》..
- 蔡崇信的厲害之處在哪里?..
蔣小華主講課程
替補體系:如何催化人才蛻變?
時間:2021-02-22 作者:蔣小華
除了“以賽代練”的培養模式,另一個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替補體系”,不但可以防止人才斷層,還可以實現內部競爭,促進人才成長。如果沒有“替補體系”,一個崗位就一個人,就沒有對比。沒有對比,人就容易產生惰性,工作動力就容易打折。
有一位企業老板跟我說,他們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從不養閑人,這樣做可以省下很大一筆人工成本。我說,這一點也不省成本,相反,會浪費了很多的人力資源。一個蘿卜一個坑,表面上來看比較省成本,但是很難激發人的潛能,就難以實現價值最大化。
要知道,NBA籃球打得好,是因為板凳上還坐著12個人;下面的人都很想上場,都認為自己球打得不差,那么,上場的人壓力就會很大,隨時會被換下來。當然,換人的目的只有一個:想贏。只有在球隊內部形成良性競爭的環境,才能保證球員的運動狀態均處于最佳的水平。因此,人不合適就換,雖然換了人也不一定能贏,但不換下那些不合適的人就一定會輸。
因此,建立替補機制,既可以給新人機會,也可以給老人鞭策。建立替補體系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
培養“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原指不滿足一個職業,而選擇多個職業和身份,過多元生活方式的人群。這種生活越來越流行,很多年輕人熱衷于此。
公司可以培養另一種意義的“斜杠青年”,即多能工,這有助于員工技能提升,減少員工職業倦怠,同時,有利于人才儲備。另外,我們前面討論過,一個崗位本身就不能只有一個人,至少有兩個人能夠勝任,如此就可以隨時接替其他的崗位。一般情況是誰做得好,就由誰來勝任。
因此,可以把一個人至少要掌握兩個崗位的業務和能力作為培養的目標,讓公司個個都是“斜杠青年”。
栽培“見習官”
海軍有一個見習官制度:在打仗的時候,如果船長或艦長死了,不太可能臨時安排誰當艦長。這個制度給我們的啟示是,公司設立見習官制度,就是說誰如果有這個資格,符合條件,哪怕公司沒有這個缺口,也給他安一個見習官,比如見習主任、見習廠長、見習經理。
這里有兩個用意:第一,提醒那個在位的人,他工作表現一不好,這個見習官就上去替代他;第二,既然是見習官,就表示隨時準備有機會馬上升上去,這種人通常不會離開公司,因為他被首肯、被認同、被接受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因此,可以這樣實施“見習官”制度:凡是希望晉升者,必須自己主動培養好接班人,否則就沒有晉升的資格。顯然,保證了人才不斷層,又使人才之間可以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
替補體系可以不斷地鞭策人才。正如IBM公司說:優秀人才是從“板凳體系”煉出來的。每次因為休假就有人替補上去,結果那人就下不來了,所以領導者就必須集中精力到最有價值的地方。
曾有人跟我說,他從來都不敢休假,因為假如接替他的人干得不差,甚至比他干得還好,他就有可能被代替下去。替補體系看似殘酷,實則會激發人的內在潛能。
|
上一篇 : 如何讓人才快速成長?
下一篇 : 當我談招聘時,我談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