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華老師簡介
博客訪問:1830646
培訓匠人、經管作家。 新工匠精神的提出者與倡導者,10年工匠文化研究歷程和10年職業培訓生涯,浙江大學主講教授,浙江工業大學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特聘專家。 足跡遍布全國100多個城市,受訓企業達2600多家,受訓人員超29萬人次,平均每年約200場培訓,..
蔣小華最新博文
- 2024年的關鍵詞:錘煉!..
- 哈爾濱,為何能火爆出圈?..
- 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幾點看法..
- 許家印,不可原諒
- 任正非:我是果粉
- 從孫子兵法談俄烏戰爭..
- 做人,當如曹德旺
- 警惕:2023年世界500強我國..
- 王寶強與《八角籠中》..
- 蔡崇信的厲害之處在哪里?..
蔣小華主講課程
人才選用育留之人才標準
時間:2013-12-24 作者:蔣小華
既然人才是如此之重要,那么,什么樣的人,才能算作人才呢?如果有這樣的一個人,你交給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給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我們常常驚呼他為“人才啊!”。百度百科中說道,那些具有良好的內在素質,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總之,就是指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
以上是對人才概況的說法,那么,人才的具體標準是什么呢?
關于衡量人才的具體標準,人們一致推崇德才兼備。德才兼備被譽為是“千古用人第一標準”。其本質是要求員工的一切行為都要做到有德、有才,兩者兼備,不可缺一,而且是德在前,才在后。魏征特別強調,如果在戰亂期間不能過多考慮“德”,那么“喪亂既平,則非德才兼備不可用也。”
唐太宗又增加了“學識”一條,說:“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明代劉斌認為,擔任重要職務的人不僅要德才兼備,還必須有器量,“所謂量者,能受善言,能容賢才,非包藏隱忍,持祿保位而已。”王夫之則在才能、器量之外,加上了“意志”,認為成就大小看才能,才能發揮如何看器量,器量大小“視其志之所持”,志不堅定終將一事無成。
衡量人才的標準四個關鍵要素:胸懷(器量)、品德(人品)、才能(學識+能力)、意志(逆商)。我們把胸懷放在第一位。胸懷決定事業的成敗、胸懷決定人生的高度,高端的人,胸懷是衡量的第一標準;中端的人,品德是衡量的第一標準;低端的人,才能是衡量的第一標準。
蒙牛創始人牛根生曾說:胡錦濤總書記說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落實到企業就是聚精會神搞生產,一心一意做營銷,一個做生產的人,他的人才標準就是把產品做得全國消費者都喜歡,如果他一會關心亞非拉黑奴的解放,一會兒分析伊拉克戰爭的動態,一會研究太平洋的地殼運動…惟獨做出來的雪糕沒有人喜歡吃,那他絕不是合適的崗位人才。所謂人才就是合適時間合適地點的合適人選,離開崗位談人才,就像離開矛談盾,離開船談帆,并無意義。
我認為從微觀的角度,人才的標準遵循以下四個基本核心:
一、重視貢獻(價值) 才而不財非才也。無論擁有多么淵博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如果不能創造價值或增加資源的產出,皆沒有意義。唐駿之所以被稱之為 “打工皇帝”不僅僅因為能力與才華,主要是因為個人薪水比別人高,而薪水高一定是因為創造的價值大。
二、注重執行(結果)
優秀的人才總喜歡說這樣二句話:(1)老板,沒問題,交給我吧;(2)老板,事情徹底解決了。態度很重要,但比態度更重要是做事情的結果是否讓領導滿意。
三、擁抱責任(擔當)
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責任心或責任心不強,定會影響事情的最終結果。在責任面前沒有應不應該,只有愿不愿意,解決問題第一、追究責任第二。一流員工找方法,末流員工找借口。
四、善于學習(進步)
悟性好,并善于及時總結,平時主動學習與請教。
例如,聯想的人才標準:共同信念和價值觀;忠誠與犧牲精神;審時度勢、獨擋一面的指揮能力;搭班子、帶隊伍的管理能力;團結多數、協調一致的合作能力;孜孜不倦、吐故納新的學習能力。
總之,對待人才,講文憑更講水平,講職稱更講稱,職講閱歷更講能力,講資歷更講奉獻,講道德更講風格。
|
上一篇 : 人才選用育留之人才“掠奪”
下一篇 : 人才選用育留之用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