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盤點2014年世界排名前十企業培訓
- 淺析肯德基企業社會責任
- 企業對內對外的有效溝通
- 淺談中小型企業是否有必要外請培訓講
- 企業為什么要賦能
- 探析“老干媽”陶碧華的企業管理之道
- 談談谷歌的那點企業文化
- 你是個合格的企業培訓講師嗎?
- 淺述知名企業是如何通過販賣文化成就
- 淺析百事企業社會責任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打造企業新中層
- 企業員工職業化素養提升
- 企業戰略規劃與落地
- 房地產調控政策、市場形勢與企業對策
- 機械企業生產管理_基于TOC的補給
- 機械企業項目型銷售策略和技巧
- 建筑企業工作研究與生產線平衡管理
- 企業文化建設與落地
- 數字化轉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大
- 汽車生產企業采購、生產、銷售物流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哈佛大學成人學習與專業發展教席教授羅伯特·凱根在他的《變革為何這么難》一書的開頭,就拋出這樣一個現象引發讀者思考:
一項醫學研究現實,假如心臟科醫生告訴嚴重心臟病患者:如果不改變個人生活習慣,如飲食、鍛煉、吸煙等,他們將必死無疑。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大概七分之一的人會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剩下七分之六的人,難道就真的對生命毫無眷戀嗎?還是有什么東西讓人們在面臨致命危險時,仍然無法改變自己致命的嗜好?
這個現象說明了一個很深的道理,人的改變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僅僅明白道理不足以引發人們改變,因為道理這是講給左腦的,光左腦想明白也就驅動了改變因素的七分之一,右腦掌控的情感和習慣等因素居然占到七分之六的權重。這種現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人人都懂得行人橫穿馬路是很危險的這一基本道理,但就是禁不住還要橫穿馬路,因為在欲望、習慣和情感面前,所謂的道理總顯得蒼白無力。倘若要讓行人產生徹底的改變,恐怕還要驅動右腦,怎么驅動呢?讓這些習慣橫穿馬路的人看一個交通安全宣傳展,展廳里從頭到尾放置的全是交通事故慘不忍睹的照片,腦袋被擠扁的、血肉模糊的、被車撞飛的……給右腦輸入了這些圖片之后,人們真正改變的幾率就大大提高。
有一次課堂上講到要驅動全腦改變的時候,正好看見一個學員在玩他的筆記本電腦,那個電腦實在有點老舊了。我就臨時起意給他出了個題:“請你模擬一下,給你們領導打一個報告,請求他同意給你換一臺新電腦。”這個學員很快就陳述了幾條理由:電腦都過了折舊期、運行速度很慢、經常死機、安裝不上新軟件等等。
我說:“你陳述的所有這些理由都是講給你們主管的左腦聽的,所以,他也只用左腦接收你的信息,右腦一直沒有被有效驅動,根據凱根的理論,你成功說服領導的概率只有七分之一。你們領導必然也用左腦的邏輯回復你:今年經營形勢不好、預算緊張、舊電腦還能湊合用一陣子、我們業務剛起步要勤儉節約等等。你要是成功驅動了領導的右腦,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再給你三分鐘,給領導的右腦再輸入一些信息。”
學員思考了一會,給全班同學講到:“這個電腦實在是不能用了。有一次,我給一個重要的客戶講標,標的上千萬,客戶董事長和很多主管來聽,我這個電腦先是半天啟動不起來,董事長等得有點不耐煩了。好不容易起來了,講了一半卻又中途死機,我真是尷尬透了,客戶董事長拂袖而去,臨走還小聲說:‘這家公司也太寒磣了。’領導,我想這樣的電腦也太和我們公司高科技的形象不配稱了吧。”
學員聲容并茂地講完這一段,全場爆出雷鳴般的掌聲。
我問大家:“這次領導換新筆記本的概率是多少?”
眾人答:“百分之百!”
所以,真正能驅動人改變的過程最好是全方位的、立體的刺激。多元智能的倡導者加德納教授寫過一篇有關教育的論文,其核心的觀點是:人有多元智能,而教學過程中也要采取多種手段,刺激大腦的多個功能區,讓每學員盡可能多的智能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最好。形式創新,空間無限,魅力無窮。
上一篇 : 談談重視培訓的企業的共性
下一篇 : 【培訓課程縱覽】沒有課程分類,就沒有教學評估