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盤點2014年世界排名前十企業培訓
- 淺析肯德基企業社會責任
- 企業對內對外的有效溝通
- 淺談中小型企業是否有必要外請培訓講
- 企業為什么要賦能
- 探析“老干媽”陶碧華的企業管理之道
- 談談谷歌的那點企業文化
- 你是個合格的企業培訓講師嗎?
- 淺述知名企業是如何通過販賣文化成就
- 淺析百事企業社會責任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打造企業新中層
- 企業員工職業化素養提升
- 企業戰略規劃與落地
- 房地產調控政策、市場形勢與企業對策
- 機械企業生產管理_基于TOC的補給
- 機械企業項目型銷售策略和技巧
- 建筑企業工作研究與生產線平衡管理
- 企業文化建設與落地
- 數字化轉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大
- 汽車生產企業采購、生產、銷售物流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很多培訓經理,尤其諸多業務出身的培訓經理,共同的問題是如何快速成為一位專業的培訓經理?首先應該學習什么?應該堅持學習什么?
其實,這或許也是中國90%(可能有點夸張,也許其中89%的培訓經理覺得他就是專業的)的培訓經理都會為這幾個問題困擾著,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是“專業”,衡量專業的標準是什么?
是不是熟讀各種人才發展、教學設計甚至是各類管理典著的人就是專業?是不是掌握引導技術、行動學習、教練技術、翻轉課堂新興學習技術的人就是專業?個人覺得專業應該體現在解決問題的“效率”上,而非各類專業技術的掌握上,當然我并不否認掌握技術和工具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
懂業務
培訓經理存在的價值應該是解決企業戰略落地和績效改進問題,那么培訓經理應該懂業務,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懂業務?你至少應該懂得你所在企業經營價值鏈,并且了解價值鏈條上的關鍵節點、核心工作任務、關鍵挑戰和最佳實踐。格局再高一點,你能夠了解影響你企業所在行業的宏觀環境,知曉你企業的利潤貢獻。這些是你和業務部門溝通的基礎語言,也是你做績效問題判斷的基礎知識。假如你是新進一家企業,甚至是跨越一個新的行業,你更應該首先弄懂這些,你覺得呢?
當然,如何才能做到懂業務?是不是很多企業培訓經理說我經常去參加業務部門的業務會議,經常和業務部門的人聊天,甚至還有人說我會分析業務部門績效。不懷疑這些都會有助于你了解業務,但如果你僅僅局限于這些形式,顯然離快速“懂業務”還有距離,因為這些你只能了解業務點滴,做不到了解業務全貌,你需要站在一個行業研究的高度去研究你的企業業務。如果你要是希望站得高一點的話,你需要充分了解行業格局,今天最低成本就是信息獲取成本,我相信即使通過谷歌活著低一點逼格用百度,找到一些你行業的研究模型甚至是研究報告,應該還是唾手可得,找到一個你所在企業的行業標桿,這或許未來為你的對標研究提供標準;再不濟你可以研究你所在企業的業務流程,研究你企業業務發展史,當然也許你所在企業還處在創業期活著粗放管理階段,還沒有成形的流程、發展史,那你可以嘗試去發現績效優秀的員工和績效低下的員工,分別去聊經驗和挑戰。
總之,懂業務,學會研究業務的方法是做培訓經理的基礎能力。
專業技能
懂業務之后,作為培訓經理首先應該掌握的專業技能是什么?到底應該參加什么樣的專業學習?
可能我的理解不夠全面,我覺得培訓經理首先應該具備基礎的需求澄清和分析能力。在這里我再次推薦培訓經理可以在學習培訓專業技能之前可以去學習“問題分析與解決”,通過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學習,能夠培養培訓的問題解決導向,還能夠為你的學習項目設計提供結構話的邏輯框架。
例如說業務部門向你提出《領導力》的培訓需求時,你不至于淪落為課程販子,到處賣力的為他找牛b的領導力老師,你會習慣性的形成思考?他們為什么需要《領導力》培訓?他們希望通過培訓解決什么問題?一旦你有這樣的思考,并為之付出行動,我相信你至少已經不是課程販子。
那么問題來了,掌握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就能是專業的培訓經理了?
培訓經理入門四類課程不該上
培訓經理的郵箱經常收到最多的就是各類培訓公司發的“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廣告了,慢慢的這類廣告也越來越專業,一般程度上欺騙性很強,在這我沒有得罪任何一家同行的意思,假如這類型郵件,對課程目標描述不清晰,含含糊糊的伸直沒有課程目標的,這類課程不該上;適合對象從培訓專員、培訓經理、培訓總監甚至描述道企業總裁的,這類課程不該上;鼓吹行動學習、教練技術、翻轉課堂等學習技術形式大于內容的,這類課程不該上(我絕對沒有不尊重學習技術的意思,但學習技術不是所有);強調各類認證,忽略實踐的,這類課程不該上。
培訓發展專業研究vs實踐應用
一些學術研究的前輩們喜歡給“專業”定標準,但培訓發展類項目落地基本都需要業務專家的參與,那些“專業”的模型和理論工具,如何讓業務專家理解并有助于業務問題解決,這個“翻譯”在我眼里會顯得更加專業,例如說行動學習,業務專家對行動學習的起源和發展史是否會感興趣?他們是否希望記住瑞文斯?知道這些起源、發展史和瑞文斯對問題解決是否有幫助?
例如說課程開發,帶著業務專家一起做交付性質項目的時候,業務專家更關注美國的、德國的、荷蘭的流派還是更關注我是否可以快速確定挑戰、完成工作任務分析和隱形經驗顯性化?很多模型工具是我們做培訓發展研究應該掌握,項目實施時我們更應該充分思考如何讓業務專家降低理解的成本。
我覺得今天國內國外做研究的人不缺乏,我絕對不期待我哪天能夠達到崔連斌、胡麗博士那樣的研究高度,但我愿意利用的他們的研究成果,在應用實踐領域做到更專、精、深。
課程販子&績效改進顧問
課程今天很多人愿意做課程販子因為覺得績效改進顧問離我們很遠,確實,能夠設計并實施績效改進項目能力的績效改進顧問確實離我們很遠,但培訓本身應該遵循績效改進的思路,我們可以通過績效改進的幾個步驟去澄清需求,培訓是企業績效提升的特殊干預措施,也是成本最高的干預措施。
很多時候我們培訓經理都很被動,一方面要做老板和業務部門交代的,另外一方面還要面對老板和業務部門時間協調挑戰。業務部門和老板的需求和期待不等于解決方案,我們將培訓放在企業績效改進的大格局下思考,個人有幾點建議:
1、績效改進可以區分哪些事通過培訓可以解決的,哪些事通過培訓解決不了的,這是培訓經理在承接需求的首先應該清晰的;
2、影響績效的因素是“環境”和“個體”兩大類復合因素,當我們將績效提升期望都寄托在員工個體能力提升上,這存在認知錯位問題;
3、若干行為的集合時活動,每一個活動對應可能產生的產出,當我們將日常培訓評估停留在學員滿意度和知識、技能習得上時,是否思考了知識技能習得和學員行為改變的關聯是什么?行為改變促進績效提升還需要哪些因素保障?這些或許都應該是我們在做特殊干預措施方案——培訓方案設計時應該考慮的因素;
4、不同流派、不同模型、不同工具,其實都有想通之處,都會回歸到gap分析、計劃制定、計劃實施、評估反饋幾個通用步驟上來。
上一篇 : 學會辨別培訓師的五個流派
下一篇 : 用數據解讀培訓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