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走向管理崗,核心就是四爭、四不爭!
- 走上管理崗,必經的五個階段!
- 走上管理崗才發現:能力強的人會建立
- 走上管理崗位,要戒掉“弱者氣息”
- 走上管理崗,必備這6大手段!
- 走上管理崗,一定要學會檢查工作
- 走上管理崗,一定要懂得:五維管理
- 走上管理崗,必須學會“罵人”
- 走上管理崗,你務必知道這些事
- 帶團隊,這三不爭,恰是狠爭!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論語》里那句“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是教你如何用君子的手段實現自己的目標。太多新晉管理者死就死在不好意思爭上,最后團隊散架、業績崩塌、自己卷鋪蓋走人。
等你真正坐上管理的位子就會明白,管理者的段位全藏在爭與不爭的智慧里。走上管理崗,不僅要做到不爭,也要做到大膽的去爭。
01
三爭
管理者的三爭到底是爭什么?
1、爭取人才
很多管理者天真地以為招人是HR的事,自己只管等著用就行。結果往往就是招來的人不合適,留著,影響業務進展團隊績效;開掉,再重新招一個人的成本又太高了。所以,管理者必須把爭取人才當作頭等大事來抓。
可別小看這爭取人才的過程,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你得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從一堆簡歷和面試中,看出誰是真金,誰是鍍金;你得有超強的溝通能力,能把那些心高氣傲的人才說得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跟著你干;你還得有足夠的誠意和魄力,能給人才提供他們想要的發展空間和待遇。
就像劉邦,一個街頭混混出身,為啥能打敗項羽這個西楚霸王?還不是因為他懂得爭取人才。張良、蕭何、韓信,哪個不是當世豪杰?劉邦把他們攏到一塊兒,這才有了大漢江山。
所以說,爭取人才,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務,得人才者得天下,這話一點不假。
2、爭打勝仗
管理,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做表面文章。管理的最終目標,就是帶領團隊打勝仗,取得實實在在的成績。一個管理者,要是不能帶著團隊打勝仗,那他就是個失敗者,無論他說得多么天花亂墜,都無法掩蓋他的無能。
那么如何才能打勝仗呢?記住這三個法則:
①點燃贏的渴望
別扯什么“公司愿景是你的愿景”,成年人只關心“打贏了能多分多少錢?能升職嗎?能出去吹牛嗎?”上下同欲才能做到力出一孔。
②創造贏的條件
資源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你要自己去爭取資源、爭取授權、掃清障礙。無論如何不能讓團隊赤手空拳上戰場。
③實現贏的目標
別玩虛的。路徑清晰、分工明確、獎罰狠準——只有這樣,團隊才愿意跟你沖。
打勝仗的核心就是你要有方向、有思路、有方法。記住,帶團隊打勝仗,永遠是管理者核心價值所在。
3、爭擔責任
有的管理者遇到問題就推諉扯皮,把責任都推給下屬,這種管理者就太窩囊了。而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會在責任面前退縮,而是會主動爭擔責任。因為他們知道,責任和機會是成正比的,只有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才能獲得更多的成長和提升。
當團隊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站出來說:“我是他的領導,他之所以犯錯誤,是我管理不到位,我也有責任。”試問這樣的領導,誰不愿意追隨呢?
就像馬云,在阿里巴巴發展過程中,遇到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從來沒有逃避過責任,而是勇敢地承擔起一切,帶領團隊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正是這種爭擔責任的精神,讓他成為了中國商業界的傳奇人物。
02
三不爭
管理者的三不爭又是什么?
1、不與上級爭鳴
在管理崗上,處理好與上級的關系至關重要。不與上級爭鳴并不是讓你當個唯唯諾諾的應聲蟲,整天對上級點頭哈腰,無條件服從他的決定。而是要懂得在尊重上級的同時,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專業判斷。
尊重上級,這是基本的職場禮儀。上級之所以能成為你的上級,肯定有過人之處,他們的經驗和見識往往比你更豐富,你得學會欣賞和尊重他們的優點。你一味地和他們爭鳴,只會讓他們覺得你不懂事、不尊重他們,從而對你產生反感。
但是,尊重并不意味著盲從。如果上級的決策明顯有問題,你不能因為怕得罪上級就一聲不吭,而是要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就像魏征,他經常直言進諫,不怕得罪唐太宗。雖然有時候會讓唐太宗下不來臺,但唐太宗還是很欣賞他的勇氣和才華,把他當作自己的鏡子。
同時,你還要做到執行但不敷衍,反饋但不抱怨,信任但不依賴。上級布置的任務,你要認真執行,不能敷衍了事;執行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及時向上級反饋,但不能一味地抱怨;要相信上級的能力和決策,但不能完全依賴上級,要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
2、不與平級爭功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在工作中,平級之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管理者,為了爭功奪利,不惜和平級勾心斗角,互相拆臺。這種做法雖然能讓你在一時之間獲得一些好處,但從長遠來看,卻會讓你失去平級的信任和支持,最終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查理·芒格早就點透:“如果你想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跟平級爭功是最蠢的內耗。贏了,多個敵人;輸了,憋一肚子氣。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利他式協作”:這次你幫我,下次我幫你;這次功勞給你,下次資源向我傾斜。你要明白,平級之間不是敵人,而是合作伙伴,相互支持協作,總有你得到好處的時候。
3、不與下屬爭利
作為領導,你不僅不能跟下屬爭利益,還要給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樣他們才會死心塌地地跟著你。別人跟著你,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能在你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所有的感恩、忠誠在利益面前都是虛的,只有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把團隊凝聚在一起。
有些管理者,心胸狹窄,見不得下屬比自己過得好,總是想方設法地克扣下屬的獎金,剝奪下屬的機會。這樣的做法,只會讓下屬對你心生怨恨,失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導致團隊人心渙散,業績下滑。
看事情要往長遠看,不要只盯著眼前的那點小利益。你給下屬爭取利益,看似是自己吃虧了,實際上你是在為團隊的投資。當下屬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他們就會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團隊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樣你作為領導,不也能得到更多的好處嗎?
就像馬云,他深知員工的需求,為了讓員工能過上好日子,他給員工提供了豐厚的薪酬和福利,還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讓員工成為公司的股東,共享公司的發展成果。結果,阿里巴巴的員工們都非常努力地工作,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管理者們,別再摳摳搜搜的了,要學會分享利益,讓下屬感受到你的慷慨和大度。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愿意跟著你,為你賣命。要是你總是想著從下屬身上撈好處,那他們遲早會離你而去,到時候你就成了光桿司令一個。
✎寫在最后
管理,本質上就是一場精心計算的“爭”與“讓”。不該你爭的,別伸手;該你爭的,別客氣。高明的管理者,不是不爭,而是用不爭的方式去爭更大的未來。
爭其必然,舍其當然。爭在實處,不爭虛名。這才是真正的管理高手。
上一篇 : 培養人,不如篩選人:管理者必須知道的7件事
下一篇 : 吃定一個下屬:錢是下策,哄是中策,上策就這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