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華老師簡介
博客訪問:1799007
培訓匠人、經管作家。 新工匠精神的提出者與倡導者,10年工匠文化研究歷程和10年職業培訓生涯,浙江大學主講教授,浙江工業大學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特聘專家。 足跡遍布全國100多個城市,受訓企業達2600多家,受訓人員超29萬人次,平均每年約200場培訓,..
蔣小華最新博文
- 2024年的關鍵詞:錘煉!..
- 哈爾濱,為何能火爆出圈?..
- 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幾點看法..
- 許家印,不可原諒
- 任正非:我是果粉
- 從孫子兵法談俄烏戰爭..
- 做人,當如曹德旺
- 警惕:2023年世界500強我國..
- 王寶強與《八角籠中》..
- 蔡崇信的厲害之處在哪里?..
蔣小華主講課程
賦能是什么?很多人喜歡用“魚”和“漁”來說明。我的理解是,“授人以魚”是賦能,“授人以漁”也是賦能。只不過,“授人以漁”是相對更持久的賦能。 總的來說,賦能就像戰爭一樣,要想打勝仗,就要給部隊專業的訓練,給火力強勁的武器裝備,給及時準確的信息情報。只有這些都具備了,才可能打勝仗。 按照這個邏輯,在商業賦能中,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類是技能賦能。知識、實操、技巧、運營、策略,都可歸為這一類。這是會不會的問題,也就是部隊的專業訓練。 第二類是工具賦能。今天做商業,離不開各種工具、平臺、系統。熟練掌握這些工具,才有資格站到數字化經營的擂臺上。這是能不能的問題,也就是部隊的武器裝備。 第三類是信息賦能。如果你在商業領域有視線盲區,就會處處被動。這是能否看見的問題,也就是部隊的信息情報。 除以上三個關鍵要素外,做賦能,特別是企業培訓層面的賦能,還應做好以下4個方面: 第1,賦能要服務于企業組織的總目標。賦能工作不能游離在總目標之外,一定要呼應戰略,幫助業務拿結果,幫助組織提能力。因為賦能是一種管理手段。是一種戰略落地的手段。 第2,賦能要接地氣。企業培訓團隊做賦能,常見的情況是,“我一顆紅心向太陽,我想賦能你”。可是,你卻說,“我挺好,我不需要被賦能”。這種情況太正常不過了。業務團隊真的沒有痛點,真的不需要被賦能嗎?顯然不是。問題出在我們沒有走進業務團隊。 那么,既要持續向業務伙伴說,“我是誰,我有什么能力,我能為你做什么”;也要持續“種草” 第3,企業培訓團隊要創造各種各樣賦能的場,來達到創造商業價值的目標。場是企業培訓團隊所有產品的總和。所謂場就是三個詞——聚智、聚人、聚氣。 無論是講師把知識傳遞給學員,還是學員和學員之間的碰撞,都是一種智慧的聚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聽到了不同的聲音,看到了不一樣的視角,一個好想法激發出了另一個好想法,那么聚智就達到了它的目的。聚人,是要把公司內部外的人聚集在一起。聚氣就是將公司上下擰成一股繩。有的說,上下同欲。 第4,賦能需要儀式感。當然,我們并不需要像古代人一樣,讀書前先沐浴更衣,焚香凈手。但是,通過必要的儀式感,可以讓大家帶著正確的期待,投入相當的努力,讓有價值的內容在參與中充分綻放。 紐約地鐵里,一個女孩忘我地拉小提琴,美妙的演奏堪稱完美,卻沒有一個路人為之駐足……可是當這段視頻被傳到了網上,竟然引來近1000萬人的觀看,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個女孩是身價上百萬美元的小提琴家林賽·斯特林,她在全球擁有無數粉絲。站在音樂會舞臺上,她是最耀眼的明星。她的演奏會場場爆滿,門票供不應求。可是當她褪去華服,喬裝成最樸素的樣子,在紐約地鐵里演奏,甚至沒有一個人看她一眼…… 總之,賦能是一種業務手段,也是一種管理手段。不管如何操作,最終應變成一個有共振效應的催化器。 |
上一篇 : 博弈論:深度分析 “田忌賽馬”
下一篇 : 所謂天才,不過是場景賦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